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萌芽》杂志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批批有文学梦想的青年作家从这里进入公众视野,其中包括韩寒和郭敬明
那一年,16岁的韩寒用60分钟写完了一篇《杯中窥人》,成为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两年后,18岁的郭靖崭露头角,在第三、四届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可悲的是,现在已经20年了。
如今,37岁的韩寒和36岁的景米国已经是“中年人”了,看着他们青春与痛苦的文学成长起来,80后也从愤怒的少年变成了父母。然而,郭敬明和韩寒的比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就像鸡蛋和西红柿是不是用糖炒的。哪一方可以决定你们能否成为朋友。
中年“老男孩”的没落与飞驰
3月6日,陈学冬成为李冰冰公司的签约艺人。消息一公布,除了粉丝们的集体呼吁,还有另一个声音让人觉得尴尬:
曾一手捧红陈学冬的郭敬明,去哪了?
没错,一向高调的京M国突然消失了。而且有媒体发现,很多公司,比如艾可文化、凌洋文化、第一代、双子座慧兰等。归小四所有均已注销。
虽然事后他自己也在微博回应,只是子公司合并,并没有死也没有退休(自嘲精神的封君给了个赞)。然而《爵迹》的“坏名声”,接连的投资失败,性骚扰和丑闻,再加上情场将领的离去,
曾经风光无限的郭敬明走入了“中年危机”。
那么,另一边呢?曾经辍学玩赛车的韩寒,才华横溢却又离经叛道,不仅成为《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年最卖座的“感伤票房”十亿导演,更成为千禧一代的“国民岳父”。
《飞驰人生》剧照
一个喊道:“我理解的生活是和我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一个说:“我对作品或文学的追求,没有其他作家的投入。小说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一半不是。我这里还有其他大部分东西,比如公司。"
可如今,那个喊着梦想比钱重要的韩寒,腰缠万贯;那个想要缔造商业王国的郭敬明,却千金散尽。
少年的幻想与奔腾
人生无常,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却无法改变原本的样子。虽然郭敬明和韩寒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我们依稀记得他们18岁时的样子和他们的“诗和远方”。
“我是一个在感到孤独时仰望天空的孩子。我看着大太阳、大月亮、酸痛的脖子和眼里的泪水。”
这是郭敬明最直白的自述。
一个孤独时喜欢仰望天空的孩子,多半是自卑的,不善于表达自己。于是,文字成了他与世界沟通的工具。郭敬明喜欢用大的比喻来表达微妙的小情绪。因此,你会经常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大悲、大喜、大起大落这样强烈的情感。
《小时代》《仰望天空的孩子》以45度视角呈现了一个脱离现实的资本家狗血青年;《爵迹》中,这个“孩子”用华丽的文字幻想了一个发生在奥丁大陆的神话故事。在《悲伤逆流成河》,我们看到了郭敬明对青春悲悯的另一种表达。
《小时代》剧照
或许连郭敬明本人都没意识到,他的作品中充斥着“抒情”与“资本”的冲突。
他用一种高度自恋的“自我”表达,勾勒出一个以“他”为中心的世界观。矛盾、拜金、偏见和欲望,京兆国的青年文学是一种萎缩的浪漫主义,也是一种对“资本奶酪”的仰望和窥探。
和郭敬明不同,韩寒其实不擅长编故事。
韩寒韩寒作品
中,我们很难看到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矫情的对白。主人公通常都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在没有目的的游荡,然后与自己对谈、与世界对谈,最后再用嘲讽的手法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一座城池》里,以为自己是逃犯的“我”和朋友“健叔”的逃亡之旅;《光荣日》中,七个大学毕业生效仿“竹林七贤”放逐自我的白日梦;《后会无期》里,东极岛长大的年轻人集体酝酿的公路冒险。
《乘风破浪》剧照
韩寒的文字里,没有对奢靡生活的崇拜。 梦想、热爱、兄弟、追求、荣誉,在一路奔腾的青春里不断地提问和找寻。
如果说郭敬明是在用文字告诉你——青春应该是坐在400平米的大house里裹着爱马仕的毯子喝咖啡,那么韩寒式青春就应该是——为了理想,乘风破浪。
一个导演梦
每个作家心里都有一个导演梦,韩寒和郭敬明也不例外。
2012年至今,郭敬明一共拍了六部电影。其中《小时代》系列连拍四部,豆瓣平均分4.6分。至于卡司阵容逆天的《爵迹》,在“真人CG奇幻特效”和“粉丝电影”双重保障下也没能突破4分大关。
那么,比郭敬明晚两年投身电影事业的韩寒呢?
2014年1月,韩寒通过自己的微博证实将自编自导处女座《后会无期》。同年7月,《后会无期》上映,豆瓣评分7.1分。2017年,《乘风破浪》上映且最终攻破10亿票房大关。今年年初,沈腾、黄景瑜主演的电影《飞驰人生》上映,30亿的票房也打破了韩寒作为导演的票房纪录。
如此看来,好像擅长在精神层面埋梗的韩寒赢了沉浸在物质世界的郭敬明。
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韩寒的厚积薄发得益于他“人到中年”后的醒悟和改变。一个喜欢通过博客抨击社会现实的“意见领袖”突然不骂了,开始学会卖情怀来收割大众的认知共鸣。
不管是《后会无期》里的“ 人生不到死,哪会有结局 ” ,还是《乘风破浪》里的“ 我欲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 ”,又或者是《飞驰人生》中“
我没有想赢,我只是不想输 ”,韩寒的每部电影都在情怀的夹击下让人有所思考。
《乘风破浪》海报
相比之下,曾经靠《小时代》垄断青春文学市场的郭敬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2013年,是国产青春片井喷元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多部疼痛青春片在大荧幕绽放异彩,观众集体陷入一场青春的回忆。
作为导演,郭敬明的片子可能不值一提。但是作为商人,他无疑是敏锐的。看到机会的他,召集在当时拥有强大粉丝号召力的杨幂、郭采洁、郭碧婷、陈学冬等明星,将《小时代》推上了18亿票房的黄金宝座。
《爵迹》剧照
尝到甜头的郭敬明,绝对想不到当他再用同样的路数打造自己第五部电影《爵迹》时,遭遇了滑铁卢(
不光是投资上的)。这部投资过亿,11位重量级明星加持的电影最终仅获得3.82亿票房,而《爵迹2》更是遥遥无期。
“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 这是小四在《爵迹》路演现场的肺腑之言,显然高开低走的郭敬明,对这场电影市场的重新洗牌毫无招架之力。
既生瑜何生亮
正如《后会无期》里的那句台词:人生不到死,哪会有结局。
2000年,韩寒凭借《三重门》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但谁也没想到,收到人生中第一桶金的他毅然决然的退学,更让人不理解的是,他还将所有稿费用来改装出一台属于自己的赛车。
这一切,都是因为韩寒的“赛车梦”。“我喜欢拉力赛就是因为少年梦想。看着那些拉力车手在山间树林里高速漂移,十多岁的我目瞪口呆。从那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和他们一样。”
从作家到赛车手再到导演的转变,整个过程对于韩寒来说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名,只是一段逐梦的旅程。
当然在很多人眼里,在“路上”的韩寒其实已经不再韩寒了。
但是,对于郭敬明来说,”成功“才是那个感到寂寞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加入作协、开办杂志、公司,投资电影,制造话题,用商人的眼光和嗅觉去窥探市场动机。
显然,他是成功过的。据《中国作家富豪榜单》显示,郭敬明曾三年荣登排行榜首位,成为最有钱的作家(之一)。不仅如此,郭敬明的投资眼光也相当准确。大到名人故居、小到江景豪宅,坐拥奢侈品无数。还觉得电影《小时代》中顾里的房子,就是导演郭敬明位于东方明珠对面的豪宅。
其实,写到最后海豹君并不想引起口水战(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韩寒和郭敬明到底谁更好,本是各花入个眼的事儿。
“人到中年”的郭敬明能否重回巅峰不重要,韩寒的“情怀梗”还能炒多久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道20年的他们,曾经代表了一个时代里最鲜明的两个“符号”,也曾陪你走过了一段最真(痛)的青春。
或许关于这两个人的PK还会继续,但是你的青春真的后会无期了。
图片来源:网络
监制| Teresa.Z
撰文| Mango
文字编辑| Ding
插画 | 噜噜
视觉 | 噜噜、Anita
海报时尚
说爱我,不如“星标”我
如何 星标海豹君 ▽
愿你青春的梦想都能实现
Pick海豹君 请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