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项目管理建议,项目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和管理建议

  

  ——这是2021年好老师的第540篇文章——“双减”让老师和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学校,这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考验着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那么,教师有哪些方法可以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让看似“繁重”的工作保持有序呢?学校能为老师做些什么?教师应该如何自我调整?   

  

  来看看浙江杭州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田冰冰给出的建议。   

  

     

  

  全国各地学校都在积极响应和探索课后服务实行“双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教师的在校时间,考验着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   

  

  面对新的时间管理挑战,需要本着“先打破平衡再建立平衡”的原则,从“关注团队公共政策的调整”和“关注个人时间管理能力”两个维度入手,全力呵护教师的时间管理。   

  

     

  

  关注团队公共政策的调整。   

  

  针对“双减”带来的时间规划新问题,学校不妨尝试主动改变,帮助团队重新组织时间,积极调整学校课表、教师培训时间和会议时间,探索弹性工作制。不断理清公共时间秩序,发现新问题,微调迭代,做到最好。   

  

  教师培训时间的调整   

  

  教师学习节奏的错误设计   

  

  增加在线教学和研究时间。教研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也占用了教师很大一部分时间。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教研形式,增加线上教研时间,开设线上课、异步线上教研、基于AI分析的个人教研课程等。从而使教学和研究更加高效和智能。   

  

  教学和研究是在错误的高峰期进行的。学校各学科组都需要通过教研提高工作能力,打牢基础。学校教研部门要合理制定学期计划,建立学科教研错峰机制,提升校队时间利用率。   

  

  大规模教研统筹安排。大规模的教学和研究涉及广泛的资源,占用人力、财力和时间资源。学校大规模教研可以建立“时间预算”制度,并提前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安排的活动除外,尽量不要临时增加活动。   

  

  会议时间调整   

  

  降低实际业务安排的速度   

  

  能够在线通知不需要开会。新形式下,学校要善于使用新的沟通工具,对于可以网上通知的事情,不需要召开会议,提升上传发放效率。   

  

  每日会议不应超过30分钟。日常会议需要告知沟通的内容,开会前要提前整理安排好。会上只强调重点和要点,每次例会不超过30分钟。   

  

  多用途视频电话会议。除了必要的日常会议,使用视频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提供视觉帮助。这些看得见的对象,让个人更容易专注于会议的目的和总体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开支。   

  

  灵活调整工作   

  

  灵活规划课余工作节奏   

  

  每周偶尔休假一次。“双减”后,如何提升教师幸福感也是管理层重点关注的问题。学校可以积极探索实行弹性工作制,增加教师偶尔的短期休假。   

  

  假期提前半小时离开。假期是学生和老师期待的日子。为了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在重大节假日,除了部分有倒班任务的教师,其他教师可以提前30-60分钟下班,避免上下班高峰期回家路上的拥堵,提前享受假期带来的快乐。   

  

  加老师的命。“双减”后,教师更加“校本化”。那么学校需要更像家。春晖为教师打造“露天咖啡馆”和“教师生活吧”。下班后,我们邀请几个朋友来生活吧,边喝咖啡边聊天。短暂的停顿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明确班支合作比例   

  

  “双减”后,要更加重视传统思维中教师认为时间管理难的问题,积极打破僵局,引导教师团队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课,倡导与时俱进。   

  

  同时也要了解教师的新压力和新负担,做好团队建设和情绪管理。   

  

  改变工作惯性   

  

  减少冗余和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机械修正”的时间。随意布置作业严重消耗了老师和学生的总时间。作业要合理分层,安排准确,这样作业才能对学生发挥最大的作用。   

  

  减少“单兵作战”的时间。承担所有责任的惯性工作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领导团队,即使我们没有职位的权利,我们也应该互相帮助,成为一个项目团队的领导者。   

  

  减少“冗长的交流”时间。老师往往不在乎家校沟通和师生沟通的时间投入。要以沟通效率为首要考虑,根据具体情况先考虑,想出应对的思维方案。每次在交流中有意识地限制自己的时间,有时候掐重点的话总比千言万语不咸不淡要好。   

  

  减少“急于处理”的时间。统筹规划可以让我们改变固有的惯性思维,提高工作效率。事务越多,就越不会陷入事务堆。你应该花时间根据事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来分类。花在计划上   

上的每一分钟,都会让我们至少赢回十分钟。

  

提升工作效率

  

区分主次做好时间规划

  

碎片时间做计划总结。每天划拨5分钟时间专门做时间的自我管理。在班车上,思考当日教学管理中需要处理的工作。归家路上,简单回味当日工作闪光点,充分肯定自己的付出和收获。

  

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用四象限法则开展时间管理,留出时间来做不紧急但很重要的事情,这些常常和师生的共同发展密切相关。

  

集中处理事务性工作。教学工作中的事务性工作头绪繁多,尝试集中处理,既营建了专一工作的氛围,也有效减少了大脑工作频道切换浪费的时间。

  

重要事情的定期复盘。可以借鉴围棋复盘的机制,审视我们在时间管理上的迷失之处。总结时间利用上的经验教训,找到时间利用的发扬点和改善点,找到规律和经验,以期做得更好。

  

统筹团队资源

  

分层分类运筹协作资源

  

适合自己承担的事精细做。选择必须自己承担的事情要精细做,做稳做扎实,力求能在此类事务中让自己获得成长,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适合学生锻炼的事培训做。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带动班委团队共同做事,是带动学生团队成长的有效方式。但要在初期培训上不遗余力,投入更多的时间,实现做事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适合家长帮忙的事精选做。善于于借助家长的力量,精选可以和适合家长做的事情,让教师的精力花在更重要的地方。

  

适合同事协作的事联手做。时代的改变呼唤着我们联手经营。如联动同学科老师分头来准备学习资料,甚至请来不同学科的科任教师,共同担任项目学习的高参,实现跨学科联手经营。

  

巧用数字工具

  

积极迭代智慧管理时间

  

规划日常工作工具清单。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伴侣”,借助一些轻便得力的APP,帮助我们做好时间和事务工作的管理,也能轻轻松松把我们自己管起来。

  

善于迭代尝试新工具。APP的迭代和更替是常事,可以不断地去试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款,否则的话很容易出现另一种形式的混乱不堪。

  

说得千般好,实践就是难。

  

“双减”背景下教师新的工作时间表,更是给我们提出了时间管理的新命题。既要做好课程再发展的新规划,更应做好时间管理的新预案。

  

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教师的时间管理能力,既需要教育人的行动力,第一时间开启对工作模式的关照,同样也需要改变现状的定力和韧性。

  

让我们一起砥砺前行,做好时间管理的主人,去迎接“双减”背景下高效提质的新常态。

  

本文作者 |田冰冰(杭州市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全国知名班主任)

  

来源: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