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综艺节目之一肯定会在《再见爱人》年底有这个拥抱。
《再见爱人》无疑是年度热门综艺节目之一。
3对于处于不同婚姻阶段(离婚、离婚冷静期、考虑离婚)的夫妻来说,在公路旅行中乘坐两辆房车18天,直接面临着这段时间婚姻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节目最后一集,两辆房车背靠背停在高速公路上,每对情侣将在5分钟内选择是否下车,并决定是“再见,爱”还是“再见,见爱”。
郭柯宇和Z瑞安被认为是“最不可能”下车的一对。
在经历了10年闪婚和1年离婚后,他们甚至在最后一期明确表示不打算再婚,但最后一刻还是选择了下车。z瑞安不再问十年婚姻的意义,郭柯宇开始直面自己的内心。在这种拥抱中,他们与过去达成了难忘的和解。
一个似乎没有“答案”的结局,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瞬间突破了防御:
播放量突破10亿次,豆瓣评分8.8分,相关话题阅读量15.3亿次,讨论量81.9万次。
一年前,或许没有人会想到一个情感观察项目(《爱情梗概》)会有这样的效果。
年度综合库存
以《再见爱人》为标志,国内婚恋综艺节目正在进入4.0时代。
据娱乐圈官方@娱乐价值官的统计,国内婚恋综艺节目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88年山西电视台的《电视红娘》,它展现了人们对婚恋节目的热爱。
在经历了1.0时代的相亲、2.0时代的明星恋爱真人秀、3.0时代的“业余推理”观察节目之后,如今的国内恋爱情结,无论是节目形式还是在立意深度上,都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节目的立意方面,以《再见爱人》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副教授徐亚平曾指出,这档节目试图打造一种“直接的深度”,暴露出都市人在日常惯性中刻意忽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与婚姻有关,也影响着婚姻:
正在考虑离婚的佟晨洁和魏巍,似乎只面临着女方是想生孩子还是男方想戒酒的问题。然而相处了几天,他们发现背后有更深的矛盾。
魏巍在上海流浪多年,什么感觉都没有,没有归属感。他希望通过孩子与外界建立“情感联系”,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然而,在单亲家庭长大的佟晨洁认为,孩子不是父母的印记,每天情绪不稳定的魏巍也没有做好当好父亲的准备。
《再见爱人》向我们展示了离异人士的心路历程,而《怦然心动20岁》则改变节目定位,首次聚焦刚毕业的大学生:
十位大学生一起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毕业旅行,每晚给一位热心人留言。
与其他综艺节目中相处得还算不错的“社会人”相比,年轻人似乎有更多的试错机会。他们更关注的是“喜不喜欢”的问题,而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他们采取明确的直球路线:
然后你会看到,和男嘉宾恐龙独处一天后,女嘉宾方雅并没有“出于礼貌”给对方留言,而是用心倾听,给另一个从未和她交流过的男生留言。
有些人自卑是因为学历低,不住在一线城市。他们被每个人教育“艰苦的条件并不意味着一切”;几个年轻人爬上山顶,高喊“2021年做自己”的口号。
豆瓣7.4的评分是《怦然心动20岁》,成功让同行“迎头痛击”。
优酷官方数据显示,观看《怦然心动20岁》的用户中,有超过50%是24岁以下的学生,90%的用户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制片人张红彦说:
“我不是把它定义为简单的爱情,而是一个集青春、旅行和社交为一体的综艺节目。录制节目前,我跟导演组说:不要有结对的压力,就算没人成功捧
SmrgqMD8jcGR49' />新的综艺节目势头越来越大,“老式”的综艺节目也在进行革新:
《心动的信号4》不仅延续了之前的风格,还加入了“mini”
日期”(mini-date)链接给业余爱好者的情感线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女儿们的恋爱4》邀请家长作为嘉宾,观摩孩子的恋爱之旅,展示给观众。
多维度的婚恋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B站也加入了恋综战局,推出新节目《90婚介所》――节目组将90后男嘉宾分别安置在代表“过去、未来、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的4个房间,90后女嘉宾可以选择其中一间,与该房间的男嘉宾进行沟通,最终选出进一步相处的对象。
推出节目的原因很简单: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曾表示,情感类内容是B站增长最快的五个内容品类之一,过去一年同比增长91%――如今,恋爱综艺已经成为一块香饽饽。
当我们看恋综时,
我们在看什么?
2021年,脱口秀演员梁海源在《脱口秀大会》上,对当代年轻人进行了精准吐槽: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亲自谈恋爱了――他们喜欢看别人谈恋爱。”
为什么人们对恋爱综艺百看不厌?
时下热门的恋综,主要构成元素为“素人+嘉宾+推理”:几位年轻人在同一间小屋住下,共处一段时间,最后向心动对象表白。
在此期间,他们的一举一动将被摄像机记录下来,在明星嘉宾所在的演播室播放,再记录明星的实时reaction,让明星嘉宾们推理年轻人的恋爱线、讨论相关的话题。
站在全知的“上帝视角”,把真实恋爱的完整过程尽收眼底――这无疑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围观心理,让人产生“追下去、看到大结局”的冲动。
而节目中出现的素人,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可以迅速被划分为各种象征符号:大学生、工薪阶层、大龄青年、高富帅、白富美、走直球路线的……
因此,观众可以从一部恋综中,感受到不同社会群体的恋爱状态和恋爱方式。
与此同时,以素人为主的真人秀,往往意味着“没有剧本”。
在节目中,年轻人之间的情绪递进、恋爱走向、约会方式,往往都充满了波折和不可控性――可能上一秒还在撒糖,下一秒就迎来了修罗场――观众也容易因此产生移情心理,与节目中的“主角”产生共鸣,获得生活中没有的情感体验。
另外,对于大部分单身观众来说,观看恋综还是个学习“恋商”的过程。
《心动的信号2》的“奇闻”CP,就为观众贡献了堪称“恋综天花板”的名场面――
当大家都在为女嘉宾珍珠过生日的时候,赵琦君把杨凯雯偷偷拉到一边,送上了一个音乐盒:
“我不希望别的女孩有礼物收的时候,你没有礼物收。”
一方面,针对节目中“教科书级别”的恋爱场景,观众还可以从中学习到相处技巧,比如如何根据对方的兴趣品位、两人的专属回忆来挑选约会地点;
另一方面,面对节目中的“海王”“低情商”行为,观众可以在激情吐槽之余,反省自己身上是否出现过此类行为。
如今,明星嘉宾也成为了人们是否会观看恋综的一大决定性因素:
在《心动的信号2》中,杨丞琳就凭借各种真实给力的反应,成为一位真情实感的CP粉头;
在《怦然心动20岁》中,本来作为飞行嘉宾的萧敬腾,只跟节目组签了3期合约,但慢慢“嗑上了头”,成为常驻嘉宾,甚至只因为素人的一句“做自己”而泪洒节目现场,整整哭了3分钟。
作为推理节目恋爱走向、并作出相关讨论的明星嘉宾,他们在观看素人恋爱时的reaction,往往要反映观众的心声、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如果明星嘉宾只是按照节目组给的人设走、不痛不痒地重复几句点评,反而会让观众感到索然无味,失去追下去的兴趣。
恋综内卷进行时
《2021当代青年婚恋状态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单身人口总数约为3亿人。在处于适婚年龄(20~40岁)的人群中,有55.5%的人目前为单身状态,其中有34.6%的人从未谈过恋爱。
面对这一庞大并具有潜力的受众群体,专为单身人群打造的恋爱综艺,也迎来了新一波的井喷期――在各大视频平台公布的2021片单中,每个平台都准备了两档以上的恋爱综艺:
腾讯视频推出《平行时空遇见你》《心动的信号4》;爱奇艺推出《喜欢你我也是3》《我们书写爱情吧》;优酷上线《我们恋爱吧3》《怦然心动20岁》《我要的幸福》;芒果TV准备了《女儿们的恋爱4》《扑通扑通的心》《33天限定恋人》……
但处于高度饱和期的恋爱综艺,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大量恋爱综艺出现节目同质化的现象,观众已经产生审美疲劳。要想突出重围,势必要在主题、人物、模式上寻求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图源:公众号@剧焦一线
在模式上寻求创新,是目前恋爱综艺吸引观众最有效的方式:
除了聚焦婚姻故事的《再见爱人》、记录校园生活的《怦然心动20岁》,芒果TV即将推出的《33天限定恋人》,直接打出了“假想恋爱”的口号,让观众喜闻乐见的四对屏幕情侣进行为期33天的模拟恋爱,“将售后进行到底”;
而爱奇艺的《恋恋剧中人》也采取了剧综交互真人秀的全新模式,让四位艺人以“编剧+主演”的形式,共同开发和演绎一个爱情剧本,并从中产生火花的碰撞。
除此之外,在宣传方式、“售后服务”上,不少恋爱综艺也颇具巧思:
在宣传节目时,出品方会将不少恋爱名场面、明星reaction剪接成短视频,放到社交平台上引流――不少人就是因为看了萧敬腾崩溃大哭的短视频、或是某句出圈的“渣男语录”,才被吊起了胃口,产生好奇心去追一档恋爱综艺;
人气极高的CP,还有可能在下一季节目中被邀请担任返场嘉宾,分享自己的恋爱经历,这也为疲软的节目增加了不少话题度。
未来的恋爱综艺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我们拭目以待。
无论如何,恋综市场永远不缺观众。
参考资料
[1] 32年来,恋爱综艺经历了什么?|文娱价值官
[2] 围观他们离婚后,我突然不恐婚了|新生活方式研究院
[3] 《再见爱人》:“在婚姻中各自孤单”之后,如何再见|徐亚萍
[4] 恋综为何一步步演变成道德围猎现场?|吴怼怼
[5]恋爱综艺市场火热分析:基于“约会”活动视野之下的文化研究|深大灯塔新传考研
11月,新周刊将在北京举办第二十二届中国视频榜,届时将邀请学界专家及业界精英一同盘点2021年度节目、剧集及视频表现,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关于中国视频榜:
由《新周刊》主办的“中国视频榜”起源于1999年,是中国举办最早、影响力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电视与视频类榜单之一。2013年,视频开始瓦解电视的版图,《新周刊》持续以响亮的声音和深刻的见解,对视频发声、点评行业动态,持续举办中国视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