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大家分享了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的两次创业经历。今天继续看《穿布鞋的马云》这本书,分享马云第三次创业的故事。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马云第三次创业的故事,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建立,然后说说马云和他的领导们的理念差异,以及他的理想和选择.
1997年12月,马云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信息部总经理。短短一年时间,他带领八人团队,成功上线了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网站。这个网站当年盈利了,被认为是很大的成功。
虽然成绩有目共睹,但马云发现自己和领导关于网站定位的矛盾很大。
矛盾:领导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应该以内部电子数据交换为主。马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创造一个开放的工具。
矛盾:在对待客户的方式上,领导认为有必要控制客户;马云认为,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赚了钱才会跟着你走。
矛盾三:在服务对象上,领导认为应该是大型国企,马云却认为应该服务更多的中小型私企。
观念上的差异让马云重新思考自己来北京的目的。他发现自己想要的不是舒适的工作和高薪,而是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商人网站的梦想。
今天的故事背后,有两个关键词:理想和选择.
先说第一个字:理想。
马云说:很多创业者都有自己的理想,只是在等待一个成熟的机会。其实大家都觉得机会成熟的时候,往往不是机会。我觉得,有了理想之后,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承诺,即使创造条件也要做到。
先说第二个字:选择。
当时,马云还收到了另外两份工作邀请。一个来自新浪,一个新成立的新浪,邀请马云加盟。另一个来自雅虎。雅虎CEO杨致远邀请马云出任雅虎中国总经理。
一方面是与领导的巨大分歧,另一方面是新浪和雅虎的工作机会。如果有,你会怎么选择?
出人意料的是,经过一番考虑,马云拒绝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还辞去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信息部总经理的职务,准备回杭州重新创业。
他第一次告诉团队他的想法。他说,你现在可以选择呆在大树下,也可以选择去雅虎或者新浪,都可以帮你推荐。这些选择会给你一个非常好的收入来源。但是你也可以选择和他一起创业,这样月薪只有500元,创业的条件会很艰苦。
短短几分钟,整个团队决定回去和马云一起创业,去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一个可以实现自己理想的公司。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词叫做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简单来说就是面临选择。如果你选择A,你必须放弃B,那么B就是你选择A的机会成本。
最后三天,我们也用三个故事分享了马云最早的三个创业选择: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的时候,批发礼品比翻译赚钱,你是选择坚持初衷还是追求利润?马云的选择是坚持自己的初心。
第二次,面对行业巨头的竞争,失去企业控制权后如何选择?马云的选择是离开公司重新开始。
第三次,和老板的经营理念不同,你选择开放还是封闭,服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马云的选择是为小企业打造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他辞职创业了。
从表面上看,马云为这三个选择付出了三个很高的机会成本。但其实这三个选择也是他七年来最大的财富。因为从中我学到的是三个影响深远的经验:创业项目的选择,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性,核心团队理念不同的危害。
好了,今天是范给大家讲商学院的企业管理故事的第647天。讲的是“三次创业失败后,马云收获了什么”。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一下马云创建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故事,再来说说马云和领导者的理念差异,以及马云通过创业项目的选择、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性、核心团队理念不同的危害三个选择学到的经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的心胸是被不公放大的。马云决定离开北京,再次回到杭州的时候,已经快35岁了。三次创业,七年,其中充满了委屈、痛苦、辛酸和艰辛。但正是通过这三个选择,马云越来越清楚自己最终想做什么。
今天的故事和方法让你想起了自己的选择?喜欢航海教育,请分享给身边爱读书的管理者。谢谢你邀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