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宝宝两岁了。最近因为一些原因,白天上班时间照顾不了。附近有推荐的托儿所机构吗?”前几天,一位年轻妈妈在社交平台上问。近年来,“3岁以下儿童托育机构在哪里找”成为众多育儿群体热议的话题。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的读者李女士说,她的孩子一岁多了,因为父母还在上班,没有人帮忙照顾宝宝,几个保姆也不满意,想找个合适的托育机构,但是各种问题都有。“我总是感到不安,所以我必须咬紧牙关,坚持照顾好自己”。
北京读者孙先生,两个孩子的父亲,也面临着同样的烦恼。第二个孩子出生时,孙先生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有精力帮忙照顾孩子。“我们想找一家托儿机构,又花了几个月时间考察了多家托儿机构。要么条件不太好,要么价格太高,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孙老师说。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3至6岁幼儿园全纳教育状况良好,目前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适合3岁以下儿童的公立托育机构很少,3岁以下的托育服务实际上是由家庭自己解决。”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部)所长洪秀敏教授表示,市场调查发现,3岁以下儿童保育服务存在较大短缺,无法满足有3岁以下儿童家庭的实际需求。“没人照顾他们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生育意愿低的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与现金补贴、延长产假、育儿假等政策相比,育儿服务可以显著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从而产生更积极的促进生育效果,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家庭的生育选择产生更显著的积极影响。
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建设普惠性托幼机构的重要性,一些地方也在大力发展3岁以下普惠性托幼机构。目前,上海共有托幼机构1000多家,其中普惠性托幼机构600多家,基本覆盖全市所有街道和城镇。除了鼓励企业设立托幼机构,上海还要求新建、扩建幼儿园要设立3岁以下幼儿入托班。
京之音幼儿园是武汉市东西湖区第一所公办普惠性托育机构。据负责人介绍,目前幼儿园规划有80个名额,分为1-2岁“小名额”和2-3岁“大名额”两个层次。保育费每月2600元。“来咨询的家长很多,大部分都是双职工家庭,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很难照顾孩子。也有一些年轻父母认为,托育机构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社交能力,把孩子送到这里。”负责人说。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数”指标已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20项主要指标之一,将从2020年的1.8提高到2025年的4.5。这也意味着到2025年,3岁以下儿童数量将达到600万,还有400万的缺口。洪秀敏认为,可以通过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吸引和支持社会资金投资普惠优质的托幼机构,或者通过社区建立公共普惠托幼机构。
“我们的调查发现,家长对育儿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距离、价格和服务质量。其中,服务质量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洪秀敏建议,在市场监管和民政部门审批中增加托幼机构登记特殊类别,严格准入管理。同时,严格执行2019年修订的《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确保托幼机构设施建设规范化,监管和业务及时
洪秀敏提醒,要综合考虑家庭的多样化需求。“比如有的家庭希望托幼机构的价格能更优惠,有的则更关心机构的人员水平、课程内容质量等软硬件条件。根据不同家庭的育儿需求,托育机构要多元化,利用市场需求不断推动托育机构的发展和完善”。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