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科技项目计划书,生物科技创业项目计划书范文

  

  2021年10月28日晚,上海凯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赛生物”,股票代码:688065)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凯赛生物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33亿元,同比增长41.7%。同时,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亿元,同比增长52.5%;归属于公司股东的非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47.67%。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72.37%;实现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42.41%;扣非返校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48.2%。   

  

  在研发方面;研发;凯赛生物前三季度投资8500万元,同比增长64.77%。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末,公司研发;d类投资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0.72个百分点。   

  

  凯Bio表示,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在长链二元酸市场的扩张和销量的增加。同时,第三季度,公司生物基聚酰胺生产线投产,产生销售收入。   

  

  可见,除了原有的长链二元酸业务的努力外,备受市场关注的乌苏工厂的正式运营,也促成了凯赛生物三季度业绩的增长。凯赛生物半年报显示,年产5万吨生物基戊二胺、年产1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的凯赛(乌苏)生产线已于上半年末正式投产,连续和间歇聚合装置获得的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产品质量均达到设计目标。   

  

  据凯泽生物官网介绍,凯泽生物对生物基聚酰胺56产品进行了“全消光-高速-熔融直纺”工艺验证,可高效制备合格的预取向丝(POY)和全牵伸丝(FDY),省去了常规切片纺丝工艺中的切粒、切粒干燥、螺杆重熔等步骤,使聚酰胺56民用丝纤维在产品性能和纺丝成本方面更具成本优势。   

  

  业内人士指出,凯泽生物作为目前全球唯一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实现盈利的合成生物公司,其生物基聚酰胺56正式投产并实现销售收入,对凯泽生物乃至整个合成生物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凯赛生物于2003年成功实现了生物法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长链二元酸。在乌苏工厂投产之前,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是凯赛生物的主要产品,也是真正实现生物制造替代化工产品的产品。生物戊二胺和聚酰胺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可以说拓宽了合成生物产业的商业应用范围,为卡赛生物打开了产品的多元化增长路径。   

  

  山西扩能项目进展顺利。   

  

  受益于潜在市场空间的规模,除了乌苏工厂,凯赛生物在产能储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20年10月,凯赛生物宣布拟投资40.1亿元,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委会合作,共同打造“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1月,山西太原基地年产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90万吨生物基PA项目已开工建设,年产4万吨生物基癸二酸项目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投产。   

  

  此外,在秸秆产业化方面,凯赛生物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年开展了秸秆处理和乳酸生产中试。拟与山西综改区合作建设万吨秸秆乳酸示范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能正式落地之前,凯赛生物已经在山西太原成立了合成生物产业研究院。在吸引合成生物相关领域高端人才的同时,还将对I   

  

  早在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网上交易。在中国碳交易市场论坛上海分会启动仪式上,碳中和行动联盟正式成立,凯赛生物成为首任董事会成员。   

  

  生物基材料是指由谷物、秸秆和蔗渣等可再生生物质制成的新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生物基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据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统计,目前生物制品与石化路线相比,平均节能减排30%-50%,未来有望达到50%-70%。据凯赛生物官网数据显示,以生物基戊二胺为原料生产的生物基聚酰胺56,与传统尼龙6、尼龙66相比,碳排放减少了一半以上。   

  

  凯生物董事长刘秀才曾表示,生物制造是彻底解决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因为,只要使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原料,就不可能有碳中和,人类的文明生活也离不开碳做的材料。如果碳税政策得以实施,生物制造将大大提高其相对竞争力。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通过碳税回收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也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措施。凯赛生物作为一家致力于生物基新材料生产制造的企业,正凭借自身实力,帮助中国通过生物制造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本文源于《出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