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跟随”,每天有2篇职场文章陪伴你成长。
image handler/b0df 1 f0c-fc0a-4a 1b-a71a-cc 0385 a7 be 43 /
# 02第二份工作:先定个小目标,攒够5万块钱。
准备充分,递交简历后不久就面试了上海的一家机构,在高中做地理老师,起薪4500元。
1977年10月10日,我在新工作开始前来到上海租房。最后,我租了一个小房子,里面有一个翻新的厨房,我可以在那里放下一张床,一个小衣柜和一张小桌子。房间里只有一扇面向天井的窗户,我能听到隔壁做饭、洗澡、聊天的声音。
令人高兴的是,月租在你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不是月光;从工作地点步行15分钟,节省交通和通勤时间;小区门口有超市和水果店,生活方便又方便。
每月1500元的房租,一人三间,加上一些生活用品,花费了我三分之一的积蓄。
这让我觉得赚钱存钱更迫切。
我定了一个小目标:做这份工作一年结束,能存5万元。
工作中,我努力尽快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知识框架。很快,周末的课都上满了之后,周一到周五晚上我也有学生,大部分学生成绩都不错。
在生活中,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紧迫感,我养成了省钱的诀窍:尽量在季末打折的时候买衣服,几乎能准确知道优衣库打折商标的最低价是什么颜色;沙县小吃也成了我的食堂。
但是我很清楚收入不理想的情况下,靠节流省下来的钱几乎是杯水车薪.
这个小目标没有实现。
# 03焦虑与突破:卖出更多时间
知乎关于如何省钱的帖子差点被我翻了。“90后现在有多少存款?”“如何一年存10万元”.这些帖子下面的帖子里很多人和我有着同样的焦虑和渴望。
感觉有了同伴,我也有了更大的危机感和焦虑感。
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在生活中挣扎,其中有很多年轻的成功者,当然也有年长的奋斗者。
我能在上海继续还是回家?
思想意识的觉醒和行动的迟缓带来的落差让人很痛苦.
体验帖很多人的分享规则是:
第一,先卖时间。当年轻人没有工作经验和过硬的技能时,只有时间仍然是宝贵的。出卖自己的时间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第一收入来源。这个时候,每次只有一次价。
第二,一次卖出高价,提高自己的fin能力
第三,一次卖几本,当你在你的领域有独特的个人风格时,尽量同时卖同样一本的“复利”。
比如我关注的在线课程丹尼尔:地理安迎老师,因为她庞大的知识储备,清晰的逻辑,幽默的教学风格,在网络上非常受欢迎,按时实现了复利。
虽然第二份工作比第一份工作更有机会卖时间,教学工作也越来越轻松,但是工资还是没有达到我的理想。
根据上海的高考政策,学生在高二参加地理高考,所以我的学生基本都是高二。然而,从小学到高中,外语等学科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多。同时,地理不是组织的主课,我也没有成为王牌老师。
p>这导致大部分老师薪资高涨的暑假,我的课时量依然不多,只有在模考前才会迎来课时高峰。
靠在机构卖时间,没有让我收获想象中的成功,营销自己还需要沉淀。
而让时间产生“复利”还是我不敢尝试但在向着其努力成长的领域。
曲线救国:只能先多卖时间。
# 04第三份工作:存款上27万+
前两份工作让我有了扎实的授课技巧和信心,我想,在营销自己成功之前能不能先找一份学校的工作,把现在的工作转成兼职呢?周一、周五在学校工作,周末去兼职,拉长工作时长。(当然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很迂回的路线。)
于是我在工作间隙翻阅招聘信息,18年8月底,我幸运地应聘上了一所私立高中,同时也和上一份工作签订了兼职协议。新工作提供宿舍,每月最低只需要付500,房租这一项可以省下不少开销。
从进学校到现在我一直在机构和学校的道路上奔波中,没有了空余时间去思考乱七八糟的事情,一门心思钻进了“挣钱”里。
这个时候我把学校的工资存下来,只花兼职的收入。
存款数字不知不觉变成了27万,喜欢的衣服、想吃的美食不用考虑价格都可以得到,自己反而欲望更少更清晰了,只买自己需要的。
既然钱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那么先搞钱。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
焦虑仍在,但金钱给我带来了底气。
想在上海长期发展的我想考公校,需要再去考个研究生,这也是我接下来的一个小目标。
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我有一些感想,分享给正处在迷茫期的同龄人,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打好经济基础 大学刚毕业存钱很重要
先去挣钱、存钱、再去花钱。
很多文章引导我们光存钱是没有出路的:花得多、挣得多,却没有告诉我们前后的因果关系。
如果我们刚毕业没有积累,社会上“花呗”“小额贷”又如此便捷,被消费陷阱煽动忙着“提升自己、投资自己”,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负债而更加焦虑。
先学会挣钱,知道了钱来得不容易,之后既不会好高骛远,花钱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摸索到了自己的能力摆在哪里。接着把辛苦挣到的每一笔钱花在刀刃上,这个时候再去进行质变“花得多、挣得多”。
如果我没有挣到第一笔启动资金盲目的来到上海,可能不到一年我就会被高房租、高物价劝退回老家。
二、对一份工作再怎么不满意都要尽量做满一年
为什么要设置一年时限?先尝试做、再试着完成、最后尝试做好。
刚工作有些人很幸运,能在恰当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大部分的我们可能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份“不合适”的工作。
这个时候给自己一个期限,弄清楚当下的工作中是什么让自己想离开:“挣钱少”还是“不开心”。同时在工作里找到自己的长处、尽快弥补缺点,这样才有资格跳槽。一年的工作时间也会给下任老板一种“可信感”。
过往的工作中各种状况各种辞职劝退,我都没有任性辞职。
第一份工作,与学生、家长打交道,教师兼后期销售的性质,为了让家长续费焦头烂额,照顾小学生时像个全职保姆。
我觉得难为情几度想马上辞职离开。但没有其他技能的自己咬牙坚持了一下,从讲话时害羞脸红到最后侃侃而谈。
即使这份工作我没有做到出彩,但从被动到主动,我基本能解决领导布置的各种任务;也让自己增加了换工作的信心。
如果盲目辞职,下份工作同样的情况我也会下意识逃避,如此反复陷入死循环。
三、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
刚毕业我把目标定得很高:想要月入几万、光鲜亮丽。
可现实中确是萌新一个、灰头土脸。
被现实打醒的我意识到一些热门专业可以起点高薪资高,普通如我拿到平均薪资已经很好了。
但做人还是要有梦想,先定个小目标。
在我的薪资基础上给自己一些压力踮踮脚就可以达到:毕业一年3万达成,第二年5万失败,再调整,想办法,到第四年存款到了27万。
因为 目标是合理的,追求起来就没有达不到时泄气要放弃或轻易达到时没奔头的想法 。
和很多大牛比我的经历可能不是那么绚烂多彩,但普通的我应该和普通的大多数一样有了小成果、小目标,少了为钱挣扎的痛苦,多了几分自信!
小时候以为27岁应该是年入百万足够有钱、潇洒自在足够有思想、云淡风轻足够强大的年纪。
毕业四年转眼27岁的我,没有如愿长大,存款27万没有年入百万,很多想法还是不成熟、很多时候也脆弱到暴哭,走过了很多曲折的路。但庆幸的是,自己一直在摸索着前进,逐渐强大、有思考,也就不怕走得慢些了。
去攒钱、去寻找更多挣钱的机会,从现在开始做好规划,我们共同进步!
> 关于作者:南孩子,成长中的自由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