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产品技术路线怎么写,创新项目中的技术路线怎么写

  

  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电池大多为P型单晶硅电池,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加上单晶PERC技术和选择性发射极技术的引入,P型单晶电池模块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量产效率已经超过了23%。但P型单晶硅PERC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极限为24.5%,难以大幅提升P型单晶PERC电池的效率,未能完全解决基于P型硅片的电池带来的光衰现象。这些因素使得P型硅电池难以进一步发展。与P型硅相比,N型硅具有更长的少数载流子寿命和对铁等金属的更高耐受性。基于N型硅的电池理论转换效率更高,不存在B-   

  

  复合物导致发光二极管(光诱导   

  

  退化)可以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制造成本和系统成本,这使得它成为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必备材料。   

  

  根据知名德国太阳能研究院(ISFH)2019年的报告分析,Topcon(保利   

  

  以Passed和HIT为代表的N型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远高于P型PERC电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逐渐成熟,N型电池有望实现更高的量产电池效率,N型电池的效率将逐渐不同于P型电池。   

  

     

  图1不同技术路线硅基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ISFH,2019)   

  

  随着N型电池相对于P型电池效率的不断扩大,可以预见,N型电池技术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如下图所示,预计到2031年,N型电池技术的市场份额将超过50%,市场需求有望超过150GW,较目前水平增长10倍以上。未来将是N型单晶硅技术相关配套产业的投资热潮。   

  

     

  qvj2l q49k 0/b 3786d 103 ca 745 A8 a 80d 9 cdca c 4033 DC /   

  

  图3 N型多晶硅钝化电池结构   

  

  N型多晶硅钝化电池以N型硅片为衬底,用超薄氧化层钝化电池背面,其中背面氧化层厚度为1~2。   

  

  纳米,然后在氧化层上沉积50~200埃。   

  

  掺杂磷的纳米非晶硅,然后退火和再结晶以增强钝化效果。最终将形成超薄隧穿氧化层和高掺杂多晶硅薄层,共同形成钝化接触结构,为硅片背面提供良好的表面钝化。超薄氧化层可以使许多电子隧穿到多晶硅层中,同时阻挡少数空穴复合,从而实现电子在多晶硅层中的横向传输并被金属收集,大大降低了金属接触复合电流,提高了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   

  

  

  

qvj2lq49k0/0b779b0d68434eec960f3dec0675e97b' />   

3.更高双面率

  

得益于更优异的N型特性,一道新能 N型组件双面率高达85% ,相较于P型单晶PERC组件70%的双面率,可以将光伏电站

  

背面增益提高21.4%

  

。尤其对于地表反射率较高的光伏电站,优势更加明显,例如建立在荒漠的大型地面电站,假设用P型单晶PERC组件可以实现10%的背面发电量增益,在同样的系统配置下,使用一道新能N型光伏组件可以实现约12.1%的发电增益,提高光伏电站的收益率。

  

4.更低温度系数

  

光伏组件在户外发电时,温度会远远高于标准测试条件下的额定温度25℃,而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和温度是负相关的,组件在高温下会有一定的功率损失。一道新能的N型组件温度系数较低,仅有-0.30%/℃,而常规P型单晶硅光伏组件的温度系数高达-0.35%/℃,一道新能N型单晶硅组件由于高温带来的功率损失比常规P型组件低16.7%,可以极大提升N型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能力,提升电站的收益率。

  

5.更优异的低辐照性能

  

光伏组件的标定功率是基于标准测试条件(STC)测试获得,但是户外项目实际的辐照量远远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下的1000W/m2,而光伏组件在低辐照度下,组件效率相对于标准条件下会有一定损失,称作低辐照性能。一道新能N型单晶硅光伏组件具有优异的低辐照性能,可以确保光伏组件在辐照度较低的阴雨天气也取得较好的发电量,确保电站的发电量和收益率得到保证。

  

6.系统成本和LCOE成本分析

  

为了对比一道新能N型技术和市面上常规的P型单晶组件技术的差异,以广州100MW地面电站为例,下表对比了一道新能N型技术和P型技术在电池、组件以及电站端的性能表现,得益于更高的发电量和低BOS成本,N型度电成本LCOE仍然低于P型单晶组件项目,年发电量增加约500万度电,可以实现更高的电站收益。

  

  

  

广告插图

  

近两年来,从组件尺寸到技术发展,光伏行业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革,一道新能将持续致力于研发高性价比的N型光伏产品,助推中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