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直播创业短视频运营项目,叶老师聊直播创业

  

  “O2O在线至。   

  

  线下是指将线下商机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起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只要产业链能同时涉及线上和线下,一般都可以称之为O2O。   

  

  "。   

  

     

  

  叶眉是一个市值千亿的大市场,服务形式发展迅速。单就美发而言,经历了从早期的街边理发店到连锁美发店,再到高端美发和私人造型顾问的转变。同时美容、美体、美甲、睫毛等服务更加细分,衍生出按摩、保健等360度全方位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美业的竞争也从实体链竞争转向移动互联网上门O2O平台,从专业技能竞争和服务竞争转向模式竞争、平台竞争和资本竞争:谁能拥有用户,谁就有话语权。   

  

     

  

  美容行业的新模式层出不穷,一方面满足了用户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也将市场蛋糕做大。于是,吸引了各领域的精英加入到美容行业:要么经营实体,立志打造连锁品牌;或者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建立美国行业的O2O平台,通过引入投资者,进行多轮资本运作,卷起更多的资源、资金和人,让这个大市场更加欢腾热闹,充满无数的故事和梦想。   

  

  对于每一个在美国行业O2O行业的人来说,他们一定经历了两天的考验。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就像一个充满欲望却被ed困扰的中年人,来得快,退得也快。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天使创投支持的“火”,以及同类车型和用户麻木造成的“冰”,从而形成了不相容的排斥反应。那么,这首《火与冰》是怎么出现的呢?笔者对多年的行业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为同行们提供一顿大餐。   

  

  徜徉在天上的天使,总给人以无限可能的幸福之梦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团队来说,除了有明确的项目方向和核心团队外,最重要的是有丰厚的启动资金。尤其是在美国产业这个大市场,面对庞大的用户规模、分散的服务资源和多维度的推广成本,启动资金是否充足是项目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创业者们用一个又一个的PPT讲述未来的故事和梦想,吸引投资巨头将资金倾注到移动互联网美容行业平台,尤其是线上到线下,这一美容行业的代表,聚集了众多天使的目光。下图:   

  

  2012-2013年,天使投资方向主要是移动互联网美容产业社区,资本规模在200万左右。   

  

  到了2014年,随着O2O概念的升温,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行业的各种O2O平台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同业态的创始人更快、更高、更强地成就了巨头的梦想。有一点需要注意:天使轮的融资规模在500-1000万元左右,还没有达到海狸之家的2000万元。这为资金太少的平台,因资金不足提前面对寒冬铺平了道路。   

  

  因此,在这一年里,我们看到一批美国技术人员,在“解放工匠”口号的鼓舞下,纷纷加入美国产业的O2O平台,靠“自己”赚到了辛苦钱:他们拖着工具箱,在各个写字楼、社区、商业区之间跑来跑去,梦想着解放自己,成为老板。   

  

  于是,在这一年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用户被美国行业的免费或特价上门服务价格所吸引,一边体验上门app的APPlication操作,一边以便宜不占白的心态享受着“从天而降的福利”。无论如何,投资者应该为此买单,所以为什么不享受它呢——用户在梦想最现实的自我利益。   

  

  今年,美国行业的O2O行业真的很热。   

  

  堆积着寒冰的现实,不断上演悲凉彻骨的倒闭之景   

  

  2014年,天使投资的资金成为美国行业O2O产业快速发展的动力。   

  

  但各平台“内功”的培育明显不足:一方面资金规模有限,燃烧一段时间后,后续资金难以为继,随时会面临被甩的风险;另一方面,上门服务质量和服务流程缺乏必要的创新,用户无法体验到上门服务和店内服务的区别,影响了用户对上门平台的信心和热情;   

  

  最重要的是,当用户同时面对几个“免费或优惠”的平台选择时,忠诚度最低,所以对于每个平台来说,用户的留存率都很差,这也导致美国行业O2O平台的活跃度和交易订单量永远无法衡量。   

  

  金钱为王。想要生存,只能集资烧钱。如果你处理不好,你别无选择,只能退出。   

  

  所以在2015年初,随着美工O2O的倒闭潮,有媒体断言美工O2O在2015年很难获得投资!主要论点有:美国O2O行业起步太快,用户接受还需要很长的培育期,必然要通过大量烧钱来维持发展;但美国线上到线下同质化严重,平台之间的竞争演变成烧钱取悦用户的竞争。一些资金不足、投资者关系薄弱的平台只能撤退甚至倒闭。对于有风险投资、有背景、有气势、讲故事的平台来说,A轮、B轮甚至C轮的资本运作保证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为“看谁笑到最后”的持久战做好了准备。   

  

  但不得不说,2015年依然有不少天使飞进美妆行业平台,投资规模5。   

00-1000万,仅有一家待上线的新平台以美业社交为切入点,拿到了与河狸家的天使轮相同的2000万天使。

  

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寻找美业O2O的破冰之路

  

看了这个小标题,相信很多美业O2O会说:我们就是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将服务都送上门了,怎么还是激发不了用户活跃度呢?

  

从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的4C营销理论来看,目前美业上门O2O服务,是利用投资人的补贴所形成的成本优势(Cost),吸引用户(Consumer)进行低价尝试体验,感受上门服务的便利性(Convenience),并借助移动互联平台的即时沟通(Communication),方便用户查询、下单。

  

美业的行业本质,是以实现最优的服务质量、最佳的美丽效果,作为终极目标的。对于用户而言,美业上门O2O模式给他们最大的感受是:提高便利性,而在服务质量、美丽效果方面,则因为缺少必要的创新,而没有太大改善和提高。这是激发不了用户活跃度的根本原因。

  

叶子老师与若干顾客进行过深入互动,多数人表示:她们对上门服务的需求是有的,但并不是刚需!也就是说,她们依然会选择到门店接受服务。原因很简单:上门服务再怎样方便,服务的技术水平肯定未见提高,而且不会像在门店舒适、工具齐备;如果用户选择了上门O2O,单纯是为了满足便利性,势必会降低对服务质量、美丽效果的心理预期――这对爱美女士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可见,目前美业上门O2O模式与用户内心对美的期待,产生了天然的错位。那么,用户的需求,还有哪些是隐性的、未被发现的呢?笔者综合了若干顾客的反馈,提出几个方向性建议,供美业O2O从业者探讨。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美业O2O破冰之道:(针对用户需求)

  

1、规范上门服务流程。 可以参考海尔上门送货的服务模式,将每个上门环节进行标准化,并通过系统化培训,让技师熟知于心,提高用户对上门服务的心理预期。

  

2、推出上门服务的特别服务产品。

  

这种特别服务产品,应该在门店是体验不到的。目前多以买赠的形式、套餐的形式为主。而用户更希望在接受服务过程中,还能享受到其他增值服务。或许可以从各美业O2O平台间的异业合作出发(如买上门按摩,送上门美甲),增加用户消费回报。

  

3、推出个人定制服务,可促进形成长期粘度关系。

  

美业最终考究的是技师的技术、服务质量,而用户则希望获得更多“与众不同”,因此个人定制是每个用户心中的梦想,也是一种获得尊重的人性使然。但现有的私人定制,都还是基于用户选款、技师实现,并未按照“针对性设计、顾客确认、设计修改、技师实现”的流程进行,还不能算真正意义的私人定制(目前钻石行业所谓的私人定制,也仅仅是选款定制,并不是设计定制)。而个人定制服务,则需要对技师提出更高的艺术及设计要求,也将是高级技师与普通技师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4、提高技师的沟通能力,赢取用户长期合作关系。

  

美业技师普遍知识水平不高,因此和顾客之间难以形成长期互动关系。而那些口才好、善于沟通的技师,尽管服务稍微差点,依然能赢得顾客的心。因此,要想做好上门O2O,对技师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必需的,这将对HR的培训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

  

5、建立锁客机制,增强用户与平台的粘度。

  

锁客,是美业线下门店常用的一个词,即:留住顾客、锁定顾客。在线下门店,锁客的一个直接手段,是办理打折会员卡。而上门O2O多是以单笔订单为纽带,缺少必要的锁客环节,用户流失也是必然。如何在上门O2O进行锁客?笔者有些许思考,可在微信上进一步探讨。

  

6、增加用户间的群体互动环节。

  

美业上门O2O服务,往往是一对一的。而在技师沟通能力不足时,顾客是缺少与人交流的机会的。美业上门O2O如果能与线下场所合作,将所有老用户邀请过来,并通过他们邀约朋友共同来享受优惠,则可以进一步扩大用户量。

  

7、增加针对用户的知识培训环节。

  

用户往往都是相信权威的,因此组织用户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一方面提高她们对自身美丽护理的认识,另外也可增加她们对平台的信赖,同时也促进了用户之间对美的交流,借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平台。

  

以上几点,是叶子老师在现有O2O平台之上,所进行的服务延伸。归根结底,O2O是个用户消费平台,美业是个服务型行业,将消费+服务,才可以形成美业O2O的一条破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