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豫北新乡的习俗是,2月2日出门的女孩回到娘家,会带一对蛤蟆鱼。
蟾蜍代表父亲,鱼代表母亲。当然,这条蛤蟆鱼并不是真的蛤蟆鱼。
早年有蒸鱼和癞蛤蟆形馒头,现在大多是鱼和癞蛤蟆形饼制品。
记得小时候,我问妈妈这些习俗的由来。我妈只说老一辈代代相传,但来历不清。
长大后去外地上学工作后,外地没有2月2日送蛤蟆鱼的习俗。
关于这种家乡习俗的由来,也成为我心中一直存在的疑问。
* * *
二月二,送蛤蟆鱼的由来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这个问题又浮现在脑海里。
资料显示,其他地方也有送鱼到父母家的习俗,但正月时间充裕,没有蟾蜍。
所以,2月2日送蛤蟆鱼真的是家乡特有的习俗。
在古代,正月结婚的女儿不能住在父母家里,她们必须在拜访父母多年后的第一个月的第二天回到丈夫家,尤其是
新婚女儿甚至有“出嫁女儿正月不能看父母家灯,看父母家灯杀公公”的迷信。
但是在2月的第二天,父母会邀请已婚的女孩和叔叔一起吃团圆饭。
“二月二,龙抬头”,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息,二月二,阳气渐长,雨水增多,万物充满生机和春意。
从这个开始,新的一年又要忙起来了,所以要提前提醒大家,希望女儿和女婿不要错过新一年的农时。
勤于耕作,过自己的生活。
送鱼的习俗背后有一个神话。
传说东海小龙女为了寻找自己的爱情,于2月2日离开龙宫。
后来,龙女找到了一个勤劳勇敢的丈夫,和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再也没有回到东海。
母亲思念女儿,每年的2月2日,她在云端仰望世界,思念的泪水化作雨水撒在大地上。
后来,在这一天,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人们不让离家很远的母亲想念自己而哭泣。
把象征团圆快乐的“鱼”带回妈妈家,这就是“二月二,送鱼给妈妈”的由来。
送蟾蜍源于“刘海Xi金蝉”的传说。
根据民间传说,刘海禅征服了修行多年的金蟾,成了神仙。
金蟾以黄金为食。刘海禅抓金蟾的时候,经常用一串钱当诱饵来抓金蟾。
于是,民间就有了“刘海演金蟾,步步为营”的说法。
根据《历代民间诸神》,“刘海可以捞钱,也可以撒钱。他走到哪里,就撒钱。”
因此,它帮助了无数的穷人,人们尊敬和欣赏他,称他为活着的财神。
为此,人们还修建了刘海庙,把他的故事编成剧本,到处传唱。
并形成了在店里放金蟾的习俗。如果你注意的话,现在商店里有很多幸运的金蟾。
2月2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给母亲送鱼,给父亲送蛤蟆。她也吃了一年多的鱼。蟾蜍代表金蟾。
有财富和财富的含义,祝家人幸福。
* * *
在我的家乡,不仅有2月2日送蛤蟆鱼的说法,还有农历六月送羊的习俗。两者相互呼应,是我家乡独特的风俗。
羊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民俗。在老家,每年农历六月,舅舅都会给外甥送羊。
活羊送得比较早,然后“面羊”用白面蒸,再用面包或蛋饼烤糕点羊。
这个习俗是怎么形成的?说来有趣,还有一个传说。
/7366b673e6634ce59f4d8307d6a19f73' />古时候,一位母亲有一个儿子,生性顽劣,不孝顺母亲。舅舅为了教育外甥,就带着外甥去看羊羔
喝奶,羊羔喝奶的时候会跪在地上喝,这是因为小羊在感谢母亲。外甥看了之后非常感动,于是痛
改前非,成了一个大孝子。舅舅给外甥送羊,让他效仿羔羊跪乳,去孝敬母亲,报答母亲含辛茹苦
养育之恩,之后就有了给外甥外甥女送羊的习俗了。
家乡送羊的日子是在六月的初一、初二、初三,过了这几天就不送了,老人说,初二三,羊正欢,
寓意是让外甥、外甥女健康成长!送羊也是有说法的,年年不能断,否则对外甥、外甥女不吉利,
外甥家里的长辈会不高兴的。
* * *
写在最后
二月二,送蛤蟆鱼;六月送羊,这是家乡的两个独特风俗。
二月二,送蛤蟆鱼,是出嫁的闺女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祝愿娘家生活幸福美好。
六月,舅舅给外甥送羊,是希望外甥效仿羔羊跪乳,报答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之恩。
独特风俗的背后,都是透露出老辈人所世代传承的“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希望天下儿女从这个风俗中体会到其中的“孝”文化,,
弘扬世代相传的孝道,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不负父母含辛茹苦。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
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子尽孝而亲不在,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憾。
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本文由 夏峰人 原创,欢迎大家关注留言评论,和我一起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