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真实风景
田在地上,天在田里,人走在上面,如爬天梯。图/视觉中国
-风物君语-
梯田,不仅仅是风景。
梯田是人类在农业文明进程中创造的奇迹。
在这些奇迹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哈尼族哈尼梯田(其核心是元阳元阳梯田)和100多万亩。
3000多级15度到75度,从山脚到山顶,绵延在红河两岸
斜坡都是分布的。它们宏伟壮观,规模宏大。他们顺从自然,改造自然,这是国内外任何梯田都无法比拟的。
远洋元阳梯田.摄影/卢文
同样让游客目瞪口呆、摄影师手舞足蹈的还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甲邦加榜梯田、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自治县的龙胜龙胜梯田、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尤溪尤溪梯田.
这些世界闻名的梯田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除了他们,还有数不清的梯田,其面值足以“美若天仙”,分布在大半个中国的领土上:
中国梯田,景观分布图。制图/辣椒粉
山川为素纸,农具如神笔,天人合一,墨汁四溅。梯田成为一幅感动天地、震惊世界的画。人们惊叹于他们的“美”,却忽略了作为农业文明的一部分,他们是本地人。
赖以生存的土地,也鲜为人知,其中一些已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梯田?中国最美的梯田在哪里?
贵州加入名单梯田.摄影/曹聚博
我们为什么要修理为什么我们要修梯田?
在中国的土地使用条例中,坡度是大于25度.
山区不适合耕种,需要退耕。
还林还草。然而,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东北、华北一样,拥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情况甚至恰恰相反―― 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地形占到了我国陆地国土的三分之二。
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山区,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 因地制宜、利用坡地种植粮食 ,于是,梯田就产生了。
▲按横断面形式,不同的梯田分类。绘图/孙毅博
农耕文明是华夏文明的底色,在中国,梯田的历史非常悠久。成书于先周时期的《诗经》中,便有 “瞻彼阪田,以菀其特”
的诗句。阪田,就是先民对梯田的称呼。到了汉代,梯田有了较大发展,今四川、贵州一带,已出现大量梯田。
▲元阳梯田春色。摄影/李楠
这类梯田,依托温度高、降水多等良好的自然条件,由人力在 长期劳作中形成 ,多分布于 南方地区 ,属于 水田 。还有一类梯田,
是近几十年 ,在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由人力与机器新修的梯田,属于 旱田 ,多分布在 北方地区 。
因此,梯田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从 云贵高原 ,到 黄土高原 ,再到 东南丘陵 ,到处都有梯田的影子。
▲甘肃定西梯田,如丝线般纵横缠绕在山体上。摄影/吴俊瑞
这些等高线一样的梯田,一级一级缠绕在山体上,既适应了复杂的地形,解决了山区可耕地面积少的问题,又有效抵抗了雨水的冲刷,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可谓一举两得。
▲陕西安康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春天时油菜花层层绽放。图/视觉中国
“中国最早的梯田”,到底多壮美?
云贵高原 ,因处于青藏高原向江南、两广丘陵的过渡地带,故而地形崎岖, 山地丘陵 约占其面积的 90%
。而地处多雨季风区,又是金沙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分水岭的区位优势,则为云贵高原提供了丰富的 水资源 。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 ,农史学家李根蟠认为“当地居民在长期山地耕作过程中,首先创造了梯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可能性很大”。
▲仙境一般的贵州加榜梯田。图/视觉中国
云南,有最“高层”的梯田
哈尼梯田 的核心 元阳梯田 ,以 19万亩 的巨大面积,铺陈在海拔3166米的 哀牢山
上。在这里,哈尼族人的智慧,得到了充分体现。
▲ 哀牢山上,云雾蒸腾。摄影/王会元
哀牢山终年蒸发量在2300毫米以上,水蒸气又在山顶成云致雨,形成无数溪、潭、瀑,保证了元阳梯田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的水文。哈尼人将哀牢山变成了梯田的家,也在这里就地取材、筑屋构舍,建造了自己的房屋――蘑菇房。
山顶是 森林 ,山颈是 村寨 ,山腰是 梯田 ,山脚是 河谷
,在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中,哈尼人自得其乐,他们从村寨进入梯田,而稻米则从梯田,进入他们的家,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来往。
▲元阳梯田里的哈尼族村寨。摄影/曹巨波
云南中部,从省会昆明出发,向东北方驱车250余公里,在 东川红土地
上,可以邂逅另一种梯田。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发育为红色土壤,每年9到12月份,这里一部分土地翻耕待种,另一部分土地已经长出绿油油的青稞、小麦或其他农作物,远远望去,像“条缕清晰”的调色板,在蓝天白云和光束的打扮下,壮观绚烂,不可言状。
▲东川红土地。图/视觉中国
贵州,梯田养活一半人
贵州
作为云贵高原上的核心区域之一,大娄山斜贯北境,武陵山自东北方由湖南蜿蜒而来,西部又有乌蒙山磅礴耸峙,苗岭横亘中部,更是“雪上加霜”,将贵州境内
92.5% 的土地都变为 山地丘陵 ,耕地面积之少,不言自明。
修梯田,似乎是贵州人最好的选择。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殊地形,决定了贵州的梯田,不可能像云南的梯田一样气势磅礴,但却为贵州的梯田,提供了云南梯田所没有的“仙气”,说贵州梯田是“瑶池仙境”一般的存在,一点也不为过。
▲加榜梯田,仿若人间仙境。摄影/肖南波
加榜梯田 ,以近 1万亩 的身躯,铺陈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的月亮山腹地,梯田里又散落着苗乡特有的 吊脚楼
,如同银河里的星星。
由于紧邻车河、 雨水充沛 ,这里一年四季都萦绕着一层薄薄的云雾,苗族人在这仙境般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种植了 上百种原始糯稻 ,水田里同时还养着
鲤鱼和鸭子 。这种苗族人智慧形成的独特体系,又将加榜梯田送上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名单,人与土地的交互,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从江东郎梯田。摄影/李光荣
琴丰梯田 ,也是从江县蔚为壮观的一处梯田,数千亩梯田环山盘旋,错落有致,充盈的蓄水,使得夕阳、晚霞、天空都倒映在梯田里,可谓“低头便见水中天”。
从江县周围,还有丹寨县的 高要梯田 、黎平县的 唐安梯田 、雷山县的 西江梯田 、贵阳花溪区的 高坡梯田
,出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还有玉屏县的 郭家湾梯田 、余庆县的 红渡梯田 、赤水市的 宝源梯田 、惠水县的 摆榜梯田
,她们跨山越岭,从东北到西南,点缀了大半个贵州,也养活了近一半的贵州人。
▲贵阳花溪区高坡梯田。摄影/李光荣
##### 东南丘陵,为何“小巧精致”?
由两广丘陵、江南丘陵和浙闽丘陵组成的 东南丘陵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0到1000米之间
,与海拔“大起大落”于400到3500米之间的云贵高原相比,多少有些“四平八稳”,起伏较小的地势,使得修建于此的梯田,自然无法与云贵相媲美。
但好在东南丘陵所涵盖的区域足够大,颜值不够,内涵来凑,东南丘陵的梯田虽无天香国色,却也足以配得上形容小家碧玉的“花容月貌”这个词。
▲龙胜梯田。摄影/张小平
两广丘陵,大山深处的苗、侗杰作
与贵州接壤的 广西 ,由于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不仅四周大山环绕,而且境内也呈现出岭谷交错的复杂地形,自治区内
山地丘陵面积占75.6% 。在广西东北方,有一处人工胜景,与山水一道支撑了号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旅游。她就是 龙胜梯田 。
▲绿意葱葱的龙胜梯田。摄影/卢文
龙胜梯田(其核心部分是龙脊梯田),在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以下简称龙胜县),这里是 世界人工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
。唐宋时期,梯田得到大规模开发,明清时期达到现在的规模。世居于此的壮族、瑶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里,将这里能开垦的地方,都修建为梯田,形成了
“小山如螺,大山成塔” 的壮景。
有赖于这些梯田,他们在此完整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龙胜县是广西壮族保留其传统最好的地区之一
,从民居到服饰,再到民族文化,游走在龙胜的梯田上,可以听到壮族的山歌,还可以感受师公舞、打扁担舞等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
▲龙胜梯田上少数民族的日常。摄影/卢文
桂林市西边,柳州境内的 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 也有梯田分布,此外还有靖西市的 巴泽梯田 、南丹县的 巴平梯田
,这些如诗如画的梯田,在广西的山岭间蜿蜒伸展,成为“十万大山”深处的“粮仓”。
江南丘陵,江西是“梯田代表”
江南丘陵境内的梯田,大约是沾染了江南的文气,清秀里又多了一份诗意,其代表省份便是 江西
。江西省境内,从最东边的上饶市,到最西边的萍乡市,再到最南的赣州市,大大小小的梯田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婺源江岭梯田。图/视觉中国
每年春天,江西的油菜花都是旅游达人必打卡的热门景点。江西哪里的油菜花最好看?当然是梯田上的油菜花啊。婺源的 江岭梯田 、横峰的 葛源梯田
、遂川的 高山梯田 ,都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一些与油菜花无关的梯田,并不为外人熟知,但只要提及梯田,当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她们。崇义的 上堡梯田 、宁都的 中院梯田 、宜春的
仰山梯田 、萍乡的 武功山梯田 、上饶的 灵山梯田 ,就是这类梯田的代表,那种“江南碧玉”般的感受,要亲自去了才能体味。
▲上饶灵山梯田。图/视觉中国
江西隔壁,湖南还有两处著名梯田:娄底市的 紫鹊界梯田 、溆浦县的 花瑶梯田 。
紫鹊界梯田,有 8万亩
以上,早在2013年,就被列入中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之中;花瑶梯田则从海拔300多米一直铺展到1400多米的高山上,集雄伟壮秀于一身,被誉为
“云上的梯田” ,颇有些“闲看云卷云舒”的逍遥自在之意。
▲湖南娄底紫鹊界梯田。图/视觉中国
浙闽丘陵,当梯田遇到土楼……
江西隔壁,福建以土楼闻名于世。当梯田遇到土楼,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土楼之乡” 永定 ,率先解答了这个问题。其境内现存 23000多座土楼 ,还有
初溪梯田、岩太梯田、南溪梯田、实佳梯田、奥杳梯田、中山梯田
等。层层叠叠的梯田里,是星星点点的土楼,四时不同的季节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无论何时到达,等待你的,都是一幅“岁月静好”的田园画。
▲初溪梯田。摄影/冯木波
然而,福建境内最著名的梯田,却是尤溪县的 联合梯田 ,这处自宋朝就开始修建的梯田,地跨8个行政村,面积达 1.07万亩
。这里的乡民们经过长达数百年的劳作,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经验:通过山顶竹林截流,储存天然降水,再将溪水引入村庄和梯田。梯田里种上秧苗之后,再放入鱼苗,收鱼割稻后,鸭子和羊群又被赶入梯田,觅食新长出的杂草,同时它们的粪便又提升了土壤的肥力,循环又环保。
▲福建三明尤溪桂峰村梯田。摄影/王东明
当然,福建的梯田并不止分布在这两处,政和县还有 念山梯田 、武夷山市的 吴屯梯田 、长汀县的 马罗梯田 、南平市的
三楼村梯田 、宁化县的 大洋梯田 、安溪县的 茶都梯田 ……
同属浙闽丘陵的浙江,其辖境内遂昌县的 南尖岩梯田 与云和县的 云和梯田
,也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修建的代表性梯田。初秋时节,四围高山、云海如潮,早熟的稻田黄绿相间,别有一种清幽,是江南不可或缺的“秀色”。
黄土高原上,梯田也粗犷
如果说,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上的梯田,集中代表了南方地区的婉约与秀丽,那么黄土高原上的梯田,则体现了北方的浑厚与粗犷。
▲ 甘肃庄浪梯田。摄影/朱孝才
厚厚的黄土层,经过水流的长期侵蚀,除了像董志塬这样的大塬之外,很多地方都是千沟万壑的破碎地貌,并不适宜大规模种植。上世纪60年代,为
增加更多的耕地面积 ,人们开始大规模梯田,山西昔阳的 大寨乡 ,因此一度成为全国农业的学习榜样,而甘肃的 庄浪县 因为开垦出近
100万亩 的梯田,被誉为中国的 “梯田第一县” 。
实际上,除了庄浪梯田,甘肃还修建了许多梯田,从最东边的 庆阳市 一路往西, 定西市、白银市、临夏市
,几乎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梯田,分布在甘肃的角角落落里。这里固然贫瘠干旱,但是这里的人们,却在天地之间,用梯田谱写了一首“改天换地”的壮歌。
▲ 甘肃庆阳庆城县,高原上迎来初雪的梯田。摄影/闫长科
同样的壮歌,也被同样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人吼唱――米脂县的 水平梯田 、宜川县的 石坎梯田 、榆林横山区的 宽幅梯田 、宜君县的
哭泉梯田 ,还有 安塞梯田、志丹梯田 ,都是上世纪由人力在山墚间新修建的梯田。
陕西也有古老的梯田,但在陕南地区,比如汉阴县的 凤堰古梯田 ,连片 1.2万亩
,是清代时由移民修建的,集浑厚、雅致、奇趣、壮美于一身。汉阴县还特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 “凤堰生态移民博物馆” ,梯田成了这座特殊博物馆的重要展品。
▲ 陕西安康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摄影/邵向东
夹在陕甘两省之间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 ,虽然面积较小,但梯田也不少,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陆陆续续修建了 西吉梯田、彭阳梯田、隆德梯田
黄土高原上,这些漫山遍野的旱作梯田,是绝美的风景,也是生活在这片干旱高原上的人民人民用智慧和劳动改变命运的奇迹。
▲宁夏彭阳金鸡坪梯田。摄影/左雪兰
梯田,不仅是劳作,不仅是智慧,也不仅是美景,更是先祖们和各地人民留给我们的箴言: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创造很多,即使环境艰险,依然要活得很好!
▲江西萍乡武功山梯田,春耕如水墨。摄影/肖南波
\- END -
文丨十四
图编丨DC zhang
地图编辑丨Paprika
绘图 | 孙毅博
封图摄影 | 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王星光 《中国古代梯田浅探》
李旭 《哀牢山红河哈尼梯田,改变正在发生着》
贾恒义 《中国梯田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