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财商教育就是让孩子对金钱有一定的想法,比如学会存钱,或者更有效地分配金钱。
然而,读了拥有60万用户的私立商学院刘润写的《给孩子的商业启蒙》这本书——《Get》商业栏目经理,却让我深受打击。原来我对金融业务的理解如此狭隘。
这本书是基于刘润和他的儿子小米在上学路上的五分钟对话。我写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鸡蛋效应、第28定理、系统思维等等。
在这些故事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孩子金融业务不仅仅是告诉他如何用钱,更是告诉他与商业、生活相关的思维。
1、打破思维的窄门
在《给孩子的商业启蒙》中,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两个花园里,一个花园装满了钱,另一个花园是刚种下的果树。
果树生长需要时间,不能直接换钱,而弯腰就能捡钱。
如果要选择这两个果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个满是金钱的花园,毕竟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得到。
但深入思考之后,你会发现,这分明就是“授人以渔”或“授人以渔”的区别。
如果你选择一个满是钞票的花园,钞票会越来越少,而如果你选择一个满是苹果的花园,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总是会得到好处。
这时,你可能会说,我可以选择一个装满钱的花园,然后投资,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看,这种思维已经打破了思维的窄门。
世界上很少有独特的答案。很多时候,当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只是和概率做斗争。
比如我是想创业还是留在体制内当老师,没有人能确定什么样的选择是对的。这个时候,你要打破狭隘的思维之门,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轻松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2、反馈思维
当你想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他律来帮助你提升内驱力。
这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独自努力,我们很难坚持,但是当我们有互动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好地坚持。
比如七八年前,我想写小说,但是我认识的人没有一个写小说的,于是我自己找了一个写小说的平台。但是当时没有特别发达的社交媒体,所以我的小说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写了大概5万字,就停了下来,再也没有拿起来。
这是因为没有反馈,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应该坚持还是放弃。但我不知道是因为反馈。作者在《给孩子的商业启蒙》对儿子做的那件小事,我没有联系。
为了让小米坚持写作,作者给了他一个微信官方账号,让他可以得到大家的反馈,调整心态,增加写作热情。
在书中,这种形式被称为“增强电路”,这在商业中也非常重要。一个新的餐馆老板总是礼貌地问食客他们的味道如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因此,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就不要担心被别人知道,建立一个反馈回路,这样你就能表现得更好。
3、协作思维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只要他们想做点什么,一群人往往比一个人走得更远,比如刘邦和项羽。
项羽很厉害,但是他不懂得合作,看不到别人的才能,所以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跑去找刘邦。没什么本事的刘邦,最终赢得了国家,因为他懂得善用他人。
同样,商业也适用于此。
一个懂得把不同的人安排在不同的岗位上的人,一个能够看到对方的长处,懂得和别人合作的人,必然会比单一的人更优秀。
比如《星辰大海》年的简爱,简爱开始的并不早,梁冰还是她的师傅,但是简爱有合作的思维,她不仅帮助了梁冰,还帮助了很多人,这让她学习了更多人的特长,把他们融合在一起,让她的生意更强。
而身边的人更愿意帮助她。但是因为梁冰的脾气等原因,大家都避开了她。
只是时间问题。
我上面提到的三个想法并不全在这本书里,但它们足以让我惊讶。原来,金融智能可以这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