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AI财经袁静莹
编辑|陈芳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在我到来的十周年纪念日,创始人赵建峰哽咽了好几次。创业初期,业务主管带着钱跑了,把公司带到了危险的地方;资本狂潮期间,由于决策失误,公司错失快速扩张的机会,连年陷入融资困境,数次濒临死亡。在过去的十年里,赵建峰被两个离职的创始团队和离职员工的重聚深深打动。
(点击我的创始人赵建峰)
“每天都可能死”
赵建峰的职位是点智达现任CEO。他原本是点之达(点之达前身)的投资人。他有几段创业史。2002年,赵建峰和朋友共同创办了杭州经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他的第一次创业。进展顺利,成功带领公司上市,年营收4000-5000万元。在实现财务自由后,赵建峰想做些别的事情。
2009年Dianme成立时,赵建峰是作为投资者进入市场的。故事从这里开始。今年国庆节快到了,请给我打电话。业务主管带着商家的钱一夜之间消失了,公司也瘫痪了。混乱中,一个员工悄悄拿了几百块钱跑了。
国庆假期后,赵建峰召集成立小组会议。没想到勃然大怒的赵建峰没有骂人,离开了业务主管。他只说我伤害了离职的员工,制度不完善的公司把他们变成了坏人。
在赵建峰可以看到对与错的清晰观点。在成年人只谈利益的时代,赵建峰直言不讳地说,他只谈对与错。甚至点击我,所以在2009年底,第一次,我快要死了。公司50%以上的员工离开了,两位创始合伙人也离开了,所以赵建峰不得不寻找新的合伙人。
六年后,当命令我取款的业务主管再次回到杭州时,赵建峰让一个朋友半夜去见业务主管,要求他赔偿被拿走的钱和存入银行的钱的到期利息。赵建峰说,等了六年之后,他只想告诉企业高管一个道理:人在有利的情况下不能胡作非为。这是一个社会,不是丛林。
点击我。我第二次濒死是在2012年。谨慎的浙商认为,公司大规模扩张的前提是培养良好的内功。2009年到2011年,我做的是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在所有骑手的电动车上安装GPS导航。在手机还是诺基亚的时代,车载GPS还没有普及,GPS无疑是电动车的“豪华配置”。
以前的员工都以为2011年是我最辉煌的一年,公司开始盈利,订单量果然翻倍。
没想到,2012年冰点突然下降。它也是在2009年与Dianme一起成立的。如果你饿了,你显然更受资本的欢迎。2012年饿了,从经纬中国拿到300万B
本轮融资中,大众点评完成6000万美元融资,美团则在2011年7月获得阿里巴巴牵头的5000万美元B类融资。2012年美团营业额达到5。50亿元。
这对我们来说显然是一个打击。
因为投资者的眼睛饿了,被美团吸引,外卖赛道格局形成,头部玩家已经决定,所以资本对我们下单的兴趣自然会下降。2012年上半年,成功完成1200万元融资后,几十个城市的同事找到了赵建峰,希望加入我。然而,赵建峰拒绝了。他认为,企业必须循序渐进,而快速扩张不利于企业发展。
几年后,当赵建峰在商学院学习时,他突然醒悟了。拒绝加盟的决定,不仅让我失去了成为外卖头部玩家的机会,也将几十位同事推向了破产的深渊。传统上小规模验证的模式是合理的,大规模扩张的模式不适合资本疯狂增长、互联网泡沫蓬勃发展的流量收割期。
“为什么我们在2011年盈利了?我们赚钱是因为我们在做小生意。”
2013年,赵建峰试图变小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除了我,我面临了两次破产。用赵建峰的话说,不是今年、这个月,而是每天。
2014年5月30日,赵建峰从山西出发,在五台山散步。当时我只活了一个多月。赵建峰从一个朋友那里借了300多万,并给了他一个年终奖。临行前,他接到一位投资者的电话,确认了自己的投资意向。尽管兴奋不已,赵建峰还是故作镇定,告诉投资者,这笔钱必须在一个月内转入账户。他认为如果一个月内没有记录这笔钱,就没有必要打电话了。命令我。那段时间不存在。
当年4月,百度亲自起飞,阿里、腾讯活跃在O2O外卖领域。补贴、本地推广、团队发展、营销都离不开钱。2013年11月,当我饿的时候,我得到了价值2500万美元的c系列。
融资;2014年5月,获大众点评等现有投资者8000万美元D轮;2014年12月,王兴确认美团D轮融资金额为7亿美元。资本没有理由在我身上投入更多的资金,除非是有战略需求的巨头。2015年9月,蚂蚁金服投入一笔资金,同年转化为积分。2016年8月,阿里巴巴继续领跑D轮融资,金额接近1.5亿美元。
“剩下的就看运气”
在蚂蚁金服投资之前,清楚了解情况的赵建峰就在其中。
个不眠的凌晨决定点我吧必须转型。转型的方向是放弃C端业务,转做即时配送的B端业务。简单来说,点我达不再做外卖平台。消费者在饿了么等平台上下单后,在饿了么运力不足的情况下,点我达会接手一部分订单。另一部分订单则来源于快递企业,点我达承包快递公司一部分取快递、送快递的末端服务。
和饿了么旗下蜂鸟专送、美团专送不一样,点我达采用的是众包形式。即点我达只是一个平台,不雇佣员工。有意愿做末端配送的人可以在点我达上注册成为骑手,每配送一单可获得一定的费用。据一位天津点我达配送员向AI财经社透露,同样情况下,点我达的起配费高于美团,这意味着配送员可以获得更高收入,且工作时间由配送员自己决定。因此,尽管美团可以帮配送员交社保,但该配送员还是选择点我达。
赵剑锋对AI财经社解释,点我达的起配费是系统智能定价的,根据不同的配送距离、配送要求浮动。每单外卖配送件中,点我达的毛利率不超过5%,平均在1%多点。如果是快递件,由于配送员一单平均收取2元的收益,因此点我达的毛利率更低,一单只有几分钱。
2015年转型后,阿里巴巴对点我达的关注越来越多。2016年春节前,点我达原本已经拿到一家VC的1.8亿美元股权认购协议,扩张了21座城市。但春节过后,投资方却打电话称,要收回1.8亿美元。
这通电话只通了几秒钟。赵剑锋说了声“谢谢”后组织团队开了两天会。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点我达一天之内裁员1000人,没有赔偿金,也没有一个人拉横幅。同一天,点我达撤离了21座城市,一切似乎重新归零。只认对错、常看《道德经》的赵剑锋到现在还对这1000人心怀愧疚,但商业世界的残酷告诉赵剑锋,如果不这么做,那么点我达当时的资金只够所有人员一个月工资。
2016年5月,戒烟多年的赵剑锋带了包烟去办公室。一个月前曾洽谈过的阿里巴巴没有给他任何回复。打开电脑前,赵剑锋想,如果还没有消息,那点我达就真的要“完蛋了”。赵剑锋以自然人身份背了债务,他想至少要给家里人留点钱,不能都花完。
阿里的电话就在这时打了过来。赵剑锋听电话另一头阿里投资部的负责人说,之前阿里内部有争议,现在没问题了。赵剑锋想,又活过来了。
2018年7月11日,菜鸟网络宣布以2.9亿美元现金战略投资即时物流平台点我达,成其控股股东。如果说2018年前赵剑锋还有上市的想法,菜鸟入股后,赵剑锋就再没想过。
商海混战10年,尤其是在资本狂热巨头林立的外卖O2O领域,赵剑锋完全明了“时势”二字。2017年、2018年间来找赵剑锋的资本多了,赵剑锋却一一拒绝。他直言,在外卖O2O领域已没有任何创业机会,他反而劝VC们赶紧退场。他打趣,点我达最好的结果是“嫁入豪门”,自立门户的机会已经消失。
有一阵,赵剑锋常常翻看朋友圈。他发现,自己三更半夜没有睡的时候,友商们也都没睡;自己在公司加班,友商们也在加班。而友商们的量级却是点我达的数倍,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转型后,点我达模式比过去轻了很多。加上菜鸟网络在资本、资源上的加持,目前点我达已覆盖350多座城,注册骑手超300万。赵剑锋称,点我达活跃骑手数量在50万-100万之间,计划3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物流配送平台,届时点我达每天订单将超过2600万单。点我达覆盖的城市大部分集中在二三四五线城市,从阿里巴巴整体战略看来,点我达或许会成为阿里下沉的一个机会点。
点我达几度没有希望的时候,赵剑锋问天使轮投资人张伟,为什么总有人可以一帆风顺人生得意,而赵剑锋却不行?
张伟的回答是,因为赵剑锋和这些人不熟。如果熟悉,赵剑锋就会明白,没有人是天选之子,所有人都不过是努力地、侥幸地活着。
如今熬过来了,赵剑锋似乎更相信运气这件事了。当被问及未来凭什么继续活下去时,赵剑锋想了想,说坚持是必须的,“剩下的就看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