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62期《大职场小人物》:一个高中毕业,在酒店干了18年的厨师.
年龄:30职业:厨师
坐标:河南收入:4000
#高中毕业后不想学习,就当了厨师,结果发现更难了。
“如果遇到厨师XXX,就结婚吧。”相信很多人应该看过这个经典的广告,但是却变成了一个笑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恰恰说明厨师其实是一个不错的职业选择。
从2003年入行以来,我做了18年厨师。高中毕业的时候不想继续读书,只想打工挣钱。在工厂工作了几年,总是身心疲惫,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于是我辞掉了工厂的工作,决定转行。因为我对烹饪的极大兴趣,我进入了当地最好的餐馆之一,成为了一名学徒。我们是一个小县城,酒店管理相对宽松。只要会做饭,有没有厨师证就没那么重要了。
因为性格腼腆内向,一开始甚至不敢和人说话。我只是埋头工作。大家都觉得我脾气好,好说话。后来工作久了,慢慢和同事熟了,也敢于和别人交流。来酒店工作的人是混杂的,大部分是小学初中毕业,员工整体素质不是很高。所以,相对来说,这种害羞的性格可以算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不想学习,以为学习很辛苦,工作后才发现,能安心在教室学习是多么幸福!
刚开始当学徒的时候,带我的厨师并没有直接教我技能,而是安排我每天做家务,比如打扫厨房,准备食材。酒店的工作时间大约是12个小时。每天上班都要做这些不熟练的体力劳动,被人指手画脚。我有些不满意。
不过,我慢慢想通了。既然来学习,就要拿出诚意,遇到困难不能退缩。我来这里不仅仅是为了打杂,而是为了出人头地。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厨师,赢得别人的尊重。正是这个想法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支撑着我,让我不会半途而废。
怀着当厨师的愿望,我每天都在更加努力地工作,分配的所有任务都一丝不苟地完成。事实证明,我的坚持确实是有收获的。厨师见我勤快踏实,慢慢开始教我做饭、调汁、选食材等等。那时候我学习很努力,一有空就练刀法,练厨艺。我们每天都会做一顿员工餐,厨师会让我们做饭,练手。我借此机会练习刀法,切土豆、泡菜、白菜。有桌子的时候也要提前准备好菜,把当时能切的都切了。
练习刀切是惯例。有一次,我不小心剪了指甲。当时有很多血。虽然后来血止住了,但留下了永远的伤疤。过了一段时间,似乎切菜也没那么难了,连厨师都点头表示认可。
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独特的灵魂,有些菜比较繁琐,不仅需要多次加工,后期还需要多种调味料。有些菜只要用简单的调料煮就可以直接吃。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做法,但吃在嘴里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虽然我学到了很多,但由于缺乏熟练程度和人力,经常会出现上菜慢的情况。现在工作时间长了,这种情况会得到缓解。但是当好日子来临时,很多人会举办婚礼,一次有几十张甚至上百张桌子。套餐桌要求上菜速度快,不仅前期要准备很多食材,还要在开桌前三个小时就开始烹饪,以免耽误事情。
厨房主要分为三个部门,冷菜室、面食室和热菜室。我主要负责冷菜间的熟食,比如炸带鱼,焖鸡腿。我刚来的时候,主厨负责冷菜间的一切。现在他基本上给我所有的日常工作。一起做熟食的任务也不容易。有时候,刚炒完这个,又要重新煮,总是很着急。但是,现在忙的时候,同事会来帮我,也减轻了我很多压力。
tiaoimg.com/large/pgc-image/b16f1d68aad643b493910330a19ef4cd' /># 生活还要继续,就得苦中作乐,往前奔着走
能让一位厨师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呢?除了夸他长得帅,就是夸他做的菜好吃了。我也不例外。
饭店的员工餐也是我和其他几位厨师负责的,有时候同事们会夸我拌的菜好吃,听完心里就特别开心。
研制新菜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会不时到外地学习,向同行们取经,看看他们有什么特色菜。学习到了他们的技术,回来之后讨论创新,在基于本地人口味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我们研发的菜肴,也会根据季节的不同进行改变,比如春天有凉拌香椿,冬天有冻子肉。菜肴不断变化,也能让顾客换个口味,不至于吃腻。
从业十几年,做过的各种菜肴也不少,不过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夫妻肺片了,一道经典的川菜。以牛肉、牛舌、牛肚等为食材,再加上花椒面等辛辣调料,又辣又香,把舌头的味蕾通通激发出来。后来我们引进了这道菜,但根据当地人喜欢吃醋的习惯,加重了酸味,吃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但并不是所有的菜都能得到顾客的喜爱,有时候也会发生退菜的情况。
顾客觉得我们的菜口味不太符合他们的期望,就会退回来。菜品重做,我们也会被罚。
一旦发生退菜,一道菜多少钱,我们都要原价赔偿。
我们都是在饭店工作十几年的老员工了,老板也非常信任我们,知道我们的厨艺水平。本着顾客至上的原则,我们会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修改,直到他们满意为止。
如果菜品本身没有问题,但顾客存心找茬,我们就会拒绝退菜的要求。这种事情虽然让人有点不快,但也实属正常,以平常心对待即可。
有朋友问过我,是不是在饭店不要轻易退菜,因为有些厨师会心生不满,做一些使坏的动作,比如往里吐口水。这有些夸张了,我工作18年了,还没看过真有这样的厨师,只要不是故意找茬,确实是菜品的问题,厨师也会尽量改正。但是如果你是故意找茬,那就另说了,毕竟现在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们只能保证自己不会干出格的事情,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
记得我看过孙红雷演过的《好先生》,在剧中他是一个做西餐的厨师。江疏影饰演的客人就故意找茬,退牛排,在退到第3次的时候,孙红雷就拿着刀叉去和她理论去了。这虽然是电视剧,但还是说在饭店不要故意找茬,因为可能吃亏的是你自己,你还被蒙在鼓里。
只会做菜的厨师肯定不是一位合格的厨师,除了烹饪,我们还要学习一项重要的技术――雕花。雕花可以把平平无奇的食材,变成你想要的可爱模样。不仅能提高菜品的观赏性,还能激发食欲。这极大地考验厨师的刀功和心性,角度和力度都会影响最后的成品。
每年四月我们这里会举行盛大的美食节,各大饭店都会来这里参赛,雕花自然就成为了美食节的一大看点。举办美食节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为了拿出像样的参赛作品,我们往往要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构思、布局、图案,都要经过考虑。白天正常上班,晚上下班了之后还要加班雕刻,忙得晕头转向的。
不过当我们的作品在美食节上亮相,观众纷纷鼓掌叫好的时候,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 每天几乎12个小时的工作,月入4000多,还没保险,所以奉劝各位在能学习的时候还是吃学习的苦
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收入也逐年上涨,涨到了现在的4k+,也从原来的孤身一人变成了三个人。虽然没有企业单位的五险一金,但是节假日老板都会发一些礼品,过年也会给我们发红包,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每天朝九晚九的体力劳动,让我的身体也有些吃不消。工作的时候,要一直站着,有时候要站几个小时,腿有时候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订席的人多的话,就要提前切菜,有时候将近一百桌,切的手腕都是疼的。厨师长脾气也不是很好,经常会被训斥。
每当压力太大的时候,也会想如果之前好好学习就好了,吃不了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虽然每一个人都有压力,但是学历毕竟是一道有形的门槛,跨过去的和一直在门外这边的,选择权始终是不一样的,所以时常也会懊悔,但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往前奔,努力生活吧。
外卖平台和快餐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线上点餐,对饭店的营业收入也产生了一定冲击。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和要求都在提高。厨师这行最怕的,一个是懒,一个就是满足于现状固步自封。
无论做哪个行业,都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我平时没事的时候,会经常刷一些关于做菜和美食的短视频,然后自己去尝试、研究,发现有的菜做出来味道还是不错的,也会给厨师长分享好的菜谱。
三毛说: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我很庆幸,在饭店这个地方,找到了自己的容身之所。这里的人虽然没有高学历,但是很朴实很可爱,每天说说笑笑,工作也没有那么枯燥了。那间小屋,既是我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的另一个家。
倘若有天真地离开,真的会十分不舍,舍不得这个我工作了将近二十年的地方。
* * *
一直以来,就有个想法,讲述身边普通人的职场、创业故事,他们可能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没有腰缠万贯,甚至还在努力为生活,为房子打拼,但是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故事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故事里一定有悲伤,有温度,有力量,有触动你的某些东西,小人物,也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