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县教育局毕春波
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应只是片面和肤浅的。虽然一些教师使用了新技术,但教学设计和过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只是利用新技术将课本和黑板搬到屏幕和网络上,强化了目前灌输知识和标准化考试的教学模式。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们是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应用于学习和教学。在实践中,应以教学需求为导向,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交流。
您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内容呈现形式?如果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需要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在数学课堂上应用例题。将抽象静态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将难以准备的对象数字化,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动态效果来表现算术与算法的对应关系,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清晰、易懂。学生可以使用数字学习工具推导出矩形面积公式,并自己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
同时,利用网络丰富学习评价方式。在传统的练习中,学生得不到反馈,要等老师批改后再发下去,错过了练习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机。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有针对性的在线练习,可以为师生提供及时的反馈,让师生及时了解学习中的问题。比如物理、化学等在线操作平台,或者在线调查工具等。可以应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评价工具逐渐突破现有基于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内容,发展为问题解决、思维和情感态度等评价内容。
利用良好资源重构课堂结构创新。目前课堂上以“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学习新知识,课后通过作业自主内化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突破传统课堂的新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翻转课堂”、“项目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构建了新的课程和教学形式。随着教学方法的改变,理论总是领先于实践。因此,教师作为教学实践者,不应该静静地等待,而应该勇敢地探索。理想翻转课堂利用网络连接技术拓宽课堂空间和时间,改变传统教学过程。它需要一个集学习、评价、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认知目标,需要解决“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两个标准问题。在传统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黑板分析等。教师要实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目标,以全新的教与学方式,加上正确教育理念的引导和相关教学资源的支持,才有可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通过近年来的实践,一些教师得出结论,教学媒体不仅是帮助教师突破重点和难点的视觉教学工具的变化,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情感体验和内化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