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00后无资金如何创业,如何创业白手起家开公司

  

  (央视财经 《创业英雄汇》 )   

  

  手机几乎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低头族”开始关注蓝光对眼睛的危害。有些人在手机上贴防蓝光膜。然而,企业家叶志成告诉我们,即使手机自身的蓝光被隔离,环境中的其他蓝光也会通过手机膜的反射进入眼睛。因此,他开发了一种纳米光学薄膜,以防止蓝光进入眼睛。   

  

  早在2002年,叶志成就开始研究纳米光学。在中国科学院攻读博士期间,他敏感地意识到“纳米光学将得到广泛应用”。后来,在韩国工作期间,叶志成为实验室开辟了表面等离子体的新方向,他感兴趣的正是它的“应用”价值。   

  

     

  

  2008年,叶志成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他本打算在纳米光学方面下大功夫,但受限于当时国内有限的处理能力。不愿等待的他,选择了搭建自己的光刻平台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叶老师,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建造呢?你可以花钱在国外加工它……”他不听。没有自己的技术,设备设计就是空中楼阁。他耐心细致地从头开始建造自己的光刻设备。光刻,不是光刻胶,而是孤独。渐渐地,实验室的纳米处理能力可以与大规模生产无缝连接。有了能力,叶志成果断将科研和产业方向聚焦在光学薄膜上,光学薄膜是我国缺乏专利、受制于人、急需自主研发的平板显示上游核心产业。   

  

     

  

  经过多年努力,叶志成在高效节能纳米技术、彩色滤光片等技术上已经拥有多项授权发明专利,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先进学术期刊上发表。在叶志成看来,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用产品“才算真正的高水平研究”,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叶志成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一家公司,目标是“成为基于纳米加工的纳米光学薄膜的国际领先先驱”。2013年,公司登陆厦门。然而,开始时收到的大多数反馈都不令人满意。“一方面需要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技术,另一方面也面临资金短缺等问题”。曾经有个朋友说某个名品被造假的越来越多,防伪技术好像收效甚微。叶志成意识到“我可以用我的纳米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真正的防伪!”   

  

     

  

  叶志成团队的技术已经达到100纳米甚至更小的数量级,克服了传统光学防伪技术门槛低、效果相似、判据不明确等缺点。它的精细度是现有技术的十倍,仅用手机白屏照亮标签就能看到独特的变色效果,让每个人都能参与防伪识别。“经过10年的研发,我们已经系统掌握了纳米光学薄膜结构设计、模板加工、纳米压印的整个完整产业链”,叶志成表示,其中纳米防蓝光薄膜的效果也备受关注。纳米防蓝光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光线进入后,蓝光不反射也不透射,只往两边走,蓝紫光可以两个通道过滤,可以保证24小时全天候使用。   

  

     

  

  有同学问他:“老师,你每天都在曝光,每天都在光刻。你想做什么样的样品?”已经起作用了。为什么要继续做下去?"   

  

  叶志成的回答是:“平版印刷术刻下孤独。当你一步一步优化实验,样本一次比一次好,你就能明白坚持的意义。”经过10年的坚持,叶志成秉持匠心,扎根纳米科技,期待将更多纳米光学薄膜技术应用于生活,展现绿色健康的全新“视觉”世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周五22:0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 《创业英雄汇》 !.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