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家长提供的有效线索,安徽省黄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进行突击行动。在安徽省屯溪区某豪华别墅区的一栋别墅内,屯溪一中教师卢某某被当场查处。黄山市很多家长反映,有一小部分老师热衷于在家里或其他地方补课,有的还是这个年级的学生。一所高中极少数老师以补课带薪出名,甚至有人说这所学校有“四大名补”。
别墅开始上课,付费补习班,学生拥挤,每天守时.这样明目张胆的补习班,加上家长的抱怨,终于翻车了。教师不允许有偿补课,各级文件的要求可以用重复命令来形容。然而在黄山市,老师陆某某仍然肆无忌惮地顶风作案,公然敛财。这个典型案例令人惊讶和费解。需要问的是,这只是冰山一角吗?所谓“四大名补”的传言真的是真的吗?相比于点对点办案,我们更期待彻查,澄清问题,净化整体生态。
综合资料可以大致判断,在黄山市部分地区,教师有偿补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据家长反映,“每个班主任至少要收一两百块钱,一个孩子要投资几千块钱”,而违规补课的老师却是一笔丰厚的收入来源。与市场化的培训机构相比,教师开设的私立辅导班无疑对家长和学生具有更强的压迫感和诱捕效应。——不报班不仅可能“跟不上”,还可能“得罪老师”。因为这种情况,大部分学生必然要报班。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媒体调查发现的“班级人数众多的学生”,还是案发地点的“教师自有别墅”,这些都是想象出来的。值得一问的是,陆某某带着赔偿补课多久,赚了多少钱?是否构成“数额特别巨大”?有没有“课后我们不在课堂上讲”的情况?教师的有偿辅导班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和秩序,必然破坏纯粹的师生关系。
把教书育人的责任变成赚钱的私企,是违背道德标准的。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的原因有着深刻的逻辑支撑。首先,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老师和一群学生要有一对一的“绑定”关系,如果自己的老师开班辅导,学生除了“跟着”之外别无选择。
其次,公立学校和个人提供的教育服务完全是两套定价标准,可以称得上是天壤之别。教师的强势支配和师生之间的强从属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有偿补课在道德和经济方面不可能是公平的。
教师带薪辅导班更接近于“利用职务之便谋利”,并不是市场意义上的以劳动换取报酬那么简单。黄山市教育部门表示,将对陆某某补救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根据调查事实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我们期待以“别墅辅导班”事件的查处为样本,彻查彻查,全面从底层做起,斩断当地教师“利用职务之便牟利”的产业链,从根本上防止教师违规辅导班死灰复燃。(蒋敬)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