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梦见买手机被骗,创业的人梦见自己被骗

11月15日,今天的《人民日报》在国内运营商存在话费套餐虚假宣传、不准降档、营销诱导等情况,不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发表了一篇文章

肖磊依稀记得,在移动30MB流量5元、70MB流量10元的时代,肖磊最想要的是电信手机卡,因为5元就有100MB流量。然而,当时的电信UM卡无法用于普通手机。如果你想换成电信卡,你必须买一部新手机。

2015年,相关部门要求运营商提速降费,肖磊也不再担心流量问题。后来还推出了端口号转移功能,三大运营商的套餐资费逐渐成为良心。但毕竟了解运营商套餐收费的人比较少,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其中的波折,所以一些运营商通过各种方式忽悠消费者升级套餐。

以肖磊的亲身经历为例。以前用过的手机卡我不想用了,但是因为绑定的东西太多,不容易更换。但8元保号套餐只能在所属地方办理。真的没有办法。肖磊又买了一张新的腾讯王者卡,然后手动换了。结果新卡不断接到运营商的电话,要求我加20元升级到某个套餐,流量和话费都比较多。他还告诉我套餐当月没有生效,随时可以取消套餐。

结果肖磊升级套餐后,发现那个月根本取消不了,我也不需要额外的流量和费用。如果我想降级这个包,那是一个梦。升级到49元套餐后,我能换的最低价套餐是53元。

有消费者反映,套餐通过电话降级时,运营商说要去营业厅。当他到达营业厅时,销售员说他没有权限,需要打电话给客服。

为了能够降档套餐,有些用户还得想一些别的方案,甚至说某宝上有一群人收费帮别人降档套餐,可见移动、联通、电信用户降档套餐有多难。

人民日报报道,这种情况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现象。运营商的目标是盈利,但如果方案不能考虑到消费者的切实利益,那就要小心用户倒向其他运营了。

去年年底,雷科技报道称,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将手机号码转移到了网络上。虽然可能会有一些矮子有意长得比别人高,但足以说明用户对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