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专申请创业资金,中职学生无资金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选择创业合适吗?应该注意些什么?

文/吴其伦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年均人数达到800多万。此外,随着新增500万中职生纳入总量,我国等待就业的青年将继续逐年增长。

文章说:“每年,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有一半以上是大学毕业生,80后、90后农民工占据了主体。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现连年双增长,年末整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思考:在如今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怎样的就业形势?

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找工作越来越难,尤其是找好工作。此外,老龄化的加深是一个顽固的问题,导致退休的延迟。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毕业生就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面对当前低迷的就业形势,很多人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甚至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更有甚者,前几天有个“比尔盖茨支持辍学创业”的话题。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因为,就创业必备的项目、资金、管理、运营等要素而言,很少有大学毕业生具备。可以说,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而且,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然后,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希望也不大,更别说辍学创业了。

当然,有些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但什么样的项目适合大学生呢?在我看来,大学生创业选择项目应该注意四点:

首先,选择运营支撑体系完善的项目。因为创业大学生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如果没有完善的创业指导,就会受到运营经验不足的打击。

二是选择为高校创业者提供支持和帮助组织的项目。大学生创业时,往往会受到项目提供者的鼓励,以一时的激情去创业。这样,一旦失败,企业家不仅会遭受经济损失,他们的信心也会受到严重打击。如果一个组织,特别是官方组织,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即使创业失败,也会得到组织的关心。

三是选择投资额小、退出机制可靠的项目。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积累经验、人脉和资金。投资时投资金额不宜过大,要有可靠的退出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创业的风险最小化。

第四,选择提供可靠资金支持的项目。创业时,大学生经常向亲戚朋友借钱。没有成功的商业经验,大学生很难成功向亲戚朋友借钱。如果机构能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贷款,获得亲友支持的可能性会增加。

当然这样的项目很少,需要大学生认真筛选。如果没有靠谱的项目,大学生不应该选择创业,因为创业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我一直认为大学新生最好的路线是先就业,再选择工作,最后创业。

当大学生走出校门时,他们面临着一个迷茫而未知的未来。他们永远不要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吹毛求疵,只是把它当作自己“睁眼看世界”的第一站,把它当作了解社会、规划事业的机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偏执于过度的择业观或者担心对以后生活的影响,你会不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创造经验?

另一方面,关于rol

“大学生找工作难”是真的,但不能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借口,更不能成为他们堕落的理由。

但金子总会发光。如果你想轻松找到工作,你必须先镀金!

当然,这个级别的黄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度。许多人在名校待几年。毕业后,他们眼光低,名声大噪!还不如那些在非名校努力学习的毕业生,更愿意努力、贡献、创新。文凭只能证明你多交了几年的教育学费。说到文凭,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文凭只是一张火车票,名校软卧,本科硬卧,专科硬座,私人站票,成年人挤在厕所。火车到站,大家都下车找工作,却发现老板并不怎么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能做什么。

这一层“金”指的是人的创造力和对时代的反应力。

创造性人才

,不一定需要高学历。虽然就业情势不佳,但企业招聘时的原则始终如一:重能力而不是学历,重水平而不是文凭!

我一直以为,在我们的一生中,机会不是靠文凭争来的,而是靠能力获取的。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而在所有的准备中,文凭所占的比重很小。年轻人还是应该重实战、多历练,实干比拿证更重要。

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很多时候是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导致。应届毕业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本科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并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有限,与招聘单位的预期要求相去甚远。

对此,有三个方向解决。

首先,企业层面。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摒弃各种招聘歧视,鼓励人人竞相成才,为大学生增添实质性动力。

其次,高校层面。高校应当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与时俱进,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与择业观,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养专业性人才。

最后,大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加强社会实践,认清自己的能力,审时度势,把握经济脉搏,遵循就业——择业——创业的顺序。切忌盲目自信,脚踏实地才是正确的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