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50和科创创业50有什么区别?
科创50、科创创业50指数基准日为2019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点。
但跟踪这两个板块的基金直到2021年才开始发行,非常晚,尤其是科创创投50,被跟踪的基金是今年6月份集体发行的(5只ETF和4只ETF相连,规模约180亿元)——对于近期兴起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新基金的发行贡献很大(与估值关系不大),毕竟募集期和收市期只有3个月左右,这波上涨是3点开始的。
基金的发行与债券或股票的可转换债券相同。往往是在涨幅较大后,或者市场好转时发行,有利于成功发行,募集更多资金。所以发行的指数基金没有再涨,很容易入坑。认购指数基金有风险(高点容易接手),投资者要谨慎。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四条信息:
1、跟踪科创创业50发行时,指数已经从1000点涨到了2100点,涨了1.1倍。到目前,当时是认购的话,大概亏损5%(1%的认购费),而且资金被占用的时间要外加1~3个月,而若申购或场内买入,则亏损4%左右――指数基金高点发行。
2、跟踪科创50的ETF发行集中于2020年9月,点数大概在1400~1500之间,已经涨了40%~50%左右,相对较高的位置。而之后迎来一波下跌,即使目前大幅上涨(高估),盈利也仅有13%左右――指数基金高点发行。
3、科创创业50它的权重集中于创业板50,这源于宽指的编制大多是按市值和流动性排列编制的,而创业板有近12年的历史,以及科创板更加向新兴产业靠拢,市值更低,这就导致科创板和创业板按照市值和流动性排列,更加集中于创业板――科创创业板十大权重有8只与科创板50重叠,只有1只与科创50重叠。
4、科创创业50的走势会更加偏向于创业板50,而不是科创50。
回到正题,科创创业50和科创50有什么区别?
科技创新50按科技创新创业市值排列,选取市值较大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50家。关注的是新兴行业——成长企业市场50,是东方财富第二,还没有进入科技创新50。显然,它不是一个新兴行业。
科创50根据科创板的市值和流动性选择50只反映科技企业的股票。
区别很大,科创创业50主要权重集中于创业板,不管是十大权重,还是走势,与科创50的联系并不大――不要笼统的认为科创创业50与科创50有莫大的联系。
#科创创业50、科创50估值
两者的数据都非常有限。没有有效的历史数据,很难判断其估值。
比如科创创业50目前的市盈率高达81倍。如果单纯用市盈率来评价,显然高估了。但新兴行业市场被赋予了很高的估值,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股价的涨跌来自人们的共同想象。
如果科创创业50人共同想象的市盈率是100倍,那么其未来的市盈率将在100倍左右波动。目前80倍的市盈率比较低——投资者想赚的不是企业想赚的钱,而是市场估值赚的钱。说需要100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价值,那是无稽之谈。
但个人观点,目前14%的ROE是较难支撑81倍的市盈率的,投资风险较大,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科创50目前的市盈率为99.41倍,比科创50低81倍——这是因为科创50的权重主要集中在创业板50上,而创业板50的市盈率只有60倍,降低了科创50的市盈率。
而科创50目前的ROE平均值只有8.11%,既然科创创业50的14%ROE较难支撑81市盈率,那么更别说ROE只有8.11%的科创50去支撑99倍的市盈率了――个人的观点,明显高估,一旦走熊,将大幅回撤。
科创50和科创50跟踪的基金时间很短,回测没有意义,这里就不回测了。
2021.08.25 #科创创业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