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经历,第三阶段,跌跌撞撞想办法。
2019年4月,在盲目相信了“无证股评人和专业分析师”的错误后,我终于意识到,炒股不能靠别人,必须靠自己。既然不懂,那就读书学习吧。
这个阶段开始,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几本书包括《艾略特波浪理论》、《应用艾略特波浪理论获利》、《布林线》、《从零开始学布林线指标》、《从零开始学KDJ指标》、《参透MACD指标》、0103010。
(注:不是推荐书,也不是贬低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不同的操作风格,但目前我对这类技术指标的了解还很少)
现在,当时虽然看了价值投资的书,还是看不懂。虽然我下定决心要学习,但一开始还是要自己试着犯错。我还不能借鉴别人的经验。摸索后碰壁只能回头。
先开个玩笑:
前两天说,在店里吃鸡翅的时候,我用电脑看股票。一个乞丐进来乞讨。我给了他一个鸡翅,继续看股票。乞丐吃鸡翅的时候没有离开。他也看着。他表示,“长期均线金叉,KDJ值底部反复钝化,MACD底部偏离底部,能量潮的号角扩大。这种趋势正在上升。”我惊讶地问:“你知道这个吗?”乞丐说:“不知道能不能有今天?”
估计老投资者可能听过这个笑话,也会微微一笑,但笑过之后,很多人还是会按照这些技术指标操作。而且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不再看这种技术指标,但我还是要经历学习和尝试再尝试的过程。
我是一个学习非常认真的人,尤其是对自己的方向。在这个阶段,我努力学习书籍。学习“实用波浪识别原理”,学习如何在“多时段分析”中识别“复杂调整形态”,将“艾略特波浪理论”与经典技术分析相结合,学习如何测量大浪或小波,如“平台形态对应锯齿形态”,尝试“价格预测与目标”,应用“斐波那契序列”。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疯狂地尝试着画波浪。我甚至从年线、季线、月线、周线、日线,甚至60分钟线、30分钟线,画出了几种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波浪趋势。结合MACD、KDJ、BOLL等指标尝试买卖,包括尝试价格上的“斐波那契数列”。
以下是我当时为民和股份画的不同时期的波浪图:
年线上的波浪:
季度波动线和斐波那契数列价格范围:
月线上的波型:
周围的波浪:
日本线上的海浪,我晕了:
比如上面不同时期的浪,最后晕了,不知道该买还是该卖。所以我尝试了不到两个月的波浪理论就放弃了。
至于MACD、KDJ、BOLL等指标,我终于想通了什么是“MACD顶偏、底偏,KDJ金叉是什么意思,BOLL上下等。”。说实话,我觉得我对这些指标的了解比以前多了很多,但具体应用还是杂乱无章,效果也不好。
(还是那句话,我个人现在不用这些指标,只是因为没用不代表我真的不能用。)
就在这时,我读的其他几本书给了我从理论到实践更具体的指导。如果我得到了最好的宝藏,我会立即开始模仿并在股市中尝试。
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讨论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