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当下加盟新的创业开店项目,童年创业项目

  

  1994年出生于河南新乡,带着150万现金去上海取经。这是他的第五次冒险。   

  

  90后男孩孙志立出生在农村。他刷卡拿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一天赚了20万。   

  

  从外卖小哥,投身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每次创业都让合伙人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众多创业者纷纷前来取经,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非但不怕泄露"商业机密”。反而毫无保留的向我们分享,并期待未来助力更多人实现创业梦想,他说一切只是为了“报恩”?   

  

     

  

  孙志立和童年伙伴   

  

  #少年立志改变贫穷   

  

  孙志立来自河南新乡农村。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在当地并不富裕。   

  

  父亲在村子里是那种不怎么说话的人,因此特别自卑!总感觉别人不怎么看得起他们一家人,也影响了这位少年,从小有些自卑。   

  

  从初中开始,我逐渐意识到我想改变这种情况,偷偷告诉自己想让父母抬得起头来,就得先混出人样来。.   

  

  初中毕业后,大部分学生选择外出打工,但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家长毅然让孙志立读书。他就读于郑州的一所职业学校。因为家里穷,他通常通过帮助学校食堂做饭来赚勤工俭学的钱。学习期间,他去了富士康流水线工作了一段时间。   

  

  最终,他干了三个月就无法忍受流水线上两点一线,枯燥且没有发展前途的工作,感觉这样干下去,抬头就看到了头,更实现不了自己的承诺。   

  

     

  

  孙志立和他的同事   

  

  职业学校毕业后,当地很多企业都来学校选学生。他很幸运被天津的孔师傅选中,兴奋了好几天。   

  

  毕业那年,也是孔师傅第一次校企合作。本来以为大企业的待遇会很好,没想到,我成了郑州推团的一员。   

  

  刚毕业的他连导航都不会看,只好一个人在大城市,看着名单上的地址一个个参观!一开始一天找两家店,经常迷路。   

  

  因为公司对访问量有评估,即使在38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依然坚持去每一家店。“刚开始什么不懂,做业务连路都不熟,自己都难养活!”   

  

  他回忆起孔夫子的经历。虽然任务很重,他吃了很多苦,但他在这里学到了很多!"   

  

     

  

  推进工作周期:孙志立   

  

  #藏在写字楼里的商机   

  

  他发现同一个办公楼的上班族中午点了外卖。然而,当时美团和饿了么并不像今天这样受欢迎。都是餐厅自己送的。碰巧的是,我的一个同事是一名推地板工,他曾经是一名厨师,当时他第一次想到创业。   

  

  “几个同事总结的时候,兼职外卖怎么样?就这么做吧”。   

  

  没钱,他们就一起去办了信用卡,靠刷信用卡得来的第一笔启动资金,租下了一个昏暗的民房作为厨房,添置了全套厨房设备。   

  

  怕没生意,每天早上4-5点钟就起来扫街,往门缝里塞传单、叫餐卡,顺带去菜市场买菜。中午提前40分钟“偷偷”下班,一个炒菜,一个送外卖,就这样干了半年时间。   

  

  因为负责厨师的合伙人回家结婚了,他匆忙退出了第一次创业。   

  

     

  

  孙志立和他在原公司的同事   

  

  闲暇后,我花了一些时间整天无所事事。父母见他快到结婚年龄,却整天游手好闲,担心他的“媳妇”跑了,拿出自己所有的3万元家当,要他先和女朋友订婚,以此来拴住她的心。   

  

  然而,他偷偷和女友商量,用这笔钱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结果花了一万多人开发成人用品商城。为了给网站带来更多的业务,   

  

  怕城管,更怕被熟人遇见,他跟女友总是半夜偷偷跑出去大街上贴小广告。   

  

  大城市的路特别亮,路人偶见小年轻贴成人用品小广告,时常送来异样的眼光,这让他回想起了乡下的父亲,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痛感。   

  

  网站工作了一年,直到合伙人辞职,他把网站卖给了别人,和朋友一起小赚了十几万。   

large/pgc-image/15343918346481fdf5dc806' />

  

孙志立创业早期

  

# 陷入经营困境,遇见贵人相助

  

前两次创业,都因合伙人退出而告终,

  

孙志立第三次创业,开始心没那么大了,只想和女友俩人开一个店。因为之前赚了些小钱了,他选择了做炸鸡餐厅,加盟了某一个炸鸡品牌。

  

"开始加盟是不赚钱的,当时看到加盟广告2万即可开店,后来交了2万之后发现其实就是个加盟费。还得学技术、买机器,装修进货等等全是套路,下来不投不投投了20多万。”

  

他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坑。

  

“很多时候,开始看别人的做生意,感觉赚钱很容易,自己做起来却一点生意都没有,实体店生意总是泠泠清清。”

  

当时为了开这家餐厅,准岳父还帮他一起借钱创业,要是餐厅生意经营不下去,投入进去的20多万都要打水漂。

  

他回忆这次创业,想想都后怕。 “没有人会为你的失败买单,除了自己的亲人。

  

我当时年龄才20多点,冲动之下投了20多万开店,庆幸当初没有放弃,否则20多万凭自己打工的还十几年。多年后我老婆还说,当时生意不好的时候连续几个月深夜都失眠,但是她没有告诉我,就是怕带给我压力!”

  

  

孙志立早期团队

  

虽说第一家餐饮店,差一点给岳父家房子都赔进去,但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抗压与逆袭能力。就是这家濒临破产的小餐厅,他竟然在高峰期开了17家加盟店,仅加盟费就收了近60万,每天还有20万的流水进账。

  

这对他而言,赚到了创业以来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我建议90后创业,尤其是第一次创业千万不要投资那么大; 尽量从小本生意、无本生意开始做,创业真的不是表面看着那么简单的!”

  

当我们追问,如何从即将破产再到日赚20万时,他给《创业行动家》透露了内幕。

  

当年,为了突破经营困境,孙志立开始参加餐饮行业学习交流会。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两位餐饮界大咖,某品牌的创始人李总,另一位是知名品牌的区域总监。

  

在两位贵人的帮助下,一下子打开了经营思路。从完善店头促销体系,到服务流程尽可能标准化,还优化店内结构布局,生意才逐渐好起来,日营业额每天都在增加。自此孙志立悟出一个道理“

  

做任何行业有前辈的指引,会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孙志立于同事研究用户痛点

  

# 从问题中发现商机

  

孙志立,是我见过同龄中最擅长发现商机的90后,也是最有危机感、最懂得感恩的年轻人。

  

事业上的小有所成,并没有让他就此止步,在经营餐饮的同时,孙志立接触到了一款移动互联网聚合支付产品。

  

帮助实体店商家完成线下二维码支付收款业务,盈利方式就是靠返点抽成。

  

仅一年时间,就开发了4000多合作家商家资源,每天光靠支付流水提纯利润在1.5万以上。

  

然而,随着移动支付竞争的白热化,巨头纷纷进入掠夺市场。他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行业转型之前,寻找到新的营收增长点。

  

孙志立正在为此发愁,寻求新商机的同时,一次同事找他借钱的经历,给了他新的启发。

  

  

创立好还无忧,孙志立为团队培训如何做地推

  

这位同事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办了很多张信用卡,一到月底就为还钱的事发愁。

  

同事因信用卡欠费过多,资金漏洞往往无法及时补上,时常收到银行的催款电话,上班都心不在焉。

  

无奈同事只得找养卡机构去养卡,而这些养卡机构的费用不仅很高,而且还因乱刷卡导致个人信用评级被降低。

  

"中国信用卡用户众多,为什么就没有一款自动还款软件呢?"

  

这不正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刚需吗? 于是,孙志立立马赶往上海,找到最大的信用卡平台金融应用开发商,提出希望能解决信用卡用户的3大痛点:

  

1、信用卡各类优惠打折信息太多,能否自动归纳这些促销优惠, 做到合理使用商家折扣;

  

2、能否做到比51信用卡还强,实现到期自动还款, 做到无POS机手机在线刷卡消费;

  

3、能否设计出类似智能还款功能, 用户只需支付还款金额的5~10%,便能实现全额还款。

  

三个月过后,外包商交付的软件不仅满足了他所有的要求,而且还在产品上融入了 用户自裂变模式。

  

信用卡用户在满足自身用卡的同时, 推荐会员新用户还能获得100元的奖励金,消费刷卡还另返佣金万分之三。

  

且APP应用能解决在线消费问题,用户无需自行办理POS机。

  

多年的创业经历,为孙志立树立了良好口碑与广大人脉资源。该产品一经发布,就迎来了诸多河南本地商家、创业者的合作。

  

  

孙志立为好还无忧商家授权

  

在郑州、开封、平顶山三个地区试销期间,一个仅10人的小团队,就发展了近20000张信用卡会员,日均流水过百万,合作商家刷卡仅利润分成每天就躺赚2万元,日人均创收2000元。

  

回想一路创业经历,孙志立说要感谢的人太多。

  

“没有前面的创业伙伴,自己也没勇气去创业;没有妻子从校园至今的不离不弃,没有岳父帮他凑钱创业,没有两位贵人相助,也许还在为还债发愁。”未来,他想帮助更多的年轻人,一起突破创业路上的困境。

  

商业启示:这位河南小伙子,之所以在不同的窗口期,抓住消费者需求,赚的盆满钵满!

  

不仅是其个人的商业嗅觉灵敏度高,而是对生活处境有着强烈的改变欲,也许这个欲望就源自他对父亲的承诺。

  

其次,善于观察不同人群的特长与生活痛点,从中发现谁是创业伙伴,谁是未来的客户。找对了合伙人,用合伙人的特长,做大家一起想做的事情。

  

部分90后年轻人看来,创业很简单,只不过没钱、没资源、没项目,否则我也能创业,希望《创业行动家》这篇深度好文,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作者:创业行动家司业飞

  

头条号《创业行动家》内容精准覆盖50万创业者,私信“粉丝”,既可加入作者粉丝群。作者:司业飞 创业行动家创始人 ,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