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机制的内涵
机制顾名思义就是机构(结构)之间的规则和制度,能够使机构之间的要素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协作和配合,从而达到统一的目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目标管理、资源管理和过程管理。
其中,目标管理是确保项目目标明确、清晰、可度量、可实现,并有一致的认识,可分解为范围(需求)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资源管理是确保项目有足够的资源支持目标的实现,分为成本管理、内外资源管理和采购管理。过程管理是为了实现目标(上限)和优化资源期望(下限)的项目过程管理,包括项目利益相关者管理、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
过程管理的核心是机制管理。通过机制建设、机制推进、机制运行,项目人员能够对项目目标、资源、进度、风险有一致的认识,同时能够高效协作,实现项目绩效。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构建适合项目的机制,可以大大增强项目团队的凝聚力,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协作效率,同时提高项目资源的利用率和各种资源的“性价比”。
2.项目机制需要项目经理主导,项目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因素不同,现有成熟经验几乎很难复用,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
3.项目机制是一种最佳实践,一种结合现状的定制化管理模式,可以将人、事、目标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保证各方稳定运行。项目经理有必要积极思考,率先探索,构建适合项目的管理机制,推动组织内部的运作。
项目机制的构建思路
知道了机制的必要性,而机制又是唯一的、复杂的、不可重用(复制)的,我们如何构建机制?给你几个想法。
1\.
关注需求。机制建设需要以“项目管理要求”为基础。如果有管理痛点,就会有需求,有了需求,就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里的需求不是项目本身的需求,而是与项目管理实现目标、留住资源相关的需求和痛点。
比如项目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问题和风险。如果一个项目经理进行粗放式管理(也就是根本不关心),没有规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来记录问题和风险,也没有规定处理问题和风险的流程。如果有人打电话发邮件,这样的项目就会一塌糊涂,无法实现目标,满意度差。
关注需求和痛点,深入研究项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缺少什么样的规则?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取得好成绩。
2\.
注意反馈。该机制的本质是为项目目标服务,项目目标之一是确保项目干系人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满意。因此,在构建机制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相关方的诉求,这有两个好处:一是机制充分吸收了相关方的意见并充分沟通,避免了理解不一致、不认同的风险;二是为后续机制的推进和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了大家真正按照机制的要求相互配合。
3\.
关注成本。机制的成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制的建设成本,为项目的成功而创造,单独属于项目的管理产品。因此,机制的构建、推进、运行和反馈,以及利用各种机制相互配合的过程,都需要适应,都需要因工作路径的改变而产生一定的成本,而这种成本必然存在,甚至是团队的一个机会
避免重复。虽然机构有一定的特殊性,是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的,但没有必要为了造轮子而造复制轮。在搭建机制之前,可以充分查阅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找出需要管理的项目在系统中的位置,定位可以参考的具体文件,如员工手册、项目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等。
然后和组织层面的项目经理,比如PMO充分沟通,咨询项目高级管理专家,看哪些机制可以直接使用,哪些类似的机制可以进行转化。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项目属于弱矩阵中的某个项目集或者某个职能部门,那么默认的项目就需要参考上面的机制,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个性化的管理。
必须构建的4个机制
为了使项目实现既定目标,有效利用资源,项目经理必须积极构建四种机制:组织机制、决策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
1.组织机制。组织机制描述了项目的组织结构,包括组织角色、核心角色、具体角色以及各种角色的责任边界。通过充分识别和展示,所有相关方可以准确地知道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他们需要完成的工作。组织机制是项目管理中每个人履行职责的基础,是工作分解结构之前的必要工作。
组织:承担统筹和全面管理的角色,跨所有子组统筹管理项目的目标、进度、问题和风险,同时承担项目中的决策工作。
核心角色:承担一定角色的关键人员和一号岗位,如项目一号岗位、产品一号岗位、研发一号岗位;d和业务1号职位,负责此类角色的整体规划、计划、管理和决策职能。
具体角色:承担
某类角色的具体人员,负责该类角色的具体工作执行和反馈,如研发、测试、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2.决策机制。决策机制规定了项目产生的诉求(方案、问题、风险)如何让各相关方达成一致的意见。具体的决策规则可以因项目而异,但必须遵循自上而下的项目管理制度,并且让大家达成共识。决策机制要明确决策的类型、决策规则、反馈方式及决策的时效性。
常见的决策机制有以下三种。
逐层升级决策:项目产生的问题、风险由具体人员进行记录并跟踪,先在相关小组内沟通确认,如无法达成共识,再上升到项目组织、职能组织及高层会议组织中。通过逐层升级,获取事物的最终判断。
专家表决决策:项目产生的待决事项,可以通过成立专家小组的方式,指定专家组长或者专家成员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决策,如项目验收、项目变更评审等。
第三方机构决策:项目的待决事项,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通过调查研究并给出专业报告,代表决策成果,如项目质量结果、项目审计结果等。
以上决策方式按需选取,需明确决策类型、规则、反馈方式及时效性。
3.过程管理机制。过程管理机制描述了项目团队成员如何互相协作,以及如何完成任务,即在什么时间点、用什么工具、完成什么要求的工作。
会议机制:项目有哪些会议,什么时间、什么方式开会,需要谁参会,会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信息同步机制:项目会定期输出哪些信息,通过什么方式同步给大家(即时通信工具、邮件、还是会议)。
项目作业:项目需要定期完成哪些输出物,有什么要求,什么时间点交给谁等。
这些都明确了,大家才能更好地配合,工作也会更高效。
4.奖惩机制。这是4个基础机制中最特别、最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机制。以上3个机制说的都是具体怎么去做,而这个机制则描述了遵守机制和不遵守机制带来的后果,这样才能让大家有更多的动力,同时也增加了“违规”的成本。
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有两种,一是跟目标挂钩,目标达成则完成相应的奖励,完不成则奖励打折或者取消;二是跟目标无关,按季度、年度发放一些奖励,激励大家不断进取。好的奖励是能促进激发自驱力的,在保障项目利益、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有时候也不能太抠门。
惩罚机制:基于奖励机制,如项目重要性特别强,同时试错成本非常高,那么需要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
话说回来,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适当为团队成员争取利益,也是项目成功的必备条件。
需要项目管理资料合集的同学可先关注然后私信我哦
#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