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九月,到处都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从贵州省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的茅台高粱基地,到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高粱红遍地,诗酒洒满人间。
赤水河两岸,郁郁葱葱的群山高耸入云。蓝天白云下,在茅台、稀酒、葡萄酒的有机糯红高粱种植基地,赤红高粱籽粒热情似火,圆润明亮。
一粒种子到一滴好酒,从田野到美酒。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长征中,农民和产业工人的笑脸镌刻着美好的篇章。
酒与高粱,酒与贵州工业,酒与生活,都画了什么样的诗.
高粱红了,农户的脸上映满了笑靥
俗话说,粮食是酒的肉。
它是粮食酒的基础。高档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酿酒)和小麦(制曲),而低档白酒的主要原料是玉米。每隔一年的粮食用于酿造粮食,新的粮食需要储存一年以上才能用于生产。
白酒产业作为贵州的支柱产业,贡献了30%左右的工业增加值,是农民增收和就业的重要途径。
贵州珍酒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说,白酒的原料来自杂粮,“四斤粮一斤酒”。高档白酒用粮多,比例高。白酒行业可以提振粮食价格。比如贵州当地有机高粱的收购价格为4.5元/斤,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白酒行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了粮食储备。
据吴向东测算,未来500万吨中高档白酒将直接带来150万产业工人就业,加上上下游450万产业工人,可带动600万人就业。
据了解,2021年以来,镇酒带动遵义市各区县镇种植有机高粱13万亩。
目前,珍酒已开工4个项目,分别是汇川区狮子铺老厂酿造项目、赵家沟酿造区项目、白岩沟珍酒庄园酿造项目、茅台镇靳东酱酒园项目。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产葡萄酒10万吨,储酒50万吨,年产值525亿元。
镇酒扩满产能后,将强力推动当地有机高粱、小麦等农产品的采购。预计每年有机高粱采购将超过10亿元,小麦采购将超过5亿元。届时将新增就业岗位2.35万个,带动上下游产值1000亿元,帮助一大批技术骨干和产业工人就业,助力农民致富。
打造“白酒雁阵”,助力酱酒好时代
吴向东认为,酒不仅是物质商品,也是文化商品,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宴席。
最近,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白酒的集中度也在加速演变。以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著称的贵州白酒行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贵州白酒被视为重要支柱和特色优势产业,正全力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基地核心区和国家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建设“白酒严阵”计划。可见,镇酒等贵州实力雄厚的酱酒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酱酒热”的持续发酵,也给贵州白酒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
吴向东说:“白酒的发展是建立在白酒企业酿造更多优质基酒的前提下,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和技术的升级才能酿造出优质的白酒,这样白酒企业才能专注于质量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