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时候,很多人很容易被一些创业鸡汤洗脑。他们认为,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创业就基本成功了。其实创业还是需要运气的。《字节跳动:从0到1的秘密》的内容虽然离我们基层创业还很远,但有些内容还是值得借鉴的。本文旨在梳理基层创业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本书是英国人马修布伦南写的字节跳动传记。虽然是外国人写的,但内容还是很友好,很容易理解。
从张一鸣大学生涯的开始,到字节成功出海,这本书贯穿了很多周边的故事,讲述了字节的公司从一个“私宅”到如何成长为互联网独角兽的故事。
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一鸣的大脑就像CPU,理性而有逻辑,甚至一个广告盈利模式都可以通过公式推导出来。他擅长的多通道测试也适用于字节的各个方面。不幸的是,在中国的环境中,资本对像张一鸣这样温和的企业家不感兴趣,也许是带着偏见。(中国人喜欢以貌取人)
字节跳动的成功不仅要归功于张一鸣,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归功于时机(运气)。比如微视1.0出来的时候,Tik Tok没有出现,但是微视2.0回来的时候,Tik Tok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短视频市场。用张一鸣的话说,Tik Tok来得正是时候。(微视出来手机流量很贵。)当然,如果一个公司的成功被视为运气,那是对创始人的不尊重。我们不能否认字节的成功是张一鸣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比如在酷讯接触搜索(为以后推荐算法做铺垫),去微软学习大公司的管理(为公司扁平化做准备),独立创业做99房(头条的原型机就来自这里),后来“内涵”、“搞笑方式”等app都准备测试自己的产品。此外,同期,字节挖出了百度的部分核心员工,为字节公司添加助燃剂。
成为字节跳动TMD的一员,对手的“神助”不可或缺,包括低估百度、腾讯、新浪等敌人,从百度输送人才,看不上腾讯的短视频,新浪合作(字节通过合作分析数据)。谁能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几年后就能成为互联网巨头,成功出海?
在“私宅”创业可耻吗?不丢人,很多公司都这样做过,比如阿里、36KR、字节等很多。
被别人看不起是可耻的吗?不丢人,很多大牌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马云、史玉柱、张一鸣。
坚持自己的信念,这可能就是草根创业的最终总结。
3354本文向那些为家庭奋斗的基层企业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