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项目自评意见怎么写,项目管理自我评价怎么写

  

  杨光。北京12月4日消息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外汇局3日发布公告,就《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明确金融机构开展对客衍生品业务时,应只面向合格投资者,要求金融机构主要面向非个人投资者开展衍生品业务,禁止银行、保险机构通过柜台直接与个人客户进行衍生品交易。   

  

     

  

  (图片来自CFP)   

  

  近年来,随着我国衍生品市场的逐步发展,市场功能日益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但总体而言,制度规则有待完善,监管标准有待统一,金融机构专业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合格投资者管理有待加强,与衍生品交易相关的各类基础设施有待加强,金融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风险事件偶有发生。因此,四部门联合制定了《意见》,在集中整合现有监管规则的同时,进一步补充监管短板,强化机构内控管理要求,强化投资者保护,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意见》共十八篇,主要内容包括统一衍生品的定义和分类;以客户对客户衍生品业务为重点,加强投资者保护;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内控管理,夯实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微观基础;根据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做出监督分工和合作安排等。   

  

  《意见》很明显,衍生品是一种金融协议,其价值取决于利率、汇率、商品、股权、信用、贵金属等基础资产的价值变化。定义导数的四个基本特征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明确各参与方在特定交易场所交易的具有未来交割实物特征的延期交割合约,以及金融机构发行的不涉及标的物实际交割的入账贵金属、大宗商品、外汇等账户产品参照《意见》进行管理。   

  

  《意见》聚焦对客衍生品业务,加强投资者保护。明确金融机构开展对客衍生品业务时,应只面向合格投资者,进一步规范适当性评估、风险披露、销售管理、内部管理等相关要求。并鼓励他们根据有组织的市场规则进行交易结算,以防范风险。其中,特别注重对个人客户的保护,要求金融机构主要面向非个人投资者开展衍生品业务,禁止银行保险机构通过柜台直接与个人客户进行衍生品交易。其他金融机构为个人客户提供服务必须制定更加审慎的参与要求,相关的评估和销售要求也更加严格。   

  

  《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内控管理,夯实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微观基础。一是明确金融机构开展衍生品业务应遵循合规、匹配、审慎、透明的原则,确保衍生品业务与自身业务发展和管理能力相适应。二是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三道防线:业务、风险控制合规和审计。三是完善风险管理,确保衍生品业务融入市场、信贷、运营、流动性等综合风险管理,建立防范极端风险的应急预案。   

  

  《意见》要求金融机构在开展衍生品业务前履行必要的准入程序,进入相关市场进行衍生品交易时遵守相关市场管理规定,完善交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