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知书爱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读书视为一件神圣的事情,书香门第往往受到别人极大的尊重和推崇。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父母一边渴望让孩子爱上读书,一边放下手中刚刚落下的书,忙着自己的事情。读书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虽然练起来很难,但是改变不了事实。“我们做了大量调查后发现,亲子阅读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方式。”原读书会总编辑、小读者创始人肖博士告诉巨鲸传媒。小弘文有一双儿女,他毫不犹豫地花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他认为书是一种哲学,他在书中周游世界,滋养自己的灵魂。
2018年初,从樊登读书会拆分出来,专门面向0-15岁儿童的《樊登少年读本》问世。创业从来不缺冒险家。小弘文如何看待樊登读者的未来?为什么对读书要求严格的小弘文提倡“一书两讲”的模式?线下代理模式会不会激起内容创业线上线下结合的涟漪?
# #产品秘笈:有趣+有意
由帮助3亿人养成阅读习惯的樊登读书会裂变而来的樊登小读者,专注为0-15岁青少儿提供音视频童书解读。
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阅读特点,樊登的读者大致分为:萌芽期(0-4岁)、学龄前阅读期(2-7岁)和独立阅读期(5-15岁),其中2-10岁用户占比最大。
“我们提供儿童绘本、儿童文学和科普读物。绘本主要服务于学龄前儿童,儿童文学和科普读物主要面向K12阶段的儿童。”小介绍道。
(樊登小阅读器APP产品页面)
今年年初,樊登的小阅读器正式上线时,上线三天的会员数就超过了1万,不到半年,用户数就超过了25万。据小弘文介绍,截至目前,樊登小度阅读器注册用户超过35万,日活跃用户数占比近50%。
除了学习母公司樊登读书会的经验和做法,樊登小读者还注重突出“有趣、有意图”的产品特色。
“一款好的产品通常具备两个特征:有趣和有意。
很多人理解意图,这是有教育意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推荐合理的、有启发性的内容。但是,好的东西如果没有好的形式,孩子会觉得没什么,甚至不喜欢,讨厌。我们应该用故事的形式来呈现,用一种可爱的、戏剧化的、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肖宏文说道。
比如《木偶奇遇记》大家还记得匹诺曹的大鼻子。这是因为木偶只要说谎鼻子就会变长,让孩子知道说谎的代价,匹诺曹也成为了经典形象。“这样推理不好吗?这很有意思,也是故意的。”
在樊登的小读者应用程序中,《吃书的狐狸》这本书的点击量达到了486000次。小弘文介绍,在书的视频版中,主持人扮演狐狸的角色来讲述书中的故事,一个是动画场景,一个是主持人场景,孩子们会觉得特别好玩。他们仿佛穿梭在动画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享受着书本世界带来的知识和趣味。
目前,樊登小读者内部有三个编辑团队,分别为绘本、儿童文学和百科团队
三个小组会挑选书籍,然后讨论书籍是否有意义,是否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的儿童文学非常经典,可以流传上百年;部分作品获得多个奖项,得到大众认可。这些是樊登的小读者选择的目标。
(樊登小读者视频截图)
选书之后,还有策划,创意,写作,一次次的审校,然后是拍摄,后期制作。从选书到最后的电影制作,制作周期至少需要一个半月。“我们对创意特别严格。如果一本书的亮点很少,那就不要搬上台面,不要说是辛苦的工作,至少也要为创意绞尽脑汁。虽然很苦,但我们对结果很满意。”小说:
那么,樊登的小读者是如何在内容上不断保持资源的呢?小弘文告诉鲸媒体:“我们必须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每个人都喜欢创意,喜欢讲故事,喜欢给孩子讲故事,然后我们会不断挑战自己。”据小说,“我们的视频团队每天都不休息。我们会看各种视频网站最新的流行元素,学习创意、动作、新招等等。
这是一个团队自我学习、提升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才能保证你的东西是好东西,是有意思的东西。"
未来,樊登小读者在内容层面还会推出口袋诗词、口袋实验室教育,将国学、科学实验通过视频和音频的形式为孩子们呈现。
“前段时间,我们请了一位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来讲解微积分和科普数学知识,作为开学季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孩子们发现,数学也可以和油条、油饼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联系起来。原来数学并不难。这是我们期待看到的场景。”
结合目前市场上针对幼儿知识的付费产品,很多产品会倾向于传递学科知识,樊登的口袋适合小读者。
诗词、口袋实验室的推出是否也有这样的趋势?肖宏文表示不会,“中国很多孩子从小就是按照父母的规划走,我们希望孩子能具备其它层次的积累,比如读书、音乐、美术等等,这些层面的涵养对孩子来说越来越重要。我希望樊登小读者会成为一本百年不老的杂志,带孩子慢慢去感受世界,时刻提供精神内核,有思考、有故事、有感受,慢慢长大。”
### 为何要做苦、笨、累的“一书两讲”
借助樊登读书会数千万的“用户基础”,樊登小读者在前期市场推广上的难度并不算特别大。不过,樊登读书会成功的运营经验、市场及产品经验能否全套移植给樊登小读者,肖宏文的回答是否定的。为此,樊登小读者团队进行了半年时间的摸索。
科研出生的肖宏文在接到“樊登小读者”这个任务后,带着团队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先进行前期调研实践。“那段时间我们读了大量的书籍,也找了一些专家、民间阅读推广人进行探讨,我们总结的经验是――亲子共读。”
“亲子共读这种模式是屡试不爽的,也可以说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唯一的方式。”
肖宏文说道,“小孩子爱上读书的根本推动力在于亲子共读,爸爸妈妈爱读书,家庭形成读书的习惯,家长抱着小孩子从小一起读书,那小孩子的阅读习惯自然差不了。”
实践过后,则进入第二个阶段,摸索产品。亲子共读并不是教家长如何读书、如何给孩子讲书,这样的方式不仅家长觉得枯燥,孩子未必能听进去、看进去。
据肖宏文介绍,亲子共读的障碍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孩子对书没兴趣,相对于枯涩的书籍,手机游戏、动画片对于孩子来说毫无抵抗力,可以让他们“一秒入戏”。二是家长觉得孩子的书没那么有趣。
后来,肖宏文带着樊登小读者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让孩子对书有兴趣,二是让家长对书也有兴趣。“一书两讲”模式由此产生。
(“一书两讲”页面)
所谓一书两讲,
即在樊登小读者APP上线的每本书都有孩子视频、孩子音频和家长视频、家长音频四种模式,儿童版音视频的作用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版讲解内容翔实、科学严谨、实用性强。
“一书两讲是一种比较苦、笨、累的方式,增大了对内容团队的挑战难度,但这种方式让亲子共读成为了可能。”肖宏文介绍道。
给家长讲书的目的并不是怕他们听不懂,而是让成年人深入了解童书也是有意义的,对孩子也是有帮助的,然后跟孩子一起去看,互相沉浸在书中,“孩子的那种投入,会让你感觉特别的欣慰,让你体会到这种付出是值得的,所以我们说读书是一件特别好的陪伴,而和孩子做游戏、玩玩具则没有这种感觉”。
未来,樊登小读者还会增加“阅读秘笈”这一功能,让家长一步步地根据提示完成亲子共读的计划。
### 线上付费+线下代理,抢占更大增量市场?
樊登小读者延续了樊登读书会“线上付费+线下城市代理”的商业模式。
线上付费年费为388元。每周一、三、五定时上架三本图书。到目前为止,在樊登小读者APP上上线的书籍接近130本,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用户在收听完童书讲解内容后可留言和评论,在书架菜单中还可查看阅读天数及所读书籍。
(樊登小读者视频截图)
肖宏文告诉鲸媒体,与学校建立合作会是樊登小读者下一步重点发展的方向,“校方现在也在大力推广阅读。这与我们的初衷相吻合。不过,老师对某本书的了解未必能完全透彻,他们可以借助樊登小读者APP里的视频进行课堂教学。”
在线下的城市代理商的选择上,肖宏文表示渠道代理商的价值观、理念很重要。一些纯粹是把樊登小读者当产品、商品去做的,与促进亲子共读的理念契合度不高的不会考虑。
线下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我们在各地的一种触角,我们首先要告诉家长和孩子阅读的重要性,所以这是线下渠道承载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只要大家认同你的理念和模式才去消费
。读书这件事,想要养成习惯是很难的,所以如果是纯粹的线上组织帮助大家养成读书的习惯难度会更大一点。”肖宏文说。
如今,樊登小读者在全国已有600余家分会。未来,樊登小读者将在全国所有省市县设计阅读加盟伙伴,“我们希望帮助一亿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爱上阅读”。
### 知识付费已经是红海了吗?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完课率和复购率是摆在成人知识付费产品面前的两座大山,对于青少儿知识付费产品也是一样吗?在肖宏文看来,本质还是要回归于内容是否有趣和有意义。
“我觉得现在知识付费已经是一片红海了。做知识付费、做内容创业的人都会涌进少儿市场,但是根本一点是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长远价值。有很多人做应试教育产品,家长非常看好,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觉得更重要的是长远的价值,长远的价值慢慢会被家长认可,被孩子认可。”
对于知识付费未来的发展趋势,肖宏文认为知识付费玩家众多、打法各异。“有的是综合型平台,如喜马拉雅;有的如樊登读书会,专注于讲书,形式专一,所以未来有的是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有的扎根垂直领域,专门做音乐、绘画、国学、科普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单点切入的产品如果没有后续的资源进入,到后期就很难继续发力。”
2016年知识付费出现在人们视野至今已有两年时间,回顾知识付费市场的发展之路,经历过“贩卖焦虑”的质疑,也跨越了“内容枯竭”的沟壑。知识付费未来还要经历哪些坎?
肖宏文告诉鲸媒体:“ 资本是一个壁垒
,没有投资可能很难做,例如视频的制作费用一般偏高,有些精品甚至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有的自媒体人以音频的形式生产内容, 音频的吸引力可能会弱一点
,这也是一个壁垒; 第三个壁垒是创新 。你的故事,你的创新是不是有足够的吸引力。”
今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这一方案是否影响到音视频结合的樊登小读者?“我们其实对儿童近视的话题是有关注的,我们产品有一个功能叫‘一键投屏’,一键将手机画面投到智能电视的大屏幕上,只要有足够的距离,就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另外,我们视频时长大多在十多分钟左右,与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相比,看视频的比例占比较少。”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导向是正确的,但视频能提供给孩子更多维的信息,“一条非常有趣的音频能勾起孩子看画面的冲动,如果没有画面,孩子的期望值会降低,满足不了他们对想象力的需要,因此音频和视频可以相互辅助”。
或许,《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对于音视频结合的青少儿知识付费产品来说正是一件好事。
关注【鲸Media】(ID:jingmeiti)公众号,点击菜单栏【福利】入口,即可获得樊登小读者【亲子共读大礼包】。