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协同集成的思想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设的思想高度融合,特别是在EPC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的作用和优势更加凸显.
根据目前BIM技术的发展现状和优势,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系统性特点,分析了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设全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应用BIM技术和BIM-
ERP管理信息化应用,深入探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推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1、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优势
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建筑、结构、机电、装饰等学科串联起来,形成BIM集成设计,加强学科间的协作,减少“错、漏、碰、准”带来的设计变更,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同时,在EPC总承包模式下,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EPC项目团队的协同管理能力,实现智能化施工。
2、BIM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装配一体化”的实现,要求在设计、生产、装配过程中应用BIM信息技术。通过应用BIM集成设计技术、BIM工厂生产技术、BIM现场装配技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生成设计、生产、装配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实现协同效应。
BIM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BIM集成设计中,建筑、结构、机电、装饰专业按照统一的基点、轴网、坐标系、单位、命名规则、深度、时间节点,在基于平台的设计软件中搭建模型。同时,各专业还可以从建筑标准化、系列化构件族库、零件库中选择零部件等匹配模块进行建模,提高建模的标准化程度和效率。此外,各专业需要配合自己的设计流程,通过协同工作丰富BIM模型信息,最终形成整合各专业设计信息的综合设计模型。
BIM技术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
工厂的生产环节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一个独特的环节,也是构件从设计信息转变为实体的阶段。为实现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集信息处理(CAM)和MES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化自动处理技术,可将BIM设计信息直接导入工厂中控系统,转化为机械设备可读的生产数据信息。通过工厂中央控制系统,将BIM模型中的构件信息直接传输到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精密加工,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精度。工厂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结合RFID、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调度、物料采购、模具加工、生产控制、零部件质量、库存、运输等信息管理。
BIM工厂生产技术
BIM技术在现场装配中的应用
装配阶段是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从无到有构建实体的过程。EPC项目总承包模式下,基于BIM共享协作的核心价值观,以进度为主线,以BIM模型为载体,实现现场装配信息的共享和集成。通过设计信息和工厂生产信息,实现项目进度、施工方案、质量和安全的数字化、精细化和可视化管理。
3、BIM - ERP信息化管理应用
装配式建筑BIM信息管理是以建筑信息模型作为项目的信息源。结合企业级ERP资源配置计划,以云技术、RFID、移动终端技术等物联网技术为信息采集和应用手段,服务于一体化全流程管理
EPC模式下的BIM信息管理涉及工程项目相关专业、相关环节、相关业务的信息应用。需要完整的BIM模型信息和与工程建设相关的业务信息作为基础数据支撑。
通过基于BIM的集成信息管理平台,EPC项目建设的集成管理可以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装配全过程的采购、成本、进度、合同、材料、质量、安全等信息管理,最终实现项目资源全过程的有效配置。
BIM技术协同集成的思想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设的思想高度融合,特别是在EPC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的作用和优势更加凸显。结合BIM技术的发展和装配式建筑的系统性特点,利用BIM等信息技术突破各环节、各专业、各参与方的信息壁垒,推动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和推进,实现我国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