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6届夏季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96枚金牌、60枚银牌和51枚铜牌,实现了体育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新的荣誉。残疾运动员自强不息,在赛场上写下感人的故事,诠释着自强不息生活的真谛。正如残奥会会徽上象征着心、身、神的三色彩带告诉人们,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妨碍精神上的富足,生活的不幸也无法抹去精神上的力量。
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体育可以弥补生活中的不足,奥运会可以实现梦想之旅,残奥会将成为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郑涛是一名游泳运动员,起跑时紧紧拿着毛巾,在接近终点线时只用头碰壁,在本届残奥会上获得4枚金牌,打破4项纪录。他说他希望为他的女儿树立一个榜样。“生活中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对他们来说,运动不仅是丰富生活的爱好,更是改变生活的一双翅膀。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任何有梦想的人都是伟大的”写下生动的注脚。
“翅膀”不是天赐之物。残奥会运动员是艰苦奋斗的英雄。在一些人看来,残奥会只是奥运会的一个补充,代表着对残疾人群体的特殊关怀和照顾。其实,就像残奥会英文词根中所蕴含的“平行”的含义一样,残奥会和奥运会都是世界运动会。不同的竞技比赛,同样的胜利喜悦,同样的运动之美。在某些项目上,残奥会运动员甚至取得了比同届奥运会金牌得主更好的成绩。他们不仅在超越自己,更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境界。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更多的钦佩、理解和认可。
穿着斗篷,在风中飞翔,像花一样美丽.东京残奥会吉祥物名称包含“无所不能”的含义。残奥会运动员的背后是占世界人口15%的残疾人。熟练的独腿少年、独立学校的板凳男孩、梦想厨师的脑瘫男孩、健美冠军独腿女孩、回老家办厂的袖珍情侣.他们都在我们身边,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当他们用自信和美丽向世界证明“我能行”的时候,他们不仅激励了身体残疾的个人,也激励了生活中每一个勇敢无畏的人。
运动是每个人的权利,可以帮助人们锻炼身体,增强心智,实现自我,融入社会。前不久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从场馆开放、体育赛事、康复健身等方面规定了促进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进一步保障了相关人的权益。下一步,如何消除有形和无形的歧视,从体育、交通、就业等方面营造无障碍环境,平等对待残疾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因为你的眼睛,我可以自由奔跑。”在盲人短跑比赛中,有一个跑者,他的速度相同,用绳子牵着跑者。跑步并驾齐驱的画面体现了运动员和跑者之间深厚的友谊,也象征着残疾人和普通人走在同一个方向。我们期待: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轨道上“做人生的强者,书写精彩人生”。
03010(2021年09月09日07版)
编辑:智洋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