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佛系青年辩论赛反方,大学生创业辩论赛反方三辩

  

  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前段时间看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时候,有一场辩论让我记忆深刻:“身边的同龄人都过得比你好,该不该玩命追?”   

  

  有辩手认为,是时候追来追去缓解焦虑了;追逐是一种姿态,你应该配得上你来到这个世界。   

  

  有辩手认为:人生只有一次追求,超出人生承受能力的努力叫折磨,用生命去赌的奋斗叫无知。   

  

  辩论是这样的。作为旁观者,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判断,你会觉得利弊都很合理。   

  

  面对这场争论,我心中也有一个问号。   

  

  直到读了李笑来的书《财富自由之路》,我才有了自己的答案。   

  

  就财富而言,中国最富有的比特币人李笑来老师比他周围的大多数人都过得好。   

  

  也许他也是很多人拼命追逐的对象,但我隐约听到他从书中告诉我们:不必追。.   

  

  为什么呢?   

  

     

  

  # 01.比较是让人迷失的陷阱。   

  

  曾经有一句话:当你感觉不幸福的时候,去看看那些更惨的人。   

  

  在感叹工资不够的时候,认为比同事工资高300元;当一个孩子的饮食习惯不好时,认为他比同龄人高一点。当你抱怨丈夫下班后不带孩子时,想想谁的丈夫每天不出门出差.   

  

  这种对比让我感觉好多了。   

  

  的确,很多人的幸福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但是,在你目前的情况下,有没有改变?   

  

  显然,你不开心的感觉总有一天会回来。   

  

  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到:   

  

  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性是永无止境的。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一个大坑。简单来说,比较是一个陷阱。   

  

  当我们跳进这个比较的陷阱,我们就会迷失自己。   

  

  冉高明在《奇葩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看到同龄人去看选秀,我就跑去参加男团。但是唱歌跳舞都不是拔尖的,为了在男团生存,他们不惜手里拿着火表演。   

  

  来到《奇葩说》的舞台上,看到同行甩了他很多,就尽量模仿别人的逻辑、语气、动作。没想到,我被骂过度模仿。   

  

  后来马东先生的一句话:“我在你的身上看到了很多人,但我没有看到你。”让他在拼命追别人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迷失了自我。   

  

  后来他开始寻找自己的风格,创作了很多讽刺性的歇后语,比如“屎壳郎喷香水——不值一闻”、“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等等,成为了大家最喜欢的歇后语小王子。   

  

  冉高明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   

  

     

  

  都说“模仿是成功的开始”。很多人从模仿别人开始,但是模仿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蔡康永对这场辩论的评论可以说一针见血:   

  

  “别人的善良会迫使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你肯定会知道,是的,我自卑,但自卑是我的燃料,它会让我学会别人如何能达到他的目标,我如何能达到我的目标。这叫做我自己。"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善良时,我们不会模仿和追逐,但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如何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否则,你就像两艘去不同目的地的船,却因为别人的船华丽而抛弃自己的船跟随别人,你的目的地永远无法到达。   

  

  比较是一个陷阱。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开始比较时,我们必须留下一只“上帝之眼”来审视自己,并问自己:我的目的地是哪里,当下的我该怎么做,才不会偏航。.   

  

  # 02.未来是我们的目的地。   

  

  我们常说,活在当下,只有在当下努力,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所以,当我看到李笑来对“活在未来”的看法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嗯?这是什么奇怪的观点?   

  

  然而,当我深入阅读时,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李笑来老师的《活在未来》,本质上,   

strong>是在“思维上活在未来”、“关注点放在未来”。

  

思维上活在未来

  

这让我想起,苏州有一家概念书店,名叫“猫的天空之城”,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寄给未来”。

  

店里有一面明信片墙,你可以在店里写好明信片,放在选定的日期格内,到那一天,店员会帮你寄出去。明信片可以写给自己的朋友,也可以写给自己。

  

那些写给自己的人,在心中描绘着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模样,就是李笑来老师所说的“思维上活在未来”。

  

只有当你设想过自己未来的样子,明晰你未来的目标,你当下的努力才是有效的。

  

不然,无论多么努力地“低头赶路”,都是自我感动;只有学会同时“抬头看路”,才能到达目的地。

  

读到这里,不妨拿出纸和笔,罗列一下: 活在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模样?想要活成未来的自己,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关注点放在未来

  

这里就涉及到两种人格:表现型人格和进取型人格。

  

这两个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

  

> 表现型人格更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只要有可能导致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差,他们就直接不去做了;而进取型人格或许也会在意别人的评价,但他们更在意自己是否能变得更好,他们会持续做下去,直到事情有所改善。

  

李笑来老师关于这两种人格,精辟地给出了评价: 表现型人格的物种,最在意自己当下的表现;进取型人格的物种,最在意自己未来的表现。

  

  

拿奇葩说辩题“身边的同龄人都过得比你好,该不该玩命追?”举例:

  

> 表现型人格看到别人都比自己过得好,自己表现得却不如意,就会自卑沮丧,甚至放弃;而进取型的人格,则会觉得,你只是现在比我过得好,我只要努力,未来肯定也会过得好的。

  

这个并不是鼓励做一个进取型的人,玩命追,而是要学习进取型的人,把眼光放在未来。

  

李笑来老师说, 我们要对自己的美好未来盲目相信,甚至是120%地相信。

  

这样即使被现实泼了20%的冷水,我们还是100%相信自己会有美好的未来。

  

一个相信自己有美好未来的人,即使不由自主与别人比较,发现自己不够OK,也会告诉自己: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即便要比较也应该比较未来,而不是当下。

  

所以,我非常认同“活在未来”的这个观点,也努力做一个“思维上活在未来”、“关注点放在未来”的人。

  

# 03.成长,是当下唯一的任务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说:“看到同龄人都过得比我们好,不与人比较,活在未来,这不是阿Q精神吗?”

  

的确,佛系和空想,并不能改变现状。

  

当看到同龄人都过得比我们好时,我们该做的是什么呢?

  

李笑来老师的答案是: 成长,才是当下唯一的任务。

  

成长这个词我们经常用,可是究竟什么是成长?把时间投资到哪里成长最快?成长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成长,就是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有软件和硬件之分,如果显示器分辨率不行了,我们就换分辨率,升级它的硬件;如果操作的时候频繁卡顿,我们就做一个新的系统,升级它的软件;我们不断地更换更高级的计算机,以满足我们的需要。

  

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分为硬件和软件。身体可以说是我们的硬件,那我们的软件呢?

  

就是我们大脑中的那些思维,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就是我们的认知范围。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 “认知是人之间的唯一壁垒。原来有大量的壁垒,比如血统、出身、城市、学历、官职、社会地位,但这个时代越来越只剩下一个壁垒,就是认知。所以我就干一件事,把成本用足,让大家的知识视野极速扩张。”

  

的确,如今这个时代消除了很多的壁垒,对大家来说更为公平。一个草根,也有机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而能不能站到金字塔的顶端,最大的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人的认知。

  

正如我们常听到的那句话, 一个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

  

。所以,要想和同龄人过得一样好,甚至超越同龄人,你必须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即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成长,最好的方式是学习

  

那么,如何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呢?

  

罗振宇用足成本,想要让大家的知识视野极速扩张,“干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他的团队出品了“得到”APP,这个平台可以让大家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获取知识。

  

由此,就可以看出: 学习,才是扩大我们知识视野,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最佳方式。

  

  

李笑来老师,也是一个热衷学习的人。

  

他的第一个微信订阅号的名称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座右铭也很多年未变: 终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他曾说,我们天天刷牙、洗脸、洗手、洗脚……却从来不洗脑,不给自己洗脑是最差的“个人卫生习惯”。

  

而最好的洗脑方式,是学习

  

当一个人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认知就会不断的升级升级再升级,成长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成长,会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复利效应,可以说是金融行业最重要的一个词汇。

  

比如我们的"定投计划",定期往账户存入一定本金,本金所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继续衍生收益,利滚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有可能获得巨额收益。

  

庆幸的是,复利效应,不仅适用于投资,还适用于个人成长。

  

当我们付出的努力还不够时,可能都是苦苦挣扎的状态;只有付出与收获相匹配,仍然坚持不断成长,超过某个点,你才可以享受到,成长带来的巨大收获。

  

所以当看到同龄人过得比自己好时,不妨想一想,别人经过了哪些成长与积累?自己又是为什么会没有别人过得好呢?

  

  

# 写在最后

  

我们常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想活成未来自己想要的样子,当下要做的不是与人比较,当下唯一的任务是,成长。 把当下作为新的起点,开始积累,着眼未来,活在未来。

  

这是我阅读李笑来老师《财富自由之路》的收获,也是我关于“ 身边的同龄人都过得比你好,该不该玩命追? ”这道辩题的答案。

  

> 作者:鱼妈向前冲,笑薇书评班学员;

  

> 编辑:一晴。

  

大家好,我是笑薇,南方姑娘远嫁西北,靠读书写作实现自由生活。曾在企业打过工,也在体制内试过水,当过北漂青年,如今小城安家,执着追梦。

  

从2020年年初开始,我致力于阅读推广,目前已影响近400名书友走上读书写作之路,其中有些已经成为了平台签约作者,有的已经写出了10万+爆文,还有些因为养成了读书写作和早起的习惯,走出了之前的焦虑迷茫,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规划与期望。

  

自从事阅读推广以来,收到了许多赞誉和好评,看到许多书友因读书带来了切实的改变,也更加激励我把阅读这件事继续推广开来。

  

2021年,如果你渴望有一个新的开始,把握好每一寸光阴,可以试着从读书开始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探索人生更多可能!

  

私信我:读书。一起因书结缘,因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