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群人在为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友情、爱情焦虑。
在这焦虑的人群中,总有鸡汤型、谜题型、成功型的知识型支付公司,教你如何克服各种焦虑,用知识“摆脱焦虑”、“改变命运”、“升职加薪”、“成功”等等。
比如提倡“一年读50本书”的樊登,提倡“解决职场和创业问题”的混沌大学,提倡“碎片化时间学习”。市场上三家典型的知识付费企业是如何圈住群众的?他们的生意有多火爆?这股知识付费风能吹多高?
被围剿的“21世纪人”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总有一两件事不尽人意或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或想找个地方摆脱困境。”
然而,面对“我想努力学习,但我不努力”、“不要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好”、“读书越少,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走出舒适区,遇见不一样的自己”、“樊登:如何放下心来”等鸡汤标题,你可能会嗤之以鼻。
但想“摆脱困境”的人却乐在其中。根据《松果财经》的观察,在Tik Tok和哔哩哔哩的平台中,樊登学习的单个平台粉丝数分别为932.4万和20万,这还不包括樊登阅读精华、樊登阅读育儿等其他账号的数量。
此外,在Tik Tok,樊登读书的单一内容很容易被打破,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阅读量,哔哩哔哩就是这样。
可以看出,21世纪的人们正被樊登的阅读所围困。
不止如此,一些专业人士和企业家想“脱困”,涌入混沌大学和思维创造公司的“Get”APP。在Tik Tok,混沌学院的粉丝数量已经达到了241.8万,单个短视频内容就能有上万的点击量。粉丝数量也达到了13.9万。
这三家公司大多通过“鸡汤”或“教你如何成功”的方式收获了一大批“信徒”,正在走向致富之路。樊登的阅读量被报道为“3”
“疯狂盈利4亿”的传言,实际“年收入达到10亿”,母公司思维创造在冲刺a股,年收入能达到6亿。
但是为什么这样的知识支付平台如此受欢迎,以至于每个人都会被它们包围呢?
为什么被围剿?陷入了“焦虑”旋涡中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陷入了“焦虑”的漩涡。
在学校里,一些学生对堆积如山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感到焦虑,而家长对孩子的深造极度焦虑。在工作中,职场人为了职场交际、升职加薪而奋斗,或者创业者为了成功而奋斗。在生活中,面对平淡的生活或家庭,无论是青少年、中年女性还是老年人,他们都希望有一种寻求新生活的方式。
总而言之,我们面临着这三种类型的焦虑:
1、升学焦虑(青少年)
2、职场及创业焦虑(青年及中年)
3、生活及家庭焦虑(青少年、中年、妇女及老年各个阶层)
《2018年焦虑人群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焦虑抑郁人群占4.2%,占全球焦虑人群的20%,为全球焦虑人群做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4.1178亿,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3.3972亿增加了7206万,年均增长率为0.53%。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的升学、就业、住房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养老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整个环境迫使整个人进入“焦虑”和“抑郁”的时刻,每个人都渴望寻求出口。这个出口可以是吃喝玩乐,可以是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来改变命运,也可以是出家流浪。但最终,“焦虑”之风也吹进了“知识付费”平台。
换句话说,就是人们为改变自己的(焦虑)现状,开始为知识付费,企图在知识中寻找生活的真理及走向成功的阶梯。,在某种意义上,
知识付费做的就是一件传道授业解惑的事情。
此外,知识付费的趋势已经激增。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支付市场规模仅为49.1亿元,但到了2018年,市场规模几乎翻了两番,达到148.3亿元,2019年甚至翻了近一番,达到278.0亿元。
因此,在樊登倡导“一年读50本书”、“解决职场和创业问题”的混沌大学,可以获得“碎片化时间的学习”,
ng>正是利用了人们陷入各种焦虑的心理及借助知识付费“东风”下,得以在市场上大火。然而,这三家企业究竟有何不同?它们的商业模式谁更吃香?这阵知识付费风又能持续多久呢?
“鸡汤学”樊登读书、“职场学”得到、“成功学”混沌大学,谁的“焦虑经”更牛?
要说知识付费市场上谁更为火热?那可能非樊登读书莫属。
目前来看,
“樊登读书”只拥有“樊登”一个核心IP,主要为培养全民的读书习惯同时为大家推荐书单、受众群体广泛,其通过线上销售价格低廉的会员卡及发展线下代理售会员卡来实现盈利。
作为樊登读书核心IP的樊登其曾为央视主持人,行业影响力颇丰。2013年创办樊登读书会以来借助“每年一起读50本书,帮助3亿国人养成读书习惯”Slogn不断吸引用户,来解决大多数人的知识焦虑,想读书却不知道读哪本书的痛点问题。
截止去年,樊登读书已有4000多万注册用户,公司计划成立10年完成三亿用户的总量;2020年全年营收超10亿,当时估值近50亿元。这些数据使得樊登读书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付费型阅读社,远超混沌大学及得到两大竞争对手。
盈利模式上,主要靠线上短视频及社交等平台引流,为自身会员群提供流量推动大家购买会员卡,定价为365/年,会员权益包括全产书籍免费畅听。此外,其还通过发展线下地方代理来辅佐销售会员卡。
“混沌大学”则拥有多个名师IP矩阵,但核心IP还是为创办人李善友。主要为想提升个人能力的职场人士、创业者及企业高管服务,提供创新性的知识课程、用高端精品课程及付费课程来实现盈利。
作为混沌大学的创办人李善友也不是“善辈”,其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曾任职于搜狐、摩托罗拉等著名公司。2014年创办了混沌大学前身混沌研习社,2017年转型为混沌大学,公司凭借“每一个创新者,都应该上一次混沌大学”Slogn来吸引用户,解决职场人士商业知识匮乏、线下商学院价格高、学习时间长等痛点问题。
目前公司未披露相关营收及用户数据,但根据公司所属创新学院付费课程(1998元/年)的价格及抖音粉丝数241.8万的数量推测,其较于受众更广且单价更低的樊登读书付费用户数应该更少,但这付费课程仅达2000元/年的价格还是能吸引没时间又想学习的职场及创业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混沌大学又称“一个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大学”,可见办学、场地、人群数量不受限制,这也可反推其盈利能力上或也不少限制,表现应该不错。
思维造物旗下的“得到”同样拥有多个IP矩阵,但核心IP同样是创办人罗振宇。主要为用户在碎片化时间下提供终身学习的解决方案,目标用户与混沌大学较为重合但更为低端,同样利用在线音频课程来实现盈利。
得到源自2012年开播的《罗辑思维》,对比于混沌大学其付费课程价格更低,一节在线音频课程售价199元,混沌大学每节课程可能好几百或近千元。价格也由此也决定了用户数量,得到每节课程分成给名师后不到100利润下,但压低成本对其用户数量上是更有保障的。
截至2020年末,得到APP的累计激活用户数仅为4226.17万人,累计注册用户数达2403.78万人,但较于受众群体更广、单价更低的樊登读书4500万注册人数略低一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 混沌大学与得到采取的都是多位名师IP矩阵,最大的痛点在于平台与名师IP间的矛盾,另外还有高生产成本及产品标准化等问题。
反观单一IP的樊登读书就避免这类问题,才能在用户数及营收上一骑绝尘。
但去年来得到母公司思维造物冲击A股受挫,樊登营收高受市场质疑及付费用户退会等这些问题代表着什么?是知识付费赛道不香了吗?
知识付费风又能吹多高?
据艾媒咨询数据,2019年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到278.0亿元。但市场潜力俱佳并不意味着大家能持续扶摇直上。
据思维造物数据,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得到APP月活用户数从2018年的362.25万人下降至2020年的266.16万人,同比下降26.53%;同期,付费用户数从2018年的267.29万人下降至2020年的185.63万人,同比下降超30%。
可见,得到月活及付费用户在“双降”。但樊登读书也不是风光无限,据黑猫投诉数据,有樊登读书的投诉量达36条,内容多为“VIP直充服务虚假”、“欺骗消费者、售后商品没按照描述内容发货”、“想退会员卡”等。
截图来自:黑猫投诉
可见,这类知识付费平台未来的日子还长途漫漫,各家都有各家的难处。
再者,知识付费本就起源于大家各种焦虑,最终回归的本质是知识能否转换焦虑找到出口。而不论是灌输“鸡汤学”的樊登读书也好,还是灌输“职场学”得到也罢,亦或是灌输“精英成功学”的混沌大学,大家若一味地为用户输送知识,却未付诸实践终究是不行的。
当用户接受大批量知识“洗脑”后,突然有一天反应过来这类知识并未用于实践,这或是三家平台危机时刻到了。
故而, “只要焦虑不止、知识付费风能一直吹,
但能吹多高还尚不可定夺”。毕竟,想要求学的都不是“傻子”,有人发现被收“智商税”下,或会稳定浮躁的焦虑心去找实际的“解惑”方式。
本文作者:叶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