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院子时,“海妈”邱亚民看到一块石头上孤零零地站着一只看门狗。她觉得自己此时就像这条狗。
今年8月,海马的花园再次被淹。农场地势低,周围的运河都被淹没了。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排水出口,她和丈夫开车绕着周围的村庄转。
花园被淹了
被淹的花园位于成都双流,名为“海蒂露露花园”,是海马送给两个女儿的礼物。作为一个43岁的母亲,她希望女儿能沉浸在花海中,随意成长。
在她看来,花,无论盛开还是凋谢,都是纯净自然的,没有滤镜的伪装。
不仅仅是洪水,搬迁,早起变得贪婪,控制害虫.这些都是海马的日常活动。但为了这个“花园梦”,她选择了烧桥。
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海马的“花园地图”也一步步扩大——从街上的小花店,到如今的花园店种植基地,成为了166万Tik Tok粉丝的“园丁”。
她越来越接近她勾勒的意境,只有她自己知道背后的艰辛。尽管如此,她仍然觉得一切都“值得”,因为她坚信:
“在花园的四季里,它充满了我们的生活。”
马海邱亚民
#我创业12年,搬家13次。
起初,海马的花园梦源于屋顶上的一个露台。一小块土地也可以成为郁郁葱葱的天堂。她从小就对花草感兴趣,下定决心以后要开自己的花店。
天台花园
开店创业是个难题。马海的父母是农民,他们没有多少积蓄。但在海马眼里,这算不了什么。
“没钱,那就赚!”
为了开店,海马和丈夫专门做别人懒得做的工作。凌晨三点,她挺着大肚子,在广场上放鲜花;第二天早上六点,我摸黑起床,去工地打零工。成都雨水很多,她经常被雨水淋湿。
就这样,靠着这点实力,她终于攒够了开店的钱。
2008年,成都人民南路海马第一家花店开业,店面只有13.6平方米。2009年,她搬到了三圣乡,那里有点偏僻。幸运的是,租金便宜。她只是租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商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在商店旁边,她特意在附近租了一块2000平方米的土地,以备将来使用。
妈妈和圆锥绣球白玉
没过多久,由于土地开发,海马的花店不得不拆除。
这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为了安心怀孕,海马搬到了商店旁边的这块租来的土地上。这也开启了海马近十年来的“搬家之旅”——园林规划的改变、到期未续租、治安因素的考量.12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海马一家搬了13次家。
大女儿出生后,她给心爱的女儿起了一个浪漫的名字——海蒂。虽然日子有些“漂泊”,但新生活的到来让她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园艺生涯。
“既然花店没了,我干脆建个花园,让我的娃娃在花园里长大。我们不需要客厅,花园就是客厅。”海马希望园艺能成为全家人的共同事业,全家人一起种花、卖花、生活.她想在海蒂成年后把花园作为成人礼送给她。
为此,海马特意以女儿的名字将花园命名为“海蒂的花园”。她甚至策划了女儿未来的婚礼,专门在花园里建了一个玫瑰园,种了绣球花。她觉得“这特别适合给女儿拍婚纱照。”
>三圣乡“海蒂的花园”(已拆除)↑
经过一系列筹备,“海蒂的花园”顺利落成。每一年冬天,海妈都会把所有挣的钱,用于花园的再次建设和翻新上。
随着海蒂一天天长大,她给女儿打造的“大玩具”也越来越多:生态水池、蔬菜花园、小木屋......一应俱全。
海蒂2岁时,妹妹噜噜出生了。她对妈妈说:“我们把花园的名字改了吧,加上妹妹的名字,就叫海蒂和噜噜的花园。”
海蒂和妹妹噜噜↑
不过这一次,一向疼爱女儿的海妈却没同意改名。她把“海蒂和噜噜的花园”这个名字,留给了她在成都双流筹划的第二个花园。“海蒂的花园”是海妈园艺梦想开始的地方,承载了无数家的回忆,所以她想把“海蒂的花园”这个名字,永久地留存下来。
但命运偏和她开个了玩笑。
前年冬天,全国整治大棚房,花市需要整体拆除。海蒂的花园也不例外。
花园被拆除的那一天,是海蒂心中最难以忘怀的痛苦记忆。一家四口曾经居住过的红砖房子,在挖掘机面前不堪一击,轰然崩塌。
海妈大病了一场。
她觉得,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被永久地抽离了。
# 为了女儿,按下“重启键”
在休养一年半后,海妈决定重新振作。她看到地里的野花野草,不顾一切,向死而生,她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再去舔舐伤口。
家人的支持,是海妈最大的支柱。最初开花店时,她没钱雇太多人。得知她的难处,两位老人二话不说,卖光了老家的猪和苞谷,直接来成都帮忙,一帮就是十几年。
“海外公”做小木屋,“海外婆”剪残花↑
在“海蒂的花园”被拆除后,丈夫撑起了新花园的筹备工作:办手续、招员工、谈合作、搞运营......这让海妈得以发挥专长,安心种花。
经过6个月的奔波劳碌,“海蒂和噜噜的花园”终于建成。这座全新的花园,占地3000平方米,分为十个主题小花园。走进院子,粉色的龙沙宝石爬满墙垛,紫色的蛇鞭菊与观赏草相伴挺立,在樱草、月白、橘红、绛紫等各色草木的映衬下,怡然自得。
双流“海蒂和噜噜的花园”↑
与其他花园不同,为了做品种测试,海妈坚持不打农药。年复一年,夏季暴雨、冬日霜冻,花园里的每一株植物,都完全暴露在恶劣环境中。
“我想测试植物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实践证明,植物有应变能力。”在海妈看来,虫子也是花园生态一份子,不可或缺。“我想送给女儿的,不是一座矫饰过的‘盆栽’;而是一个真实而纯粹的生态。”
为此,她把“海蒂的花园”里的生态水池,也复刻到新花园里。每到夏天,水池就成为整个花园的焦点,睡莲可以盛开四轮,荷花带着丝丝盛夏的气息,不断抽出新的花箭。水池不仅用作小动物的水源,也引来无数青蛙和蜻蜓。在这座花园里,万物共生,向上生长。
青蛙、蜻蜓、生态水池↑
# 在抖音,拥抱“花卉人生”
从偶尔有路人参观,到口耳相传,再到社交网站,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海蒂和噜噜的花园”红了,成为“网红打卡地”。
一次,在与来访者交流时,海妈发现,有一位岁数不小的阿姨,从隔壁省份赶来。这位阿姨平日里最爱种花,但“总是养不活”。偶然间,她听自己住在成都的朋友介绍起海妈的花园,便专程坐火车来成都,换乘大巴,辗转多次,就为了能亲眼看一看,顺带当面请教一番。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让海妈看到了新机会――为什么不把花园景色与植物养护方法放到网上,让更多人欣赏到花海之美、帮更多人种植花草?没准,还能顺带提升“创收”呢?
在向一位大学生参观者咨询后,海妈在抖音上开通了账号,名字就叫@海蒂的花园
,用镜头记录花园里的草木春秋,介绍花草种植的科普知识。在她心里,那个被拆掉的花园,那个她心底里最难以忘却的乐园,透过一方屏幕,得以重生。
种球如何过冬?月季如何爆盆?如何配置种花“神仙水”......海妈的内容选题,囊括各个品种的花卉植物,涵盖养护知识的方方面面。视频里的她,围着围裙,戴着套袖,捧着花盆,常常笑得一脸灿烂,就如同她背后的花朵。
“我试着去了解它们、理解他们,把它们想说的话说出来,帮它们呈现最美好的瞬间。”海妈希望,自己能做一名“植物的代言人”:“植物不能说话,但我可以。”
随着在抖音发布的内容越来越多,海妈发现,看了视频中的盆栽和绿植养护工具后,不少粉丝都产生了“买买买”的强烈需求。
为了方便大家购买,起初,她用商品橱窗加挂购物车的方式卖货。后来,为了更好把控品质,让粉丝们“买得放心”,海妈决定亲自“下场”,开自己的抖音小店。
除此之外,海妈做起“直播带货”来,也风生水起。在直播中,她主要介绍花园栽种、植物搭配及植物属性的各类知识;或是与大家分享花卉养护“私房”技巧,及花园里的点点滴滴。
直播不到两周,海妈带货就卖出十几万。
就这样,@海蒂的花园
越做越大,海妈的团队也拓展至100多人,并开始与优质厂商合作进行品牌推广。在她看来,好的产品,一定要与优质内容一起,为园艺服务、为美好生活服务。
为此,她建立起严格的品控标准:所有产品,都必须经过她本人长期测试,在自己花园或基地证实安全、有效、试用,才会建立合作。
月季花田、绣球花田↑
不过比起粉丝数与商业效益,最令海妈满意的,还是自己的抖音号,能切实帮助到广大园艺、花卉爱好者;甚至还让她的粉丝,成功“转化”为团队一员――周周是一位花卉爱好者,在关注
@海蒂的花园 后,她对月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加入到了海妈团队,负责直播业务。
海妈相信,美丽的花海,不应只存在于自己的花园里,而是透过千万块屏幕,走进千家万户的阳台里,让每个爱花的家庭,都能养好花。
海蒂5岁时,海妈问她:你长大后想干什么?海蒂说:
“我想让到处都开满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