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潮汕绝对是所有评选名单的第一名,为了吃值得去的地方。《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经说过:”
潮汕是中国美食的一个特别宝贵的孤岛,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是美食家却没去过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
但是说到潮汕地区,汕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第一名。其实潮汕地区除了汕头,还有潮州和揭阳。
同事说,现在人都往汕头赶,但揭阳的美食真的在民间。在那些摇摇欲坠的建筑里,数亿翡翠商人挤在里面,只为那熟悉的味道。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被派到潮汕出差意味着什么?那就注定要分心了,毕竟这里的美食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 1.低调的玉都会赚钱吃饭。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群山拥其北」
潮汕,古称潮州,主要指潮州、汕头、揭阳三兄弟。我来揭阳采访翡翠产业带。但是在采访中,我慢慢从侧面了解了一点这个城市。让我们从城市开始。
揭阳杨梅的生活节奏很慢。卖翡翠的摊位上午10: 00开,中午12: 00关,下午3: 00开,下午6: 00关,每天营业时间只有五六个小时。
潮汕人在地理上也有自己独特的“属性”。他们靠近海洋,有冒险精神。揭阳为什么是翡翠的重要集散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的人敢打。他们曾经飞到缅甸赌石。
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他们也会默默扛起一根杆子,冒险做小生意。在这里,无论大小老板,每个人都有一个老板梦。
当地人的宗族意识很强,祭祖对他们来说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揭阳杨梅,其实很多生意都是靠家庭团结做的。
也正是因为他们团结,诚实,爱交朋友,所以他们做了很多生意。人生有起有落,但总有一起反抗的人。而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吃饭。他们一天吃很多顿饭,夜生活都致力于“吃”。
我们一大早就吃豆浆,但他们的豆浆摊是深夜开的,在那里你自然得“倒时差”。据招待我们的朋友说,这里的人最愿意吃,也能吃。邀请朋友一天吃几千块也不稀奇。
关键是我喜欢在破旧的街边小店吃饭,很少看到装修好的小店。大家真的是按口味吃。环境服务不重要。只要味道对,这家店的生意就不会差。
如果你足够幸运,找到一个当地的人带走它,你可以扔掉公众评论。这里只有一家小商店,味道很好。
#2.如何假装知道如何在潮汕吃饭?
与其他旅行不同的是,很多人来潮汕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吃,所以一定要吃得正确,最有地方特色。
早餐:要吃粿
潮汕小吃是潮汕著名的小吃。潮汕人称之为“炒菜”“炒菜”。这种小吃是一种半成品小吃,用薄薄的一层米粉糊煮熟并冷却,然后切成条状备用。
在揭阳,你可以看到各种尴尬的做法,比如和牛肉汤一起吃,和沙茶酱干混,翻炒。当你来到这里,早餐一定要尝尝这种美味的软糯食物。
洪信美粿面馆
地址:揭阳市泗县路
这家店受欢迎的招牌其实是独特的鱼胶/鲨鱼皮面,其他城市绝对没有。面条本身比较清淡,所以汤底是一碗面条的灵魂。
新鲜的深海鲨鱼皮,每咬一口都能感受到纯天然的味道,一勺软糯的鲜煎汤,口对口回味。
9f' />汕头牛肉店
地址:蓝磐东镇富经桥2号路旁
这家真的太好吃了,它也是街边随意的一家小馆子,但里面的牛肉粿条和牛肉面真的让人忘不了。老顾客们一走进店里就跟老板说:“老板,物碗粿条汤”(弄一碗粿条汤),“艾牛肉迈香菜”(要牛肉不要香菜)。老板淡然应声好。无需多言,他们只需找位子坐下等待。
牛肉粿条之所以好吃,重点在于汤,店家大多用的是秘制牛骨汤。很多的牛肉火锅店里,都有牛肉粿条可以吃。
它的感觉很像是牛肉火锅的缩小版,汤底清淡,几颗牛肉丸浮在粿条汤上,再加上几片新鲜的生菜、萝卜,想想就很赞。
上面的碎末是南姜夫,潮汕人用南姜取根茎打碎成末,称为【南姜夫】(“夫”为潮汕方言叫法,即“末”的意思),并加盐腌制,日常作为一种调味品使用,特别适合与牛有关的烹饪,如炖牛杂、牛肉粉面、红烧牛尾等等。
因为牛肉好吃,牛肉丸非常实在,其实搭配什么都很好。再来说这家店的另一绝:牛肉拌面。店里用的是手工面,然后牛肉非常嫩,拌着沙茶酱吃,简直太美味,可以吃两大碗。
而且店家会根据人数提供例汤,这个例汤和我们那种飘着紫菜的不同,他一人收5块钱,然后里面就是一碗非常实在的牛肉汤,牛杂,牛肉丸子,都会有。
午餐:牛肉火锅
潮汕的牛肉火锅,绝对是神一样的存在。虽然每个城市都有潮汕牛肉火锅,但我认为,只有在潮汕吃的牛肉火锅,才能代表牛肉火锅的最高标准。
霖磐牛牛
地址:街磐东路东50米
第一天他们带我吃的这家牛肉火锅叫做霖磐牛牛。
在揭阳吃火锅,找霖磐镇和白塔镇的就对了。牛肉火锅的汤底每家几乎都差不多,用的就是简单的牛骨汤,仅仅加入了南姜和盐调味而已,上桌前再加上白萝卜,苦瓜和玉米即可。
这样清淡的汤底,第一眼真的让我们很惊讶,而且用的是电磁炉来煮,看起来配置简单极了。可为什么还是这么好吃?
毋庸置疑,牛肉非常新鲜。这种新鲜,是和时间在赛跑。潮汕火锅所用牛肉,一般两岁左右的散放黄牛比较好,当天现杀的牛,端上餐桌不超过8个小时,吃的就是新鲜。
科学烹饪专家哈罗德也曾对此有过描述:
“动物死后,短时间内肌肉是放松的,此时如果立刻切割烹煮,肉质会特别柔嫩。不过肌肉很快就会紧缩,发生所谓的僵直,如果这个阶段煮,肉会非常硬。僵直作用会在肌肉纤维耗尽能源时开始(牛肉大约是屠宰后2.5小时,羊肉、鸡肉和猪肉则在1小时以内)……”
潮汕地区的牛肉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当地的屠宰场,屠宰的时间也基本是配合火锅店来的,早上屠宰供中午,下午屠宰供晚上,而离开潮汕,屠宰时间就不一定能保证,而很多城市是一天一屠宰的,基本没办法支撑这种极限的时间要求。
铺寨鲜牛肉
地址:白塔镇玉珑学校东南150米
相比于上面霖磐的这家,朋友带我们去白塔吃的这家更是两小时内刚杀的牛,要是再早一点,就还能看到鲜红的肉挂在上面,仍然在跳动(虽然很残忍,不过好吃)。
而且想要吃到牛身上最好部位的肉,一定要和老板关系好,老板才可以留着。这一次,我们吃到了雪花等很多牛身上的部位,一次性掌握了很多吃牛肉的知识。
雪花,吃的是它的柔韧。脂肪油花雪花点般密密分布在肉中,入口柔嫩多油脂,鲜甜爽口有嚼头,脂肪含量在牛的前身肉中属较高,非常稀有,是大受欢迎食材明星呢。
牛的肩胛肉中最靠近头部的部位,因经常运动,肉质上佳。这个部位上等的肉,非常昂贵。
吊龙,火锅必点的常见部位。牛脊背上一长条肉,你可能会发觉每一盘的脂肪、筋的分布并不均匀,口感也会从多油变化到纯粹的软嫩。总体来说软嫩细腻而肉汁鲜甜饱满。
匙柄,匙仁靠下的部位,产量较匙仁稍大。匙柄切成大片,无论肥瘦,中间会有一条明显的肉筋纹路,像钥匙柄一样,入口柔软又超弹,极有拉伸感。
在当地吃牛肉火锅,大家流行喝苹果醋。为的就是不让饮料占据胃,一定要最大程度地留给牛肉。烫好的牛肉,入口即化,非常柔软。而且要搭配灵魂酱料:沙茶酱。
潮汕地区的人很少吃辣,他们吃牛肉火锅一定会搭配的酱料就是沙茶酱。这被他们视为潮汕火锅的灵魂。虽然市面上可以买到多种品牌的瓶装沙茶酱,但几乎所有火锅店都会自己调配沙茶酱,这是每家店拿来竞争的一大武器。
据说上世纪最为古早的潮汕牛肉火锅,用的是沙茶水锅底,后来才发展成了清汤,沙茶碟成了必不可少的蘸料。
晚餐:海鲜粥
到了夜晚,海鲜粥就要亮相了。在潮汕喝粥,也是为了吃下更多的菜。我们尝试了两种,一种是海鲜粥,配送茶点,另一种是白粥排挡,随意点海鲜。
鸿兴美食
地址:临江北路1号
这家店的招牌是小象海鲜粥,我们第一次点了一锅粥,然后一份粿仔卷,还有木瓜炖雪蛤。茶点就像是早茶铺子里那种一盒一盒,如果你点了粥店家会各种都送一些给你尝尝。
海鲜粥真的非常鲜,这个汤的滋味太美妙了。里面搭配放了各式各样的小海鲜,还有青菜。海鲜份量很足,汤底非常清甜,不会显得腻。
搭配附送的点心也是各式各样,有马蹄糕,有榴莲酥,有炸豆腐。也有甜甜圈一样的,绝对够你吃。那个透明的冻,里面放的居然是苹果条,也很生脆。
总之,潮汕的茶点真的是完全没有雷区。粿仔卷的味道则是类似于肠粉,这种粿类,他们日常都很喜欢吃。
这家店我去了两次。第二次吃了里面的鲍鱼饭,也很好吃。鲍鱼和虾都给足了,酱汁也很美味,如果下次去揭阳,我也愿意再去吃。
还有甜品木瓜炖雪蛤,我本身真的是不爱吃雪蛤的,但这个做得非常好。服务员端过来的时候,整个木瓜烫得不行,里面雪蛤也是滚烫的。木瓜的香味超级好闻。
搭配新鲜的椰汁,甜度刚刚好,也不会有特别的味道,滑溜滑溜,就像吃果冻。
车头老二大排档
地址:建阳路东升新河工业十六栋1-3号铺面
这家大排档,就是喝白粥的。潮汕人喝白粥,搭配的菜色可是应有尽有。海里游的,地上走的,天上飞的。这白粥,吃得可隆重。
大排档有很多摆出来的菜可以点。有很多海鲜特色的做法,比如用梅子蒸海鱼,刺身鱿鱼。然后可以再点一些下粥的铁板牛肉等炒菜,晚上吃就很完美了。
当然,没什么环境和服务可言,吃得就是个感觉。喝个粥,潮汕人也能喝掉很多钱。哦,对了,店里还有卤水,潮汕的卤水也很棒。一大锅看起来真的非常好吃。但我个人有点不敢尝试。
只吃了一块豆腐,真香。
夜宵:一天最黄金的时刻
夜晚,才是一天里潮汕最热闹的时候,我们凌晨一点来到汕头夜豆浆的摊子,这里坐满了人。在潮汕吃夜宵是幸福的。一边能吃早茶,一边能吃到各种新鲜的生蚝扇贝,一个小小的夜豆浆的摊子,却是内藏乾坤。
汕头夜豆浆
地址: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磐东街道
这里的夜豆浆,豆浆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可以往里面加各色各样的辅料。比如我就选了鸡蛋豆浆,当然还有杏仁,芋头等各色豆浆。
豆浆不是主角,主角是那一整排的茶点。光是看就让人充满战斗力。各色广式茶点依次排开,等待你的挑选。奶黄包,糯米鸡,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点心。
所以啊,一定要腾出胃,少吃多餐。
聪明的潮汕人来吃夜宵,也不忘带上自己的功夫茶套装。茶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的这些炒茶,还能消食。一壶茶通常还有三个杯子,你愿意喝,他们也会邀请你。
而且夜宵摊的蛤蜊和扇贝真的很好吃。看图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氛围。所以,如果人多一些,那真的就能吃得比较尽兴。
写到这里,潮汕的美食之行就暂时告一段落。离开之前,在吃豆花的甜品摊碰到一个西安大哥。广东人爱吃糖水,但西安人喜欢吃咸豆花,这下就有趣了。大哥想要找点不甜的点心,但无论如何各种绿豆冰,西米露都是很甜的。
尤其是这豆花,满满一层糖。老板傲娇地说,不甜,就没味道了。趁热趁糖还没化的时候,豆香浓郁,甜度适中,潮汕人觉得这就是中国版的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