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中国7家快递上市公司中有5家发布了2018年财务报告。除了直接运营的顺丰快递业绩不佳,净利润率下降4.6个点外,中通、大云、申通、百世等快递公司在营收、净利润、增速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中通。
看上表几家快递公司的营收、净利润和增长率。你发现了什么?有感情?
看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我靠,顺丰营收909.4亿元,净利45.6亿;中通营收176亿,净利43.9亿?两家营收相差近5倍,净利润竟然相差无几,.
开什么玩笑。根据这个营收和利润,我们算出顺丰的净利润率是5%,其实是可以接受的,也不差,再看看特许快递中通的净利润率高达24.9%,大云高达25.2%,申通高达12.1%,百世就算(习惯性战略亏损企业,不参与比较)。看这个利润率,大云和中通算是暴利,这样的数字在物流行业很难找到。
有人会说你不能这样算。顺丰快递是直营公司,那些公司是关联公司。每个人的统计口径都不一样。顺丰快递的数字包括所有网点的收入,而三同亿达的只是总部收入和利润,总部收入全网收入,总部利润全网利润。没错。在财务报告中,中通和大云的营收并不全是他们的营收,只是总部的营收,但这个利润也是总部的利润,所以这个利润率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这个计算是总部利润率,不是全网利润率。至于“三通一达”的全网收入,实际收入肯定比这个高很多。当然,全网的利润率可能没有这么高,因为下面很多加盟商可能没有这么高的利润,有的甚至在亏损。
我在艺鸥看过一篇文章。其中有一个计算特许快递公司利润率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它以2017年快递行业的总收入和快递量为基础,计算出2017年特许快递公司的平均单票收入为7.023元(这只是一个估计,包括EMS的不确定性、主要电商客户的低价等因素,有些可能无法实现)。我们可以计算2017年快递公司的全网收入和净利润,比如中通:2017年全网快递业务收入=62.2亿件(去年单量)7023=436.83亿元(由于单价因素,应该大于这个数字,不包括快递、商业、金融等生态圈的收入,也不包括其他收入);中通2017年净利润31.59亿元(不含快递),净利润率7.23%。
但是,利润率的计算方法似乎有问题。31.59元的净利润只是总部的净利润,不包括各加盟网点的利润,所以计算出的净利润率也不准确。所以我个人认为净利润率=总部净利润/总部收入的计算方法更准确。
那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利润率?让我们看看特许快递公司的几个收入组成部分。下表为大云运通2017年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构成。(2018年详细的财务报告指标还没有出来)。
收入项目 营业收入(元) 占营收比重
面单销售收入
中转费收入
物料销售收入
特许收入
快运收入
其他收入333,363,362.72 3.34%
以上来自韵达2017年年报
从2017年大云股份的报告中可以看出,特许快递公司的总部收入主要由中转费收入收入和面对面收入组成,占收入的91.4%。其中,中转收入是指接驳网点当天收取的快件将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时间段统一运送至大云货运指定始发中转中心,再由大云货运通过自营枢纽中转中心进行运输,快件中转费在快件服务完成时,即投递至发送中转网点时收取。大云货运有限公司
所以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按照特许快递企业的运营模式,只要业务量在,不管特许快递网点的表现如何,其实总部的收入是有保障的,而总部的运营成本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大的成本投入,总部的利润率会越来越高。
与总部的高利润率相比,似乎一些附属快递公司网点的日子并不是很好。随着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各种成本的上升,以及不同快递公司之间的低价竞争,以及总部的违约金代管等因素,很多快递网点陷入了增产不增产的怪圈,越来越累,但赚的钱却越来越少,总部与附属网点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加盟网点已经成为快递公司的总部,如何在快递公司获得高回报后,反馈加盟网点,实现共同繁荣,可能是加盟快递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
面单销售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