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股东各持有50%股权,被称为最差股权结构。
这样的公司去融资,投资人会很抵触。甚至一看到这种股权结构,我就直接放弃了。
抵抗
基于多年的投资经验和以往的失败案例,他们知道这样架构的公司几乎都会以失败告终(某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因为这样的股权结构,从无限辉煌走向风雨飘摇,最终导致董事长入狱)。
为什么这种所有制结构不好,没有人系统总结过。个人认为不好的原因是这种结构非常容易(概率在99%以上)让企业陷入公司僵局。
什么是公司僵局?
公司僵局(Company deadlock)是指公司因股东或董事之间的分歧或争议以及不愿妥协而无法按照法定程序做出决策,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甚至陷入瘫痪。
担心的
如果两个股东各占50%的股份,那么在公司的收益权和决策权是对等的。但是两个人的能力和资源不可能一样,对公司的贡献也不可能一样,这样就会产生不公平。创业的时候没什么,但是总有一天,贡献大的一方会抱怨,这个时候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水平高的也是极少数。为了做大企业,他们可以不计得失,少花钱多办事,避免这种程度的矛盾(如柳传志、吴长江)
)。但下一个层面是绝对无法避免的,那就是决策权的争夺。
吴长江
柳传志
人和人的经历、经历、观点、性格、思维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在面对企业的各种问题时,会有不同的选择和取向。即使每个人都是为了企业好,每个人也会选择不同的路径、节奏和方式。这个时候企业必须做出决定,否则经营无法进行下去。
但如果两个股东都拥有50%的股份,意见不一致,谁也不会妥协,那么谁的意见都不会通过,也不会做出决定。如果存在上述经济矛盾,企业自然会陷入公司僵局。
一个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所有股东的合作和努力。但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不可能每个股东都对企业做出同样的贡献。因此,在设计股权结构时,应充分考虑所有股东。
对于企业的责任和预期贡献,应设置匹配的、不对等的所有权结构(并设置动态调整机制)。这样大家的责权利和持股比例大致相当,决策也容易通过。
但是,企业也可以稳步发展。
而大多数企业在成立之初并没有这种意识,往往在股权结构上埋下隐患。当隐患暴露出来,变成问题,往往很难解决(比如NVC照明),但只要能解决,还是好的。更有甚者,解决不了,陷入公司僵局,直到公司破产(甚至有一家创业公司在获得融资前夕,因为股东的问题直接分手,很可惜)。
所以对于股权结构存在隐患的企业,最好是在隐患变成问题之前就解决。这往往相对容易,成本也相对较低(比如海底捞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就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更多股权相关知识,请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管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