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拥有3亿多用户的拼多多上市了。没错,就是拼多多,总是让你手机上的“僵尸朋友”突然复活,发消息帮你砍价。
关于拼多多的上市,网上流传着一段话:
“以下品牌祝品多多赴美上市成功:小米新品、松下新品、老玉马、月丽月、雷碧、康帅福、瓦娃、大白敏、太白兔、奇皮豪、绿切口香糖、阿比达斯(无特定顺序)。”
品多多真的有那么多假品牌吗?品牌君好奇地搜索,却没有找到该段提到的品牌。那么,为什么拼多多还被质疑假冒品牌多,假货猖獗?
#“碰瓷”大品牌问题存在
品牌君带着这样的疑问逛了一会拼多多,发现上面有三类商品。
首先是来自知名品牌的产品,比如小米、三星、vivo等品牌。它们的价格几乎和其他电商平台一样。产品介绍页面也说他们有品牌授权。
第二类是“触瓷”大品牌的产品,如云南中药牙膏、超级熊洗衣液、丽日洗衣液、vivkX20手机甚至“触瓷”OPPO。
R11S的手机品牌直接叫R11S。这些品牌有的篡改品牌名称,有的甚至直接“模仿”包装。比如一款名为“月亮之上”的洗衣液,外包装和蓝月亮洗衣液非常相似,不仔细看就分不清哪一款是真正的蓝月亮洗衣液。
蓝月亮洗衣液
月亮商志洗衣液
当然,这些品牌的产品无疑非常便宜。比如一根云南白药牙膏30元左右,一根云南中药膏只要3元。
第三类没有品牌的产品,如卫生纸、拖把、服装等。没有品牌和厂家信息,看起来和淘宝上中小卖家卖的低价日用品非常相似。而且,在拼多多平台首页的热门栏目中,这些产品占了绝大多数。
就这样,品牌君发现舆论指责拼多多在平台上销售假冒品牌商品的事实是真的。创维公开声明中提到的创维先锋、创维云电视、创维嘉、创维美等山寨品牌已经消失,本应从拼多多的货架上撤下。
营销模式值得研究
熊超、云南中药、力日等“山寨”品牌的泛滥,让成功上市的拼多多饱受诟病。甚至有媒体人批评“拼多多上市让历史倒退了20年”,这意味着拼多多把国内消费市场带回了20年前“山寨”产品泛滥的时代。
不过,抛开这些商品不谈,拼多多的营销模式还是值得研究的。这种“社交电商”的病毒式营销方式和“砍价求新”的获客模式,让拼多多盛盛突破了淘宝和JD.COM电商巨头的包围圈,抢到了3亿忠实用户。而且,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品多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消费降级”的需求有所洞察,可以说他对人性的把握相当精准。
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满足用户“消费降级”的需求,平台可以纵容“山寨”品牌的泛滥,让它们游走在商标侵权的边缘牟利。有效的营销模式结合低价商品确实能让平台快速发展,但这并不是平台成为山寨货集散地的原因。而且,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质疑,商品价格低的原因究竟是山寨品牌节省了大品牌的营销费用,还是商品材质本身质量低价格低?
拼多多在美股上市的成功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价值,但显然,低价山寨品牌的泛滥本身对拼多多的品牌价值有着非常强的破坏性影响。由此可见,拼多多股价近两天大幅下跌,截至周一收盘,拼多多股价累计下跌8.62%。
拼多多曾说:“打假是一个长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