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到栾川县秋坝乡和狮子庙镇交界处,发现河对面的山脚下有一个大山洞,里面浑浊的河水不断流出,好像比正沟的还大。
只看到山洞令人费解。是水电站还是大型水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山洞?
在附近的农田里,发现了一位当地的老人。老人告诉笔者:这个山洞是手工挖的,大约是70年代。一般山村耕地很少。为了扩大耕地规模,当地人在山洞的另一边修建了河坝,利用洪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了200多亩良田。这个洞穴的主要作用是分流河水,防止洪水再次冲刷耕地。
老人告诉笔者:别看旁边宽敞的河滩,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主流。山的另一边是这条河的上游,但当这条河到达这里时,它被山挡住了,变成了鸡脖子形状,从外面看不到主通道。
比较宽敞的河沟叫龙王庄沟,从这里到源头有20多公里。山那边的河叫小河,是沂河的主要支流,从这里到源头大约有40公里。大坝建成后,水稻、小麦等。都种植在耕地的“鸡脖子”位置,这是当地有名的富饶之地。
随着农村的发展,以前的村庄变成了高楼大厦,几百亩耕地被当地一家矿山企业占用,变成了废弃的厂房。
根据老人的指引,我们来到了山洞上方的山上。两个镇村之间有一个大理石的合作标志,一个路边亭,一个旅游公厕。但公厕围在道路隔离带外。上厕所需要翻隔离带或者绕50米左右。
曾经一百英亩肥沃的土地现在成了几个未完工的工厂。据我叔叔介绍,这里曾经计划建设一个铅矿石提炼厂,因为污染严重,直接被相关部门叫停。
听了大叔的介绍,笔者当时感到担心,但好在被制止了。小河是沂河上游的一条主要支流。如果在这里建铅精炼厂,会有大量的重金属工业废水顺伊河而下,不知道会伤害多少人。想想真的很害怕。我不知道这个项目当时是怎么被批准的。
经人工导流后,小河流经溶洞,与龙王庄沟河汇合,在潭头镇附近汇入沂河。
虽然现在农村种地的人少了,但是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因为找工作难,还在山村种庄稼。这几百亩耕地成了废弃的厂区。以前在这里种地生活的农民,现在被迫住楼房,不得不到处寻找未开垦的荒地,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减少相应的生活开支。
栾川县位于伏牛山和熊耳山的深处。由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当地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矿产开发。短短二三十年的开采,造成许多沟壑常年无水,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上花费了巨大的投资。随着环境的变化,栾川县的经济支柱产业逐渐从矿产向生态旅游休闲转变。
希望不再有占用大量农业耕地,但最终无人问津,只想着靠工程赚大钱,却不考虑周边和下游群众生死的纸面项目。这真是浪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