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部分“线上名人”资金面临较大波动。近日,支付宝深夜发文,呼吁相信专业力量;该基金公开道歉,“要求投资者给予更多时间”;知名基金经理密集发声“优质股的下跌会带来更好的买入机会”;多家基金公司已启动自购模式,以增强对市场的信心.基金渠道、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等市场各方都展现了珍惜投资者信任、保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从目前来看,“持股”暴跌、基金亏损,都在影响部分市民对基金长期投资的信念。但投资回报的平均回报是市场的铁律,高估值赛道连续两年大幅上涨,国内经济复苏带来的顺周期行情正在推动市场风格的转换和市场状况的剧烈变化,也导致持仓集中的优质股票基金净值大幅波动。
其实基金大跌的背后,不变的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很多行业都在蓬勃发展。只要投资在基金底部的股票质量高,长期表现好,就是长期持有的理由;基金的短期暴跌不会改变股票基金的长期盈利效果。社保基金成立以来,近19年年均8%以上的投资回报率和16%以上的偏股型基金年均回报率,都在凸显权益类资产的长期价值。
但a股市场波动较大,权益类资产收益分配不均,将考验基金持有人长期投资的合理性和持续性。在资金的大幅波动中,新市民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
事实上,在市场情绪高涨时重仓买入,在市场绝望时平仓出局,时机选择不当是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2015年6月、2018年2月、2020年7月、2021年1月,数百亿只“一日售罄”基金反复出现,往往处于股市相对高点,基金也是销售旺季。
这些现象都在提醒新市民,不要在基金热潮中盲目跟风,而应该学习基金管理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风险偏好,动态调整自己的权益和固定投资比例,构建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通过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获得优秀基金经理创造的超额收益。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科学投资。
公司应吸取教训,通过发行规模限制、持有产品、禁止娱乐、基金投资、投资者教育等方式,在基金规模与长期业绩之间寻求平衡,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夯实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