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关注“新世界”,我们最终会改变潮流的方向。
俗语:
《北京女子图鉴》已经开播了,很多在大城市工作过或者正在努力的人都在谈论。
然后我找到了《北京女性图画书》的几个现实版:一些2008年来北京的女孩。
我和他们聊过:一个女孩把十年的生命献给北京,会得到什么?
答案是:没有人成为理想的自己。
她买了房子,喜欢她的男生嫁给了别人;
她来北京是为了她喜欢的女孩,但她差点嫁给了那个男孩。
她上学用的是当年买房子的40万,回来后房子涨到了320万。
……
——他们来北京为自己的欲望买单,却得不到满足。
但一路磕磕绊绊之后,他们都明白:人生,无论你怎么选择,都可能会后悔。所以没必要后悔。
我也想借这些故事,问你:你变成了你以为的自己吗?如果你正在努力工作,你还记得你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天吗?
看完之后记得点击原文,说说你在大城市的第一天。
在北方漂泊10年的姑娘们,现在的日子是怎样的?
自我报告:新世界之友
2006年9月:
在北京的第一天,我以为我会成为一名剧作家。
来北京读书的时候,父母没有给我送行,我就和同学一起坐了一天一夜的慢车。
下车后,我上了金杯车。门被送到学校附近的一家酒店住下。
我去什刹海吃北京的第一顿饭:点了北京酱肉丝,太甜了,不好吃。
然后我去买了一张电话卡。第一次发现电话卡花了50元买号。但是我一直用这个号码到现在。
我喜欢北京的那个秋天真的很美,胡同很安静——这让我感到兴奋,我觉得成为剧作家的日子就在眼前。
第二年(2007年):
认识他两个星期后,他发现我不可轻视。
暑假期间,我没有回家——在北京一年了,感受到了生存的紧迫感。
参加一个职业发展研修班,在那里认识了他:戴眼镜,皮肤比我白,看起来很聪明。
两周后去北大卖书,《火烈鸟的故事》。和他们PK,我拖着两个不干活的公子哥打了个大胜仗。
他说:我看见那颗小种子,我上去的时候只有一颗,我上去的时候也只有一颗,所以我退出了。那仍然是我的领地。
之后,我们成为了土豆粉的好伙伴。我们贵街和知春路有几个土豆粉宝贝。
有一次,吃着土豆粉,我告诉他我想在北京买房。他很惊讶。你认为到目前为止?
我点点头,然后话题很快被他打断了。
第7年(2012年):
情人节那天,金定轩吃着米卷,跟他说我真的想买房。
2012年2月13日第一次回国。那天他最好的朋友给我带了一盒Ferriero,说他去他们公司让她给我。
第二天,我和他去贵街金顶轩吃饭。他穿着西装和一双运动鞋,像狼一样点了各种口味的米卷。
然后他谈了半个小时关于他三年的计划。然后他问我:
-你想住在国外吗?
-你和谁住在一起?和你一起?
――……
——没想到,我要在北京买房了。
一年后他结婚了。
第12年(2017年):
圣诞节他晒朋友圈,我又羡慕又失落。
在平安夜,我又一次在1点钟下班:当我回到家时,我不小心把脚踢到了凳子上,这很痛。我诅咒了凳子5分钟,然后蹲在地板上哭了。
在过去的半年里,手头的项目非常糟糕,我从上到下都有怀疑。12月,我的团队集体解散,我被彻底停职。
打开朋友圈,看到他晒朋友圈。房间里有一棵歪歪扭扭的圣诞树,照片看起来暖暖的。
羡慕与失落:奋斗了很久,我不就是想要他这样的生活吗?
我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16年底,我以总价500万左右的价格搬进了第二套房子。
但是我还没有恋爱过。
上学的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拿最高分;下班后,我日以继夜地赚钱――我再也没有在北京见过秋天。
去年下半年对我来说是最黑暗的时期,但和身边同龄的女朋友聊天时,大家都说:没有什么是丢不掉的,时间长了就出来了。
我真的认为人们变得冷血了。
我现在有点迷茫:坚强的界限在哪里?
如果我答应他试一试,事情会不会不一样?
在北京的第一天
,没什么梦想,却总觉得梦想要实现我老家是河北沧州的。高中没考上,因为喜欢的姑娘在北京学美容,我坐了一夜大巴来了。
脑子里全是奥运会,首都,大城市。没什么具体的梦想,却总觉得梦想就要实现。
结果第二天早上司机说到北京了,我下车一看就懵了。妈呀这是北京啊?又偏僻又是土路。天安门和大高楼都在哪呢?
后来才知道,那里叫亦庄,附近几公里都是公司,根本没啥人。
当时站在土路上,有点失望,却依然心潮澎湃。
第 3 年(2010年):
哥哥车祸去世,我用 3000 工资还了 3 年债
毕业后我就在电子厂工作,一个月挣 3000,周末出去玩,觉得自己特别独立。一点压力都没有。
但 2010 年 1 月,我哥喝多酒出了车祸,人就这么没了。
他出事前一天给我打电话,要来北京开会,也来看看我。我那天晚上等他等到很晚。
父母也没工作,家里欠了七八万。一想到我再倒下,这个家就完了。
那一瞬间,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
3000 的收入,每个月只留几百块生活费,其他都打给家里,还了三年。
我哥刚去世那段时间,特别抑郁,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吃不喝。我喜欢的姑娘就也不吃不喝陪着我。
初恋陪我度过了最黑暗的日子。
第 5 年(2012年):
花光所有积蓄学摄影,差点没学成,差点和男生结婚
特别高兴的日子,是债还完了,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去报了个摄影学校。学费 1 万多,买相机 1 万多,再加上生活费,五万多的积蓄都砸在里面。
12 月 22 日那天,我们几个同学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等末日,结果世界末日没来,我的末日来了。
因为没好好吃饭,最后胃出血严重只好回家休养。
当时有个男同学经常帮衬我家。同龄人大都结婚生子,父母很焦虑,一哭二闹三上吊让我和他处对象。
我犹豫了很久,哥哥去世以后,不想再让他们伤心了。于是接受他,勉强处了一段时间。
但真的没法喜欢男生。
半年后和妈妈出柜,接着是冷战:
最后妈妈说,面子和我的幸福,她选我的幸福。
第 7 年(2014年):
当小杂工修片,两点回宿舍,但有影子陪就不孤单
我又可以杀回北京了。
在影楼里当打杂小工,从头开始。同龄人都结婚有家了,而我一无所有。
给老大修片,凌晨两点回宿舍。下班回家路上一个人没有。就自己发说说,“有影子陪着,我不孤单”。
上班每天早晚高峰坐地铁都挤不进去,眼睁睁看着一趟一趟过去。
我告诉自己,“爷爷都是从孙子过来的”。上学的钱都花出去了,放弃岂不是很打脸。
硬撑过了最初的日子。
我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我现在做儿童摄影。收入稳定,攒了 10 万存款。
记得上学时同学去香山许愿,希望能尽快当上摄影总监。
就在年前,我也终于熬出来做了管理者。
最近有次路过亦庄,发现那儿已经没有土路了,变化很大。现在住海淀,也算是进城了。
北京是个能容纳期待的地方。我很庆幸自己没放弃。
刚来北京,我看到了奥运开幕式的大脚印向我走来
那年我 22 岁,我爸朋友介绍我来北京工作。
工作地点在上地,那现在 IT 公司扎堆,当时还是城中村。
从北京西站下车坐 982 路,一路越走越荒凉,差点就打退堂鼓了。
临近中午,买了块曾经风靡一时的天价切糕,一点点花了我三十多块。
8 月 8 日那天晚上,我在清河的三叔家看开幕式。
清河跟鸟巢不算特别远,我三叔开着车带着我们,奔到家附近一个高处:能模糊看到那个大脚印在远处亮起来。
第 2 年(2009年):
为了给主任买“恐龙蛋”,半个办公室都出动了
第二份工作,进了个事业单位。
某天午休,主任的助理和我们提了一嘴:主任想吃恐龙蛋。
我的直接领导马上放下工作出门了。半小时后她回来了,说附近的恐龙蛋都卖光了,心急火燎地问我们怎么办。
一个下午办公室空了一小半,都去找恐龙蛋了。
最后是我领导的老公在单位附近找到,坐地铁送来的。
买回来我才知道恐龙蛋是好利来的一种蛋糕。1 点想吃的恐龙蛋到 7 点才吃到,我猜主任也不是很高兴。
事业单位还是挺不可思议的。
第 9 年(2016 年):
离职长谈,老板说在职硕士毕业论文写好了可以给他看看
我提离职时老板刚好在国外,他回复我的邮件里说,“让我考虑考虑。”
回国三四天之后,某天下午他让我和他聊聊。
他试图搞清楚我为什么走,是不是和钱有关,以及不断和我说这不明智。一聊就是 3 小时,抽完了半条烟。
我不怎么说话,低着头听。
最后他问我:
――你的在职论文写完了吗?写完给我看看,我帮你改改。
――嗯,好。
我在老板租的居民楼里办公了 6 年:过节就大家包饺子做菜,老板的弟弟还常给我们做臊子面吃。我喜欢这种一家人的感觉。
但 30 岁是个坎儿。到了这个年纪你会控制不住去想:再不出去看看真的来不及了。
我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刚出来时创业失败,经历了超级低谷。今年 1 月我换了新工作,心态慢慢调整过来了――老公给了我很大支持。
身处北京,特别容易接触新鲜的东西,心里会被激发出无数期盼和梦想。
这些梦想,北京有时会慷慨给你机会,有时也要有极强的抗挫力。
这不是一个想随波逐流就能随波逐流的地方。
我不一定再有机会做第二次事业换轨了。
但也幸好我没离开北京,让我一把年纪了还是没想停下来。
来北京的第一天,北京怎么这么漂亮这么大
没考上大学,但还是想见见世面。
第一次听到北京话,“我的天哪这舌头卷的”。每次坐车都要竖起耳朵来听,怕听不清坐过了地方。
在小屋子里安顿下来,收拾好了就去天安门广场附近转。
到了傍晚,我坐在君悦酒店那的台阶上看,觉得北京好美,怎么这么漂亮这么大。
但突然失落,没人分享。要是姐姐或妈妈在就好了,就可以告诉她。
第 2 年( 2008 年 ):
我靠 600 块生活费撑了 3 个月
那会儿毛戈平、李东田的化妆学校特别火,说学 3 个月就可以推荐工作,我就去了。
交了 3800 块学费,900 块床位费。剩下三个月,得靠 600 块撑过去。
钱不够用,但心情很好。住在东四十条一个小巷子里,每间宿舍都是上下铺,4-6个人。朋友每天都乐呵呵的,四川的大姐,东北的小妹儿。
最穷的时候,一块钱四个花卷,加点酱豆腐,就能吃一天。
学完后在美容院工作,一个月1500,包吃包住,睡在美容院的美容床上。
一个玻璃门加一个铁链锁着。屋里摆了两个模特,身上有纱布的装饰,特诡异。
当时完全不觉得苦,特别有盼头。觉得我能有东西吃,就能在北京待下去,能扎根。
小孩子真的有种生命力。
第 3 年(2009年):
家人敦促我买第二套房好做嫁妆,但我不甘心守着小铺过一辈子
那时北京的市场里有很多小格子间,四五平米一个。
我卖衣服和小饰品,自己挑货进货。赶上奥运会客人特别多,卖得挺好。
两年下来赚了十五六万,凑一凑正好够在酒仙桥买套房。
09 年的价格是 8000 左右。 90 平,80 多万,首付 24 万,贷款每个月还 5100。
家里听说我在北京买房了,很兴奋,督促我买第二套房――当时去看了劲松的一套,也 80 万左右。
可听家人说北京两套房是很丰厚的嫁妆,再过几年可以找个好婆家,真的很反感:
我才 20 岁,每天守着小格子等结婚,太不甘心了。
2011 年,我揣着 40 万去东京念书,服装设计。一直对没上大学这件事有遗憾。
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有几套房子,也换不来生活的价值。
我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念书这 4 年对我的影响真的很大。
就像山本耀司说:“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你需要撞上什么东西,然后反弹回来,你才能看见自己,认识自己。
虽然我可能错过了一辈子不愁钱花的机会:劲松那的房子涨到 320 万了。
但比起 10 年前,现在我脑子清醒太多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虽然没有抓住北京给我的财务自由机会。但是没有北京,我根本不可能发现我自己。
北京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精神上完整的人。
今天的话题是我和《北京女子图鉴》共同发起的:你可以将它看成是热门日剧《东京女子图鉴》的姐妹篇。
《北京女子图鉴》的主演是戚薇,她饰演的四川女孩陈可 08
年来到北京,从小公司前台做到了职场女魔头。一路上被爱情、欲望和现实打败过很多次,但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愈发坚定自己的方向。
它坚定地告诉你一个道理:成长和打拼是不可逆的过程,大城市更是如此。
你可能会得到,也一定会失去。都是你的人生,没办法后悔。
读后思考:
如果你也打拼过,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帮你回忆你来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天。
你还能想起你来到大城市的第一天吗?
――让你想起这一路你已经走了多远。
来源:新世相(ID:thefair2) ,每天最后一分钟的人生学校,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