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你可以不离开家人去外面打工就能挣钱,专门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投资小见效快,这样的生意在农村随处可见。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农村大姐。她扎根农村,依靠传统和古老的手艺,专门做别人不愿意做或轻描淡写做的生意。她把一个别人看不起的“小生意”做成了“大生意”,不需要出去工作。她一年挣50多万,比出去打工强。让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qvj2l q49k 0/a7ed D1 AE 87 ca 4c 0 F9 BF 68 de 76 c 49d 1eb /
唐韵和演示煎饼
煎饼是山东人的主食。20世纪90年代以前,煎饼是妇女自己在家烤的。在那个年代,烙薄饼是农村妇女必备的技能。一般来说,农村地区的女孩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从母亲那里学习烙煎饼的技术。结婚的时候学不会烤煎饼,那就很难找到婆婆家了。因为当时市场上不卖煎饼,人们的日常主食就是煎饼。如果一个农村妇女不会烤煎饼,全家人就得挨饿。因此,对于一个农村女孩来说,结婚前学会烤煎饼是非常重要的。
qvj2l q49k 0/DCC 52 f1 b 82 FD 4559854 e0e 7731084 FEA /
唐云正在用石磨推煎饼糊。
“现在市面上买不到红薯煎饼,机器也不会烤红薯煎饼,所以只能手工烤。我也多次听说,在城里工作的人想吃红薯煎饼,就是买不到。”七年前的偶然对话,让唐允和走上了发财的道路。她说,几乎所有生活在城市、40岁以上的人都有农村生活经历,都是吃着红薯煎饼长大的。现在生活好了,吃够了机器产业化的煎饼,开始回想起“童年味”“母亲味”“乡愁”。
qvj2l q49k 0/3 BBB 8 fddc 4 fc 4815 bbd2f 836 ECC 919d 0 /
唐允和正在烙煎饼。
“我从小就跟妈妈学烤煎饼。对我来说真的太简单了。”唐云说,看到这个商机后,她开始烤煎饼,从老家拉了两只老铁蛤,在店后面找了一个多年不用的老房子,把铁蛤放在上面,发现了花生苗和玉米秆。
秆当柴火。然后从老家拉了几袋子地瓜干,用村里的老石磨磨了煎饼糊子,又找了几位农村“留守大妈”帮忙,开始干了起来。
纯手工制作杂粮煎饼
“现在谁还吃地瓜煎饼,你烙了卖给谁啊?你这样用人工烙煎饼,一天才烙百了八十斤的煎饼,你雇三个人,一个人工资一天开80块的话,那就是240块钱,按100斤煎饼算,一斤卖4块钱,才卖400块,去了人工费,再去了地瓜干钱,那你还挣钱吗?不得赔本啊?”唐云和介绍,一开始干,就有很多人说闲话,还有很多人等着看她的笑话,说这些煎饼你卖不出去看看你怎么办?风言风语,加上身边的人时不时地笑话她,一时信心满满的她也产生了迷茫感,找不到头绪了,自己也在心里问自己,烙了几百斤煎饼卖给谁啊?
杂粮煎饼加工作坊
“当时让他们说得我心里也没有底了,看着这些刚刚烙出来的煎饼,到底卖给谁?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是不会买,因为他们只图个便宜,能填饱肚子就行,机器煎饼两三块一斤,这是老人们的首选。年轻人也不会买,地瓜煎饼口感比面煎饼要硬,现在年轻人从小就吃机器煎饼,他们对这种纯手工制作的地瓜煎饼并不喜欢。”唐云和一时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几百斤煎饼,一边是人们的风言风语,加上一时又找不到客户,让她对当初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这可怎么办?
杂粮均产自龙山镇梯田
“烙煎饼的时候,我把烧火的情景,推磨的情景,还有手工烙地瓜煎饼的情景发到了网上,有上千人给我点赞,还有人问这煎饼怎么卖,怎么发货。这些人都是住在城里的,还有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青岛等地的山东人,还有很多咱莒县人。”唐云和看到这么多人关心这种纯手工地瓜煎饼,她的信心又大增。当时,根据煎饼的不同品种,按照成本计算,她把价格定在了每斤10元到15元不等,没想到却很受欢迎。一位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莒县人,当即订购了50斤地瓜煎饼,说是要分给在北京工作的老乡们,让他们吃煎饼回忆一下老家的味道,驱散萦绕在心头的乡愁。
唐云和烙的杂粮煎饼
“第一批烙了200多斤地瓜煎饼,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卖完了。后来,我根据客户的意见,又开发出了纯地瓜干煎饼、鲜地瓜煎饼、玉米面煎饼、杂粮煎饼、火龙果煎饼、蔬菜煎饼等十几个品种。”唐云和说,烙了煎饼后根本不用出去摆摊卖,可以说不出门就把煎饼卖了,有的时候还没有烙出来,客户就把定金发来了。但是,所有客户都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是纯手工烙的,而且还得要求是用明火烙的,不要用电加热的鏊子。客户说,用明火加热烙的煎饼有人间烟火气,最能解乡愁。
煎饼糊子
“乡愁”、“家乡的味道”、“老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等这些关键词一下让她找到了感觉。唐云和说,原来客户需要的不是煎饼,而是这些能够引起他们回忆的元素,他们吃着地瓜煎饼,通过味觉就能回忆起老家的味道,想起家乡的风土人情,想起童年的时光。小时候家乡的老房子、老爷爷的烟袋、老奶奶的小脚,以及妈妈烙煎饼时那种烟熏火燎的情景,瞬间浮现在眼前。那位在北京的山东老乡说,在北京吃着极具烟火气息的地瓜煎饼,一边嚼着煎饼,一边回忆起小时候妈妈烙煎饼给他吃的情景,眼里不觉得就湿润了,流下了思念已故母亲的眼泪。
工人在烙煎饼
“纯手工地瓜煎饼这么受欢迎,也是在我的预料之中。开始虽然大家不理解,身边人也不支持我,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七年了,我感觉我的选择是对的。”唐云和介绍,她认为现在市场上虽然机器烙煎饼最多,用机器烙煎饼也是大势所趋,但是正是因为人们都在选择机器煎饼,这也给纯手工煎饼留下了一块生存之地,那就是对煎饼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比如那些常年生活在城市,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这个消费群体不缺钱,只在乎品质,摸清了他们的消费需求,做出适应他们口味煎饼,那一定是有市场的。
烙杂粮煎饼用的各种粮食
“开始烙煎饼的时候,我使用的最传统,最原始的方式,那就是用木柴烧火,石磨磨煎饼糊子,铁鏊子烙煎饼,那真才是烟熏火燎,煎饼也有烟火气息。后来,根据客户的意见,我对烙煎饼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尝试了电加热,燃气加热,最后选定了燃气加热烙煎饼的方式。”唐和介绍,用传统原始的木柴加热烙煎饼,味道纯正,烟火气息浓厚,但是难免会有灰尘。电加热的方式就是干净,但是缺少一种烟火气。用燃气加热烙煎饼,既干净,又有烟火气,烙出来的煎饼最符合传统味道,也更受客户的欢迎。
唐云和在展会上现场烙煎饼
“手工烙煎饼,这个活说实话真没有人愿意干,而且家里都没有鏊子了。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烙煎饼,现在在农村没有人愿意干了,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不愿意烙煎饼了,都是去集市和超市购买现成的机器煎饼。”唐云和说,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烙煎饼了呢?因为烙煎饼费心费力,过程复杂,你得有地瓜,还得磨煎饼糊子,回家还得起火,烙煎饼得两个人,一个烧火一个烙,两个人一天才能烙七八十斤煎饼。
煎饼果子
按80斤煎饼计算,在集市上购买,3块钱一斤,80斤煎饼才花240元。80斤煎饼,现在一个家庭按三口人吃饭,一天吃掉3斤煎饼,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烙这80斤煎饼,前前后后准备材料,得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两个人如果打工,两天时间,每个人每天100元,就能挣400元。这是按时间成本算的,如果算上过程,烙煎饼的麻烦劲,那成本更大。所以,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在家里自己烙煎饼了。
这是烙煎饼用的篪(chí)子
“我们做的纯手工地瓜煎饼,杂粮煎饼,消费群体主要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农村的大爷、大妈们一般不会购买,因为他们年龄大了,牙口不好,喜欢吃馒头、米饭什么的,如果吃煎饼,他们也选择机器煎饼,那个便宜。”唐云和介绍,现在找了五六个农村留守妇女,常年烙煎饼,一年能生产4万斤左右的煎饼,进账50多万元。销售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电商,另外通过参加农产品展会等方式,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济南、青岛、临沂、潍坊等地,还有不少国外客户呢。
工人在用气鏊子烙煎饼
多年坚持纯手工烙制杂粮煎饼,让唐云和成了当地有名的农产品销售带头人。2019年,她靠着这项祖传烙煎饼的老手艺,成为莒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这几年我做纯手工杂粮煎饼,感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虽然做的是煎饼,但卖的是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回忆、乡愁、家乡、乡土、亲情等文化元素的产品,如果没有这些元素,那煎饼只能是一种普通的食品,也没有多少收益。”唐云和介绍。
唐云和和工人一起整理煎饼
几张鏊子,找几位农村大妈,再购买一些地瓜、杂粮,找个空闲的老房子,前前后后投资仅两三万元,就可以开始创业,不仅见效快,而且前景广阔。这种创业方式,比较适合那些想不出家门,立足农村,手里又没有多少资金的人。而且即使创业不成功,那也赔不了多少本钱。不过,唐云和说,不管做什么事,首先得找好销路,定好销售渠道,锁定客户群体,这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你得有定力,有韧劲,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看着人家怎么干,你就怎么干,那样必将失败。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这才是做事成功的关键所在。
(图文/明之)【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或者想分享您的故事,敬请关注《新图视野》,并提供采访拍摄线索。打开平凡视界,感受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