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校园招聘需求近几年达到高峰。企业对青年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有些年轻人不想过早进入职场。为什么年轻求职者更倾向于“慢就业”和“深造”?考研还是工作,职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无忧未来首席人才官冯指出,95后、00后有了新的社会特征:看剧开放,追剧快一倍;喜欢打开盲盒,又惊又喜;外卖每天都有,在裸辞很常见.正是因为这种相对宽松独立的生活环境和注重自我感受的社会观念,以9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职场力量,在求职时更注重离家的距离、是否加班、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缺乏职业规划,不了解真实的求职情况,让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上摇摆不定,即使得到了工作机会,也不愿意加入工作。片面的薪酬认知让他们认为学历越高,获得的薪酬就越多。该行业知识的缺乏使他们更愿意从事其他低收入工作,而不是踏入工厂。事实上,大量制造业提供的长期培训项目对他们成长为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冯表示,职业规划应该尽早进行。学生从高中开始就要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专业的选择是制约其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一到大一,接触企业,了解职场。大二到大三,可以通过实习锁定企业。在大四毕业阶段,他们可以将规划转化为实践,顺利踏入理想的工作岗位。即使去读研深造,也要注意职业规划。读研是你自我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逃避现实的港湾。
一个人的职场竞争力应该从多个维度和层面来判断,学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都要根据个人定位和职业规划,选择更好的职业道路。(王旭)
来源:Dong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