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明
恒大的债务事件给很多人留下了房地产发展下滑趋势的心理阴影。事实上,自2019年初以来,影响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土地出让率出现了负增长。经过20多年的爆发式增长,国内房地产行业终于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这是市场调节机制的规律使然。
在下一个时代,高标准和高质量将是房地产公司获得新生存的本质。
房地产行业走势温和,建筑行业势必受到影响。那么,建筑业会像房地产一样进入稳定期吗?答案是,无论建筑业如何发展,它永远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建筑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对国民经济仍有很大影响。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规范建筑行业市场和管理的动作也很多,但行业之大,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改进需要时间。
近年来,影响建筑业发展的资质改革备受业界关注。
-1-
建筑业资质改革
建筑业企业资质改革之风吹了近两年,尘埃尚未落定。
自2021年7月1日起,许多省份暂停了建筑企业的资质申请,只是因为改革正在进行中。2022年底,这项改革将尘埃落定。
你听到最多的是以下内容:
(1)资格申请不再采用审批制,改为告知承诺制。
(2)施工资质等级不再是一级、二级、三级,而是甲级、乙级
(3)许多资格被合并到同一类别中。
(4)劳动资格调整为专业操作资格,审批制改为告知备案制。
什么是“告知承诺制”呢?
告知制是指行政机关允许企业申办时,不再自行审批,而是由申办企业一次性书面告知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义务或证明条件,并作出书面承诺,即已符合这些条件、标准和要求, 且同时愿意承担虚假承诺的法律责任,因此行政机关不再索要证明而直接办理相应资质。
简单来说就是:你申请企业资质,你书面承诺你已经符合这样的资质条件,签字质押,主管部门会给你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书!
有些人很兴奋,觉得获得资格这么容易!但是不要太高兴。承诺制实施后,资质核查将更加严格。新资质三个月内,主管部门会上门检查你当初承诺的内容。如有不符合标准的,将处以罚款、限期整改、吊销证书等严厉处罚。
“以告知承诺制代替证书是继续推进‘减证便民’和‘证照分离’改革的必要条件。这样既能利企利民,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诚信社会建设。这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既打破了僵局,又有利于长远。”
什么是“告知备案制”呢?
目前,建筑工人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技能素质低,合法权益缺乏有效保障。因此,在劳务资质改革中,取消建筑劳务资质审批,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实行通知备案制。
与承诺制类似,备案制也取消了审批流程,从而降低了资格的准入门槛,只要准备好相应的数据文件并提交主管部门备案即可
但是,没有一等、二等、三等。改为甲级、乙级,施工总承包顺序共有13类,分别是: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
化工、市政公用、通信工程、机电工程、民航工程。
(3)将原有的几十项专业承包资质整合为18类。
专业承包资质为:基础工程、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预拌混凝土、建筑机电工程、消防设施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模板脚手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古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电气化工程、港航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输变电工程、核工程、通用工程。
(4)将劳务企业资质变更为专业作业资质。
专业建筑企业可根据建筑工人获得的技能工种类别自主选择不超过2个专业工种。木工、石工、抹灰、制石、油漆和混凝土。
、钢筋、焊接、水暖电安装、钣金、架线等11 个专业作业。
-3-
中小建筑企业的未来
文章开始讲到,房地产的发展趋于缓和,是否意味着建筑业同样趋于缓和?这似乎很有道理,可是,建筑业的范围可以延伸到基建、甚至是港口航道等诸多方面,只要是与工程建设相关,都可以归纳到建筑业的范畴。
当下,“根据我们的政策,新老基建共同发力,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等。”
这些都给建筑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建筑业仍有增长空间。
面对宽阔的市场,面对行业的规范化调整,面对大企业的强竞争力,那么,中小建筑企业应如何面对未来?
(1)选择抱大腿模式。坚持做自己的传统业务,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与央企同行,与国企为伍,掌握中下游资源,成为央企国企的服务商。
(2)选择联合经营模式。与有相当能力的勘察、设计公司组建成更强大的联合体,联合经营,做广大业主的工程服务商。这其实是在做咨询管理,做总承包管理,是EPC,是迎合国际建设市场发展趋势的做法。
(3)选择垂直模式。坚持做业内的一个细分领域,做垂直化经营,比如说,专门做装饰装修;比如说,专门做建筑智能化;又比如说,专门做劳务输出。做且仅做一门,深耕其中,垂直化精细化,做到极致,做出门槛,做成行业内的NO.
1,那么,你就拥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4)选择“建设+”模式。比如建设+互联网,建设+金融,建设+投资等。特别是建设+互联网,这一条也实际上是互联网+建设!采用互联网来改造建设公司的经营,玩出新的花样。
除此之外,碳中和、钢结构、绿色建筑、装配式都是在崛起中的大机遇。
现如今的BIM、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已经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了,它们将为传统建筑行业带来巨大变化。
希望以上观点,能给建筑业企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 *
职场:如何度过7天考察期
建设领域的风云人物严介和,意欲打造庄严智库文化新高地
世界五百强的由来,国内建筑公司百强是怎么评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