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小区门口,我看到一个卖书的书摊,里面摆满了不同类型的书。但是卖的书是按斤说的,普通单本书15元一斤,套装书20元一斤。其实这种卖法并不稀奇,有时候在路边就能看到,甚至有的书店还会这样卖。但是,按重量卖真的比去书店或者网上明码标价买便宜吗?
由于是上班族下班的高峰期,学生刚放学回家。路过门口时,很多人都被每斤15元的醒目大牌子吸引住了。图为居民在书摊看书。
因为是在居民区,卖书的摊主按照平时的经验把最畅销的童书放在中间,自己一个人坐在这里,面前放着电子秤称重,上面贴着付款的二维码。图为孩子们在翻看童书。
在读者不多的时候,我抽空和摊主聊了聊。我从他口中得知,他做这个生意好几年了,经常去各个小区卖书。想进去就得交物业费,每个小区收费标准不一样。有人问你这样卖能挣钱吗?他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当被问及这些书是否是真迹时?他肯定说是真品。我翻了好几本书,都没有看到什么线索,因为没有印刷品的专业知识。它看起来像一本真正的书。纸厚,字迹正常,封面漂亮。不可能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既然无法识别,就假设是。
当我看到四大古典小说时,我特意多参观了几次。按照一套书20元一斤的价格,这四包四大名著重五斤左右,至少要一百元。我觉得挺便宜的,就想买一个。我没事的时候会去看的。因为我路过,我必须出去。我觉得对我来说有点重。想了想也没买。图为四大古典小说套装和三国演义。第一页的插图打开后看起来很正常。回家后,我在网上搜索,没有发现完全一样的东西。价格有高有低,甚至超过30。
又看了一本学前班唐诗,原价29.8元(这本书2015年出版,2017年重印,比较新),想给孩子买一本备用,称了一下0.57Kg,按照15元一公斤的价格,付给书摊老板17元,比原价便宜不了多少。我也在网上查了一下,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但是价格比这个更便宜更贵。
关于按斤卖书的争议由来已久,且不说是否盗版,也不说这种方法是否亵渎知识和思想。单从这种销售方式来看,就有几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说这本书用的纸很重,质量很差,利用人的感觉差异和缺乏关于重量的比较来骗人的模糊定价方式,是一种看似低级但非常有用的营销方式,利润高得惊人。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正规的旧书摊和书店也能找到绝对正版和中文的绝版书。
与普通图书相比,比如知名网购平台,图书通常会打折,在618、双11这样的大节日也会有折扣或全折扣。这种模糊定价方式的目的是让你放弃比价,觉得更便宜。你认为这种按重量出售的书怎么样?遇到这样的书摊你还会买他的书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