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学校超市加盟品牌,最火小型超市加盟店连锁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外资便利店加速“入股”。相比之下,许多城市的本地便利店数量正在减少。   

  

  外资便利店打开的新市场空间主要在二、三、四线城市,可见市场下沉的表现。对于本土便利店来说,行业的发展开始从激进策略转向稳健发展阶段。不得不承认,本地便利店在硬件配置和软件服务上与国外便利店有很大差距。与国外便利店环境光洁、休闲空间相对舒适、家具独特不同,当地很多便利店都挤在狭小的物理空间里。在产品供应方面,大部分本地便利店只提供成品和半成品,而国外便利店对新鲜食品或冷熟食提供简单的加工和加热服务。此外,除了中石化的易捷、中石油的昆仑饭店等提供夜间服务的路边店外,许多当地便利店在午夜关门,而许多外国便利店提供24小时服务。不仅如此,一些外资便利店已经实现了用户自动便捷点餐,通过智能数据处理,货架上的物品可以即时更新补充,而本土便利店还处于人工操作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便利店是一种“资产导向”的经营模式,投资大、回收期长、成本压力轻,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很多本土便利店的延伸空间。而且在资金投入不如外资的前提下,本土便利店依靠门店扩张很难获得优势,最好的选择是将存量和增量资源聚集到内涵提升的层面。   

  

  首先是加速品牌的连锁化。日本前三大便利店品牌占国内市场份额89%,加盟店占比超过95%。在中国,本土前十大便利店市场份额仅为63%,加盟店占比不足50%。因此,通过特许经营实现国内便利店品牌的连锁化,可以提高行业的规模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可以增强一些传统杂货店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品牌企业可以直接输出供应链、物流配送、管理技能等核心竞争力,帮助单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二是推进全流程数字化。目前大多数便利店都流行扫码支付,部分地方便利店也应用了刷脸和支付,但这只是数字化的初级阶段,“数字智能”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愿景,包括提供线上智能购物车,快速引导消费者发现并捕捉购买目标,通过智能购物车实现门店的动态补货。此外,应普及自助收银机,使消费者更容易购买和结算。   

  

  再次,品类供应被细化。空间的限制决定了便利店不能大而全,必须小而精。在准确把握用户基本品类需求的情况下,本土便利店需要加强个性化的自我定制,用差异化的产品吸引用户,提高自有品牌的上市率和占有率。(文/张   

  

  夏普)   

  

  编辑:董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