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朋友在种植各种农作物的时候,尤其是种植各种果蔬的时候,经常会在田间使用垄栽模式,但是有的是先垄栽再播种,有的是先垄栽再移栽苗。
相对来说,北方农业比华南农业更常见的是作物垄作模式,也可以在露地和温室中进行垄作。一般来说,除了玉米、小麦等不适合起垄的作物(钱多成本高)外,其他大部分作物如果蔬、有地下块茎的作物(如土豆、花生、萝卜等)。)而且根深蒂固的作物适合起垄。
与平栽法相比,作物起垄种植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独特优势的,在此农技小背篓也给大家总结为以下几点:
优点一:
改善土壤和土壤湿度。通过在田间培土种植,不仅可以将15-30cm地下耕层的土壤翻耕到行垄上,还可以实现深、浅层土壤的交替使用,增强土壤的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的疏松透气性,提高作物根部土壤的保温保水能力, 这有利于种子的快速萌发和出苗,以及作物的幼苗、苗壮、幼苗和根的发育。
优点二:
促进肥料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一方面,起垄种植方式大大增加了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显著提高了土壤的保温蓄热能力、保水保湿能力、透气能力、有益微生物繁殖能力。在这种条件下,施入土壤的肥料可以更快地分解转化,不仅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也有利于作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另一方面,作物根系主要生长在垄土上,所以我们在垄沟施肥时,有利于垄沟两侧的作物根系充分吸收养分。
优点三:
排水防涝,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方面,田埂种植的作物在雨季或遇到大雨时,可以起到更好的排水和排水作用,可以避免田间渍水和土壤湿度过大的问题,也可以减少作物被水浸泡和根腐死树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起垄过程中通过对耕层土壤15-30厘米范围内的深翻和轮作,病菌、虫卵、害虫等。隐藏在浅层土壤中的可以变成地面,通过暴晒、冬季冷冻、脱水风干等方式达到杀菌杀虫。而且田埂有利于土壤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流失,不易积水涝渍,可以有效减少霜冻等各种作物上高湿病虫害的发生。
优点四:
增加地面温度和光线。垄作作物三面受光,可使土壤温度提高2-3度左右,作物的日照量增加30%左右。与平地种植的作物相比,不仅有利于种子的早萌发、早出苗、早生长、早成熟,而且光照更充足,作物生长发育更旺盛。
对于田埂种植的好处,尤其是田埂种植结合地面地膜覆盖的方法,相信只要使用过这种方法的农民都非常了解,农业技术篮就不在这里给大家做更深入的介绍了。
那么本文的主要问题来了——起垄种植模式非常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增产增收,那么,
田间起垄时起多高的垄最合适?起垄是不是越高越好?起垄太高了和起垄太矮了对作物生长都有哪些坏处?
下面,农业技术小篮子将以垄作模式下最常用的蔬菜为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首先来说,
蔬菜垄作种植的垄高一般在25厘米左右,最小垄高不应小于15厘米,最大垄高不应超过30厘米。当然,这只是蔬菜种植的最佳垄高。如果种植果树等深根作物,那么垄高必须达到40厘米左右才算比较合适。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f897031f62914057aa094aab8b9284ea' />其次来说
,蔬菜起垄的高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增高或降低。一方面要看垄沟内流水是否流畅,如果垄沟内流水比较流畅且流水不会漫过垄顶,那么15-20公分的垄高也完全足够了,如果垄沟内流水很不流畅容易发生流水漫过垄顶的情况,那么25公分的垄高可能是不够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当适当把起垄的高度增加到30公分左右。另一方面,如果你家种植蔬菜的田地经常频繁下雨或地势比较低洼,为了预防田间积水、湿度过大,那么起垄时的高度就宜高不宜低,反之,如果你家种植蔬菜的地块多干旱天气或地势较高,为了预防蔬菜干旱缺水生长不良,那么起垄时就宜低不宜高。
再次来说
,蔬菜起垄的高度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合适的,如果起垄过低,我们在进行田间浇水时或遇到大雨时很容易造成水漫垄顶、垄顶土壤沉实板结而降低土壤的通透性,从而对蔬菜正常生长产生不利作用;反之,如果起垄过高,我们在田间浇水时就容易发生水分渗透不到垄顶、垄面干旱缺水的情况,这也是对蔬菜健康生长十分不利的。
最后农技小背篓再给大家补充一点:起垄种植的各类农作物(如蔬菜)怎么样浇水才算最合适?一般来说,起垄种植的作物在进行田间浇水时,要顺垄浇灌,浇水时以垄沟的水深达到垄高度的2/3处是最佳浇水量,浇水过多(作物积水烂根)或浇水过少(作物缺水受旱)都达不到最佳浇水效果。
当然了,如果大家有条件,全田采取喷灌、滴灌、膜下暗灌的浇水方法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