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星稀,熄灯前轻音乐像流水一样回荡在营地的每个角落。做完手头的工作,我顶着皎洁的月光直奔操场,开始了每周10公里的挑战。白天热闹的操场此刻特别安静,于是我放开脚步,在环形跑道上奔跑。徘徊在我的脑海里,与祖父相处的情景浮现在脑海里。
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把兄弟姐妹托付给爷爷奶奶。老人爱他们的孩子,他们会改变方式做美味的饭菜,带我们去市场,参观庙会,买玩具。但爷爷总是说:“长大了,吃了苦就不觉得苦了。农村孩子不敢撒娇!”大人经常安排一些跑腿的事,我们总是编造各种借口:作业太多没做完,腿肚疼,脚底疼.“儿童之家,腿脚都这么值钱!”爷爷骂,有时候气急了就举起扫帚,假装给我们留几个“疙瘩”。但是因为敖爷爷的倔脾气,我们要么猜拳胜于输赢,决定跑腿,要么陪我们。走一公里以内,蹬三公里以外,从长远来看,我们爱上了跑步。
爷爷是一个真正的农民,他的固执源于骨子里的勤奋。据我记忆所及,我爷爷已经70多岁了,但他工作的时候仍然精力充沛。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晚饭后,我正准备小睡一会儿,爷爷过来“抢壮士”说:“趁着天气热,麦子干了,我和爸爸去地里碾麦子。”“爷爷,等下午凉了再说。”我的脸上满是不情愿。“天气预报说今天会下雨,雨水里收不到小麦,也没人想换西瓜……”爷爷一边做思想工作,一边把我这个半人高的人推到麦田里。
在我的家乡,压麦就是拔石剥麦。石块是一个由石灰石制成的圆柱体,大约半米长,直径有一个小臂长。表面刻有条纹,两侧有凹槽,U型钢吊。好像不大,在平地上拉也不成问题,但是压在稻草上就很难了。爷爷走在前面拉绳子,我走在后面拉短绳子。刚开始并不觉得重,但是时间长了,衣服在胸前和背上都湿了,肩膀也红了。“去阴凉处凉快一下。”我控制不住自己,爷爷喘着气说。他擦了擦脸,拉了拉绳子,完成了剩下的工作。
玩爷爷教会了我天道酬勤的道理,让我继承了脚踏实地的品质。爷爷小的时候,他和哥哥在黄河上经营货船。冬天的一个晚上,货船触礁,剧烈摇晃。他不小心掉进了黄河,险些丧命。此外,当时家里有六个孩子,奶奶太忙了,一个人管理一个大家庭。爷爷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转行,从货船上退休,背对着黄土当农民。然而,八口之家的开支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生产队挣来的工作只是沧海一粟,家庭生活开始走下坡路。相比较而言,爷爷的其他四兄弟都有正式工作,家里孩子少,过着小康生活。四爷海洋大学毕业后当了工程师,待遇不错。其他三兄弟一直在货运公司,收入稳定。
生活的困境并没有影响爷爷的心情。农闲时节,爷爷拉着拖车在街巷卖门石。一卡车货物重1000公斤,来回只需两天。当他饿的时候,他吃他带回家的窝。当他困的时候,他睡在拖车下面。他还把麻袋运到工厂,在建筑工地搬石头.只要能赚钱,他愿意尝试任何艰苦的工作。改革开放后,爷爷奶奶承包了十多亩农田。他们早出晚归,勤勤恳恳,精耕细作,日子渐渐舒坦起来。
虽然生活有所改善,但爷爷勤奋踏实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其他四个兄弟大约六十岁的时候退休在家,
“二哥,如果你在船上干了20多年,现在就舒服多了。”三爷说起往事,不禁惋惜。爷爷笑着说:“你在家种地,日子过得稳稳的。看看绿色的庄稼,多喜人啊。”从冬天到春天,一年又一年,爷爷大半辈子都在和庄稼打交道。他热爱这片沃土,他用辛勤的劳动养育儿孙,过着安稳而满足的生活。
爷爷在93岁生日后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再也听不到那个洪亮的声音,看不到那个彪悍的身影,但他朴实的言行一直影响着我。不要吝啬自己的力量,认真对待每一步,无愧于心。
在营地的跑道上,我尽力跑完最后一英里。虽然我汗流浃背,但有爷爷的鼓励,我觉得很舒服。
作者:解西朋
播音:毕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