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为什么今年生意不好做,明年投资创业新生意

  

  作者:袁来   

  

     

  

  前段时间,我走访了江苏的一些经销商。地处华东的江苏,经济活跃,也是新商业、新零售的风向标。   

  

  看这里经销商的变化,或许可以看出未来2-3年全国经销商的变化方向。   

  

  参观了一轮经销商,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80后、90后经销商正在快速崛起中,他们对经销商生意的理解,以及对市场快速的变化和响应,远超上一代的经销商。.   

  

  如今,随着新业务、新零售、新渠道的兴起,如果经销商依然用旧思想、旧方法做生意,显然生意已经无法持续。新一代经销商的崛起,借助新思维、新方法,将业务规模迅速扩大。   

  

  -01-   

  

  80后90后做生意的逻辑   

  

  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1\. 以后就让年轻的经销商上台来分享   

  

  每年年底,品牌主都会组织经销商分享会,在舞台上分享自己的经营经验。你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不同:   

  

  传统老一辈经销商上台分享,基本上讲的是市场问题,生意难做,紧接着就是要政策,要支持,希望品牌商们看到市场的不容易;   

  

  而新一代的经销商(主要以二代为主),讲的是如何看待市场,分析完市场后,我的营销策略该怎么做,明年是什么计划,怎么样提升销量。上台分享不谈政策支持,费用投放。   

  

  一位二代经销商朋友告诉我,品牌主也喜欢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上台分享,因为他们讲的是市场分析和市场玩法。   

  

  最后,当你把市场分析和市场运作完全告诉品牌的时候,你怕品牌不投资吗?   

  

  2\. 跟阿里、京东合作,看的不是赚多少钱   

  

  相信这两年很多经销商或多或少都拒绝了阿里零售渠道和JD.COM新渠道,野蛮人抢生意。当品牌要求当地经销商与平台合作时,也是各种推诿和不合作。   

  

  但对于80后、90后经销商来说,他们愿意积极拥抱。你可能会想,主动拥抱有什么用?从现在开始,不是没什么了吗?   

  

  的确,无论JD.COM还是阿里,从目前来看,快手渠道的变化还是非常有限的。与他们合作的年轻经销商在这一轮拥抱中并没有赚到更多的钱。   

  

  虽然我没有在附属平台赚更多的钱,但我的业务在合作过程中逐渐扩大。为什么,   

  

  因为他们在跟京东阿里合作中,学到了更为先进的生意管理方式,学到了数字经营分析的方法。   

  

  同时,在与JD.COM阿里的合作中,他们也进行了更多的接触。这些平台的从业者相对于过去合伙人“吃、喝、得”,更有原则、更专业、更市场化。   

  

  有了数据管理意识,有了更加规范的市场运作,有了平台从业者带来的最新新零售、新业务信息和资源,有了年轻经销商愿意拼搏学习的心态,业务增长是必然结果。   

  

  -02-   

  

  新VS老经销商生意的区别   

  

  关于60后和70后经销商群体,我们来回顾一下商业崛起背后的逻辑。通过对比80后和90后经销商群体,我们来看看区别在哪里。   

  

  过去谁做经销商的生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体制内供销,下海创业;第二类,开门市铺的店老板,逐步进化;第三类,厂家销售人员,带来资源。   

  

  当时物资匮乏,卖方市场,市场有红利,生意基本能上来。后来抓到一个好品牌,再加上勇于投资,基本上可以做大,成立一个贸易公司。   

  

  纵观跨时间周期,老一辈经销商崛起有两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第一,求大于供;第二,品牌红利。.   

  

  与年轻的经销商群体相比,这两点基本没有分红。当前买方市场,竞争激烈。如果你想做好,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做分销业务。   

  

  虽然配送业务的模式没有改变,但是货物搬运、货物进店、货物推荐、核心三件事彻底改变了经营方式。我总结了三个典型的年轻经销商的经营特点:   

  

  1\. “互联网型”   

  

  这类经销商对新业务、新零售有敏锐的嗅觉。当新事物出现时,他们会第一时间跟进,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拥抱。   

  

  在他们的理解中,只要有新的东西出现,是否可以暂时实现,是否可以盈利。   

  

  既然出现了,那背后一定有什么先进的东西。这也是很多年轻经销商想和阿里、JD.COM合作的原因。本质上,不是因为合作能赚到钱,而是合作能学到更为先进的经营方式。   

  

  2\. “数据型”   

  

  这些经销商大部分是二代经销商,接手又接手。   

前要是问父辈,一个月销售额多少,毛利多少,净利多少,覆盖多少网点,人均产出等数据,基本上一问三不知。接班后第一件事,便是上数字化的工具,经营数据透明。

  

每天日常的工作,除了前期走访一线市场,掌握市场情况,后期基本是盯着业务报表,通过数据找出问题,界定问题,解决问题。

  

下一步便是部门的划分,管理的规范,流程的制定,以及职能的分工。将日常的生意,变为标准化、流程化的生意。

  

3\. “合伙型”

  

这里的合伙型,不是指的合伙做生意,而是与团队“干在一起”。清楚知道90后员工,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对赌竞赛,熬夜奋战,共创方案。

  

当然,在分钱上,也毫不吝啬。数据透明开放,奖惩公开公平。因为有数据经营,所以敢于分钱,敢于合伙。

  

这些便是年轻经销商做生意的逻辑,从他们自身角度来看,做这门生意不怕输,也玩得起。相比老一代的经销商手握资源,手握资金,甚至有更多的经销商当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便没有拼搏奋斗的心态,对新生事物也没有探索之心。

  

很多所谓的“生意难做”,不是因为当下的生意真的难做,而是对比过去,抓到一个品牌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而言,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03-

  

老一代经销商该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一群新选手,老一代经销们该怎么办?我做了一个排序,供经销商们以参考和借鉴。

  

1\. 子女接班(玩生意)

  

2\. 赋能骨干(做生意)

  

3\. 跟紧品牌(学生意)

  

4\. 自身学习(保生意)

  

坦率地说,在新商业时代下,想要60后70后经销商群体们能够积极拥抱,刻苦学习,做出改变,是相当的困难。因此,面对新环境,如何将生意持续做大,我将第一个选项放在了子女接班上。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选择。有高学历背景,很多也是海外留学出身,对生意的理解,一点也不比老一代经销商差。

  

当然,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二代都不愿意接班,在他们的理解中,做商品代理的生意一点也不酷,起早贪黑,就是简单的商品搬运,赚进销差价。

  

显然,这是错误的认知,这也是父辈们的日常管理中给子女们造成了负面的印象。

  

改变他们的认知方法有很多,再不行最后一种方法:逼上梁山。

  

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一旦接班,建议老一代经销商们,当子女熟悉公司整体运作后,要鼓励他们多走出去,多出去看看,看看优秀的经销商是如何做的。

  

同时,主动让他们与当地的京东新通路、阿里零售通,以及各地新零售平台的从业者结交关系,听听他们是如何理解供应链经销生意的。

  

最后,当

  

确定生意主导权交由子女时,通过保底利润+充分授权的形式,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生意,不用过多干预。让他们去玩一把生意,还是交接之后,仍然带着脚镣脚铐上阵。

  

如果子女依旧不愿接班,或已经有了更好的职业或创业方向,退而求其次,将生意交由自己可信赖的核心骨干。将一手创办的生意,以及所积累的资源,作为平台,赋能给他们。

  

如何赋能?通过公开财务数据、薪酬绩效考核,将经营权交由骨干。把控财务指标,参与方向决策,其他交由骨干团队。这里的核心点是分钱和分权的问题。

  

但对经销商而言,本身整体的组织管理和制度流程,存在着漏洞,所以从目前经销商实现的情况来看,效果一般。

  

如果要走这条路,建议经销商核心做两件事: 第一,业务数据透明;第二,管理制度规范。做不到这两点,经销商就不要想着赋能骨干。

  

最后两个跟随品牌和自身学习,是最差的结果。

  

跟随品牌,依旧是沿着老路走,品牌做大,自己的生意也不会差。自身学习,主动走出去,多看多学,边做边改,以保住生意为主,积累财富,最后放弃生意。

  

以上便是近期走访经销商的一些心得体会。不管你信与不信,80后90后经销商群体正在快速崛起中,我也相信在这些年轻人的手中,商贸流通生意会在他们的手中,持续做强做大。

  

做强,不是局限在本县,本市,而是更大区域的市场,跨区域经销,规模性的供应链公司也将是确定性的事件。

  

做大,在过去可能将生意做到1亿、3亿,已经是商贸公司的上限,但是未来5个亿,10个亿的商贸公司生意,将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