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设计师,独立设计师。近年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或者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正在慢慢转型为独立设计师和设计工作室。我觉得大部分原因是在建筑与设计融为一体的环境下,很难体现设计的价值,一味迁就建筑的利益,很难实现自己的设计梦想。
但是,我慢慢发现,纯设计之路并不容易。我们坚持收取适当的设计费,想满足优质客户,尊重设计客户。设计同行都知道,一件作品除了设计师的个人能力之外,还需要客户的配合,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效果图满了,落地很骨感。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作品的质量与客户资金的投入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很多独立设计师和设计工作室都觉得走不下去,尤其是我们这些不太知名的人。充其量,他们认为你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还不错。如果不能遇到优质客户,这个月会有几个客户,下个月就没有客户了。感觉赚不到什么钱,但又回到了老路。但今天的市场还能回到老路多久?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像我们这样不知名的设计师的未来。
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分享资源,合作,抱团取暖。
我和一些设计师朋友聊过这个问题,但他们都觉得很难,因为自古以来,学者之间总是互相看不起,设计师或多或少都很傲慢,没有人不服任何人。但我认为,正是因为困难,才有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做简单容易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可以一起深入合作。好的合作无非是找到一个好的模式,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平台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自己想要的。不然聚在一起就像共用一间办公室,这条路走不远。
我想到的是能否借鉴律师事务所的合伙制度。每个人都是股东。在早期,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作为共同创始人的股东,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并为重大决策投票。先搭建平台主框架,以后再招募合作伙伴。合伙人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联合创始人。不同档次的设计师可以为不同品质的客户服务。这种层级是基于设计者的年数,而表现就是评估。当然也要设计淘汰退出机制,避免有人觉得自己是公司股东。如前所述,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有相应的制度来管理。有些人会退出,有些人会加入。这些制度问题这里就不细说了,有些东西需要深入研究。
我想的是,这个平台的创建不仅可以集中大家的力量,扩大我们的影响力,设计品牌价值,但是一个人做不了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做不了一个品牌。我相信我们的平台一旦成熟,就可以提升每个设计师的价值,增加设计费,弥补自身的一些不足。后期长大后还可以涉及效果图、软装、设计师、朋友。我们都知道软装是一块肥肉。现在市场上很多知名设计师都在代理一些家具品牌和主材品牌,因为他们都知道光靠设计费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团队了。但是如果我们是一个独立的设计师,一个小工作室,没有强大的资源和团队,我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也就是一个不知道下一顿饭在哪里的小设计师。
而且,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实力,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玩,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这些只是我脑海中的一个粗略的想法。希望有兴趣和想法相同的设计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谈谈你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