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个月来,去过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北区一楼的人,看到那里开了一家新加坡文具品牌店,那里的上班族大多会去店里买一些皮革制品和定制笔记本。
这家新加坡文具品牌店名为“Bynd Artisan”(拜恩工场),吸引人的不仅是皮革、纸张等文具,还有现场制作的经验丰富的工匠。
工匠用自己的技艺成功地让人们记住了Bynd Artisan。
从工厂里的技术工到零售线上的手艺人
准确的说,Bynd Artisan其实是一家文具店、皮具店、工艺品店。创始人想创造的是将皮具与书籍联系起来,展示书籍的制作过程。
其创作理念是定制化服务和多元化选择。无论人们选择笔记本还是皮革制品,工匠都可以单独制作。可以说,品牌其实很大一部分卖的是传统工匠的技能和经验。
为了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工匠的绝技,创始人开启了“寻迹之旅”。从最初的召集到后来的培训,工厂里只“看东西”的技师,变成了今天无数吸粉的工匠。
让艺术家走到一起的是一对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或多或少都与书籍设计打过交道的夫妻。关贤(詹姆斯
全)从事商务礼品设计和供应20余年,与跨国公司谈合作、做OEM(曾薇薇)
Chan)是新加坡最古老的书籍装订公司的第三代经理。毕业后,他加入了家族企业管理。
也是家族企业让他们更容易找到有技能和经验的工匠。
有一次爷爷为国家捐躯。
1942年,曾薇薇的祖父陈坤
宋创办了一家小装帧作坊,五年后开了第一家店。从那以后,这家人一直从事书籍装订业务。1994年,曾薇薇加入家族企业,担任经理。
生意和生活一直在继续。直到2012年,夫妻俩又有了新的想法,创立了一家全新的文具皮具店,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这个想法实际上源于曾薇薇家族企业的转型。
虽然夫妻二人在之前的工作中面对的是不同领域的不同客户,但在做代工工作时都遇到了类似的麻烦。很多精美的礼物都没有自己的标志。不管多好的东西,人们都不知道这些礼物是谁做的。
一个机会扭转了这种局面。曾薇薇的家庭工厂决定从新加坡搬到马来西亚,所以许多有经验的工匠,作为新加坡人,不想离开家乡,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退休。就是这样一个机会,让Bynd
Artisan的雏形浮现在我们面前,不仅让人们认识了自己的手工品牌,也让有三四十年经验的工匠继续发扬传统手艺。
于是,2014年,Bynd Artisan第一家旗舰店隆重开业。
正是因为专业技术上的便利和优势,关伟先肯定会说:“我们根本不需要培养工匠的技能和技艺。他们都是有三四十年经验的技术工人,都是从工厂出来的,但现在来了零售店,工作环境变了。”
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客户,做一件事都很专注,现在关伟先和客户沟通,推广产品和服务,已经是不小的挑战了。他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在工厂里待了几十年的老技师们在外观和经验上的指导。
的确,从单个物体到多个物体的技术和工艺毋庸置疑,但与人打交道并不像与物体打交道那么简单直接。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要考虑人的感受和体验,更何况这些工匠大多都是半个世纪以上的老人。
“同样有经验的工匠,从原厂的技术工人,重新包装后推到零售的最前沿,让他们接触客户,这也是我们的卖点。人们可以在他们的帮助下当场缝制一件皮革制品或装订一个笔记本,”关伟贤解释道。
p>当然,对于这些资深工匠来说,这份新的工作也并非那么容易胜任,这其中需要接触到的收银和电子产品、英文交流上的语言障碍以及外形上的搭配,都可以预见到是个不小的挑战。
### 原材料的品质,是环保也是“良药”
除了手艺人的技术保证,关卫贤还很看重原材料的品质,无论是纸张还是皮革。
据了解,手艺人手中的纸张大多是荷兰进口,且只使用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的纸张,以便将环境的污染降至最小;皮革则是意大利进口材料,并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操作,以便达到最好的触感体验。
“我们虽然是一家本地品牌,但却很注重材料选择,因为优质材质本身就能克服很多问题,况且它们还是环保材质。”关卫贤解释道。
对于人们的体验,也是关卫贤看重的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皮革制品的制作,还是挑选自己喜欢的纸张刻上自己的名字,制作的整个过程不会超过15分钟。但在这一时间内,人们享受到的是观感和触感的美。
手艺人的当场定制和讲解,还时常伴有工作坊的互动,整个过程人们都看在眼里,关卫贤表示,“这就好比进了一家开放式餐馆,在点菜后便可以看到厨师是如何将这道菜从最原始的食材烹饪至美食的全过程。”
### 敢于网购的人,都是十分了解Bynd Artisan的
同其他品牌网站和实体店同步上线的做法不同,Bynd Artisan的网站是半年前才正式推出的。
据关卫贤介绍,他是有意不让人们在网站上进行订购的,“我更希望人们能进店来看看,接触一下优秀的手艺人。我们更多的是一个体验式的品牌,只有让人们真正摸到我们的东西,闻到我们的纸,看到我们的皮,才会发自内心的说‘这就是我喜欢的’,那个感觉很好。”
果不其然,网站推出后还是实体店的人比较多。因为线下会有经验丰富的手艺人提供很多建议,量身定做一些你需要的东西,包括每张纸、每个不同颜色的绣线,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而这些,是网络上无法直观体现的,在实体店能做到的东西,实际上可以克服一些网络的冲击。
对于那些敢在网络上挑选产品的人们来说,得足够有底气、足够熟悉和了解才行。
正是有了这些努力,Bynd
Artisan才能一步步成为新加坡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具品牌。于是,我们从这家店所具有的特色角度出发,看了看新加坡的文具品牌,同之前接触和了解过的其他品牌,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以及今后在中国市场到底有何计划?
### 比起东洋风的简单朴素,南洋风也有自己追求的多样化选择
可能对于中国文具爱好者来说,了解并接触最多的还是日本的文具品牌,国誉、百乐、三菱,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但对于新加坡的文具品牌来说,人们了解到的还是太少。
实属巧合,Bynd Artisan并没有受到日本文具品牌的影响,反而能带给人们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和欣赏。
关卫贤和曾薇薇原来在做代工工作时,它们的客户大多数是美国、欧洲的跨国公司或新加坡本地的大企业,关卫贤解释道,“对我们来说,日本的设计并没有占据上风,也没有对我们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影响。况且新加坡的这一代,本身受美国和欧洲的影响也比日本多,因此我们品牌没有太多东洋风的影子。”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的设计很优秀,新加坡人也很爱吃寿司,”关卫贤补充道。
正是没有这样的交集,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才有了更多的选择,无论是封面和纸张上样式、花纹、颜色的选择,都大大增加了我们的个性,真正拥有一本“万中之一的笔记本”。
### 当Bynd Artisan来到中国后
“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3个月的快闪店,实际上并不快闪,而是看重的店铺需要时间等待,”关卫贤表示。
就这样,这个新加坡的顶级文具品牌开始了它第一次中国之行。
来到中国后,Bynd
Artisan决定做出2种改变。一是针对中国人的书写习惯上,在笔记本的纸张上加入“方格”纸;二是针对中国市场成熟的电子支付,有意将零钱包进行适当调整和改造。
对于定制笔记本来说,空白、线条的纸张的确可以满足新加坡市场的需求,但要想更好的进入中国市场,方格纸肯定是少不了的。此外,线条纸张的粗细、间隔的大小、颜色的选择都是品牌需要认真考量的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在新加坡用来装铜币的零钱包很受欢迎,进入中国市场后,成熟的电子支付系统可能会让零钱包的销量大幅下降,但关卫贤表示,“同样的包,新加坡用来装铜币,拿到中国充当首饰盒,卖的还不错。”
同香港置地集团的合作,让Bynd Artisan能很快融入到中国的其他城市,但据关卫贤介绍,他想让品牌在中国走的更稳些。
“求精不求量,手工的东西马虎不得,太多、太快会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可以想见,上海作为打开中国市场的首家店,无论是从员工的培训、手艺人经验的传授还是扩张的制度,都会和新加坡有所区别。就连市场销售的产品类型,都有所不同,“我们的客户群体中有7成是女性,她们的年龄在18至58岁之间,通过3个月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分析,纸类产品销售量基本是新加坡的一半(15%),而皮革制品的销量很高,特别是手机皮套和包卖得很好。”
但是,中国市场的前景是否能和新加坡市场相提并论,抑或是赶超新加坡市场;以及同香港置地集团的合作模式,是否完全契合中国顾客对品牌的认识和追求;包括“皮革真的比纸张还受人们欢迎”在内的判断是否真实,没人能给予明确答复。唯一确定的是,这种触感极强的购物体验,以及在纯熟技艺的保证下,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让人们了解到亚洲的顶级文具制造品牌不止有东洋风,还有南洋风。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Instag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