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年
这个城市,从广州到上海,再到北京,在同一个城市经历了两次跨省搬迁和一次换房。从“动”字开始我就一直不知所措,现在舒服了,不慌不忙了。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经验踩了一些坑,学到了一些经验。
我的形象很简单,一个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群居动物,一个普通的租房者,房间里的物品都挺符合女生应该有的量,但并不夸张(至少化妆品真的不多),我也不是极简主义的生活践行者(因为还有一些收藏者),所以这篇文章的适用对象是大部分租房者。
我觉得“动”就是从开始准备到最后完成,就像打王者一样。1号塔和2号塔逐渐被攻陷,最后水晶前的火完全被点燃,胜利!
胜利
(说说你现在的情况:国庆假期我花了一天时间完成了房屋检查搬家整理。没想到忙完之后整个搬家的过程会这么快。)
拿下 1 塔――前期准备
搬到哪里去?
一般来说,无论是跨省搬迁还是同城搬迁,基本上都是先找到落脚点再开始准备搬迁。毕竟有了目标,就会有更多的方向性安排。
比如我之前去广州上海的时候,就用网上资源(豆瓣/zuber)找到了自己的房东和家里的合租室友。缺点是不能去现场看房,有些细节查不到。
网络住房平台
现在他们基本上是自由生活。虽然租金会贵一点,但会更省心。不用自己做宽带什么的,也可以直接在线保修(或者科控股公司)维修。
部分物品的取舍
最后,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会买一切新鲜有趣的东西。我不需要它。"一个新房间应该配一个新房间。"但是,当你搬家收拾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买来占地方的,基本上都是没用过的。
就像我之前买的:床上的小桌子/可以夹在床上的看平板神器,虽然可能花不了多少钱,但是用了之后感觉利用率不高,是不需要带走的东西,所以搬家的时候就放弃了。
不过,这种衣服和鞋子就可以了。一般一年周期内买的不会不喜欢,但如果开始不喜欢/突然觉得丑,可以放到闲鱼/
捐(捐的效率会更高,你需要估算一下备用鱼的时间成本)。
线上衣物捐赠平台,如飞蚁、白鲸等。可以在线提交,在家回收。这些平台也可以方便地在支付宝中用于“回收旧衣服”。
其他物品,如小桌子/灯/
一些盘子、筷子、厨具等。就像宜家的这张小桌子,如果是快递的话,打包箱子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还得考虑途中的颠簸。与其忍痛割爱,不如留给下一户或者送人。但是如果你搬到同一个城市,你还是会带着这个小东西。
现在放在床边继续用。
这种货物在运输中会增加额外的风险和困难。不如用物流省下来的钱买个新的,何乐而不为呢?
打包工具 方法
准备
打包纸箱
首先要搬家——淘宝可以搜索“打包纸箱”,会有各种尺寸/有无把手的纸箱等。
尺寸方面,我推荐“60x40x50”或者“50x50x50”的纸箱,适合个人移动。年纪大的不方便带,年纪小的随时可以找替代品。主要是携带方便,有没有拉手扣,有地方放总比一个不知道抓哪里的箱子好。
手扣和尺寸参考
建议3-4
一个。其中一个用来装鞋子,鞋子多的话可以用两个纸箱。尤其是篮球鞋和商务通勤鞋非常怕压力。我不能为了鞋子而扔掉鞋盒,只是为了在我移动时保护我的鞋子。因此,在这个时候,它们都被打包到合适的鞋盒中,然后穿插各种形状,以充分利用纸箱空间。把剩下的填上就行了。
你也可以拿出另一个来购买常规物品/收藏品,如书籍。需要注意的是,特别是书籍,怕水或者破了的部分,需要额外单独包装。
其次,小体积的纸箱,完全可以利用一些平时收完快递没扔的快递盒子,在确定搬家日期前,刻意收集一些形状完好 / 干净的。用来装一些桌子上的物品 /
厨房里的调味品 / 卫生间的洗浴用品等中小型零散类,相比一整个大纸箱,这种会更方便搬过去后快速分类物品。
分装说明书 / 各类袜子的箱子
需要注意的是,洗浴用品尤其是已经开封用过的,一定要在封口处用宽胶带做好严丝合缝的粘贴准备,防止流体的意外倾倒(胶带就很随意了,但是尽量用宽胶带,窄胶带用量很多还很费时间)。
其实我平时生活里,就会利用一些好看的包装盒来装一些我的床边小物件 /
首饰等等,搬家的时候,这种只要包装一下封个口,到了新家直接拿出来立刻用,节省时间还不凌乱。
一般这种可以合盖的 / 或者是一些零食带有分隔空间的包装盒,都可以利用起来。
日常用包装盒装一些小零碎
打包袋
袋子类准备
首先外购打包袋必备,一般用来装一些床上用品和不太重要的衣物(不怕压),所以一定要买防水材质的。
尺寸方面,购买 2-3 个图下这种 105 升 / 126 升即可,其中一个用来装床上用品。
尺寸参考
如果想要更精致地打包,可以再购置一些真空打包袋,对床品和衣服进行密闭封装后,再放入打包袋中,最大程度的利用打包袋「无形状包装」,可以塞更多东西。
真空袋压缩效果
同时这种拉链口的,不用太担心会散落。因为在物流打包时,师傅会专门在外边再套一层编织袋的,然后再用胶带固定。而且这种拉链款,对于后期我们拆开收拾也会更简单一点。
如果在打包后期有一些随身现在用着的物品,不想放进各种封口箱子等,你也可以放置在自己的包里 / 日常购物用来装衣服的手提袋等,
额外准备:防震泡沫垫
防震泡沫
防震泡沫垫的话,如果个人搬家,倒也没必要买那么大一卷,可以买这种方形的防震泡沫一打,然后塞在各个需要的角落,或者是套在外面。如果需要防震的物品很多且中型以上的偏多,那么可以考虑买一卷。
推荐用途:隔离厨房用品 / 洗浴用品、包裹书本 / 中型摆件等易碎品,或者在每个打包盒底层放置,做好充足的减震措施。
二塔快速进击――中期运输准备
跨省:德邦快递 3.60
跨省的话,推荐用物流。这个物流不是说毕业时学校楼下那种物流,哪个便宜用哪个。自己搬家的话,还是找点运输站点都比较多的牌子。
我跨省搬家一直用的是德邦物流。德邦有个专门运大件的业务 ------ 大件快递
3.60。具体的服务可以看下图的官网介绍,选择这个服务就是因为可以直接运送到家门,就很 nice。
直接运送到家门就很 nice
成本预估
参考距离:上海到山东 参考数量:三个纸箱(505050)+ 三个打包袋(105 升 * 3)全部装满 参考价格:430 元
额外注意事项
在叫师傅上门收件之前,提前电话沟通一下,大概描述一下你的物品数量(有几个箱子 /
几个袋子)这样师傅就会准备好车的空间,不至于来了以后一看东西太多而车子空间不允许,导致的时间耽搁。
同时也叫师傅准备好多个胶带,对于有多个打包袋的情况,让他用胶带将几个打包袋多绕几圈固定在一起,这样就会减少出现快件丢失的概率。
同城:货拉拉 / 自如搬家
同城的话就比较省心一点了,自己有车并可以搬运的话,当然可以自己搞定。对于租房一族而言,还是从网上找个搬家师傅来更划算一些(如果是这种个人租房,没必要叫搬家公司,我们只有运输的需求),推荐用「货拉拉」,比较实惠。
如果你是租的自如的房子,也可以直接在自如 APP 里用「自如搬家」的业务,不管是价格还是车型规模,跟货拉拉也差不多(我这次搬家就是体验的自如小面包车,20
公里花了 135 元,其中用了 20 元优惠券。师傅全程帮忙搬运的,都很放心)。
日常租房(合租)搬家的话,1~2 人一辆小面包车完全可以搞定。如果是整租的话,可以根据物品数量以及常住人口数,选择面包车 / 大一点的货车进行搬运。3
人以上就可以考虑中型面包车。
参考价格
成本预估
一般北上广的话,同城基本都是 100-200 间就差不多可以搞定。可以提前在软件上输入距离和部分需求进行金额的预估。
额外注意事项
不管住的地方有没有电梯,都要跟师傅提前沟通好搬运时能否上楼帮忙(搬走和搬入都需要),加多少钱可上楼搬运,除非你想借此锻炼身体,其他情况下真的建议能帮忙就帮忙吧。血的教训,太累了。
有钱人的选择:无需操心的一站式搬家服务
当然也有那种「一站式搬家服务」,会有专门的人来上门帮你收拾整理,然后按照日式风格分箱打包,后期再帮你布置还原。
之前在微博看钟文泽老师就使用的这种搬家方式,搬一趟人力花费大概是 3000-6000 之间。国外 YouTube
上也有类似服务的实拍视频,如果你是那种害怕整理和恐惧搬家的人儿,可以去油管上看一下。
亦凡微博截图
挺进高地――后期收拾整理
当你确定了「快递师傅会把行李送到家门」「搬家师傅帮你抬行李到家里」的话,后期收拾的过程你会轻松一些。
其实我个人而言,对于搬家前的整理,我会更头疼搬家后的整理。因为看到那满屋子的东西,我就觉得跟无底洞一样。
在真正撸起袖子开干前,我们需要先对自己的新住处有个大概规划,提前规划好各种物料的摆放布局。你可以根据之前的房间摆放去还原位置,也可以根据新环境重新布置。
我建议是每次都重新规划一次,就像重置新鲜感一样。有时候同一件物品,因为摆放角度不同,都会让你觉得耳目一新的波动。
关于家居收纳方法,可以参考
《麻理惠的整理魔法》。这本书中有对家居收纳提出的六大法则,以及针对多个场景「衣柜」「书架」「小物品」「厨房」「纪念品」进行的详细剖析(麻理惠本人看起来就很温柔
555)
节目截图
如果你不喜欢看长篇文字,奈飞上也有麻理惠的真人秀节目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类似于《粉雄救兵》(Queer
Eye)的展现方式,每一集都会去到一个家庭,帮助他们重塑和改变。这个会更有趣味性和实用性,B 站上也有搬运的
中字视频,看到下边大家的评论,觉得是一个看了不会后悔的节目。
B 站网友评论
水晶前的胜利――享受过程
像我们这种自己参与全部搬家过程的,虽然说有点费力,但是可以在收拾东西过程中,梳理物品的使用价值和使用频率,矫情一点还能回忆物品的来源(不管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但都是你经历过的)。当然,也有可能会在某个角落收获意外钱财。
我在这几次的搬家整理时,会慢慢发现自己的一些整理短板。我有很多物品都处于「存在好像也没什么用,丢了又觉得挺可惜的」状态,然后我的处理方法就是:全都留下来,早晚有一天会用到。
就像我们平时收藏网站 /
干货视频等等,马了就等于做了。放在收藏夹里,它就没有展示出来自己的使用价值,哪怕你不用但是你分享出去了,被有需要的人是用了,那么你就完成了对这个「物品」的使用价值传递。
所以当这个东西处于「存在好像没什么用,丢了又觉得可惜」时,要么自己用起来,要么分享给需要的人。
学会舍弃一些当下「不需要的物品」,才会有更多的空间去容纳真正让自己提高效率和幸福的东西。
搬家大概就是这样吧。
最近的猪窝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